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尊敬的会议主席王杰教授、各位学者、各位参加第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的与会人员,大家好.如果在一百年前,有人提议要组织一群知识分子在一百年后相聚杭州,共同讨论乌托邦的话题,这想法本身就很具有冒险精神,而且最有可能得到的答复是——这个提议本身就是一个乌托邦之梦。因为无论此时还是彼时,乌托邦都与现实相

  • 标签: 乌托邦力量 力量美学 国际马克思主义
  • 简介: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经过两天的会议,不同观点、不同研究角度、不同学科的各位专家学者就'乌托邦的力量——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发表了很多十分重要而有趣的观点,向学术界呈现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哲学、美学、艺术理论研究者关于当代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会上,许多学者通过交流成了朋友,许多学者与出版社或杂志社达成了

  • 标签: 乌托邦力量 力量美学 国际马克思主义
  • 简介:《论十关系》是1956年4月,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之际,毛泽东所作的一次重要讲话。“讲话”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借鉴,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处理好的十关系,初步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讲话”虽未明确提到“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从其倡导的“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的基本方针,“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

  • 标签: 《论十大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 和谐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创造性运用
  • 简介:前后,毛泽东和第一代党的领导人围绕"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以苏为鉴",在探索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深刻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 标签: 毛泽东 社会主义社会与矛盾 正确认识和处理
  • 简介:纵观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其他任何思想体系都无法比拟的强大生命力。时值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返本开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以此筑牢我国治国理政、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共识。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简介:第四个伟大发现: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说,“‘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才使用,因为空想社会主义力图用新的幻想欺蒙人民,而不是仅仅运用自己的知识去探讨人民自己进行的社会运动。”①话虽不多,却对我们准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非常重要。政治理论研究者不能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

  • 标签: 空想社会主义者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史考 无产阶级专政
  • 简介:关于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各种教科书都归之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殊不知,这一提法的首倡者恩格斯只是在举例子的语境中才这样说的。因为,马克思自我认定的一发现——“无产阶级专政”,就没有在恩格斯的“两个伟大发现”说中占有位置。所以,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对马克思盖棺论定的评价是,有“永垂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相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而言,马克思至少有七个伟大发现:(一)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研究路径;(二)劳动;(三)人类社会历史的工艺学基础;(四)无产阶级专政;()劳动人道主义;(六)剩余价值;(七)唯物史观。这七个伟大发现的实现,有着历时性先后顺序,在内容上也存在着逻辑层次关系。而在七个伟大发现中,处于核心、基础和本质地位的,是马克思对“劳动”的发现。

  • 标签: 伟大发现 研究路径 劳动 工艺学基础 无产阶级专政 劳动人道主义
  • 简介:中国共产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奠定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新发展的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回应时代发展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长征永远在路上、怎样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这一时代课题,促进了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的新发展。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展示中国故事中国精神的新魅力;不断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再次吹响向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

  • 标签: 习近平 长征胜利纪念 长征精神 新长征
  • 简介: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马克思的光辉一生,总结提炼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深入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为新时代更好地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南。5月11日,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清华大学善斋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会上的讲话精神”研讨会。参会专家学者就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会上的讲话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选取部分内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学院 精神支柱 学习实践 习近平 总书记 诞辰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一方面,适应世界现代化的潮流而必然实行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在与国际对接的过程中,传统意识形态的地位及其话语方式都难免被弱化;另一方面,在当代西方强势文化的包围中,缺乏有力的意识形态守护的国家,独立自主和本国特色就无从谈起。从现实看,当代中国思想界很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抓住前一方面淡化意识形态,要么抓住后一方面强化意识形态,其集中表现就是关于“两个邓小平”的误读。如何把握当代意识形态弱化与强化的态势。避免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重大失误,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课题。本文依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阐发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面临着重新定位和变革的严峻挑战下,以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统一为思想基础,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为价值基础,成功地塑造了当代中国的新形象,并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有力地保障了中国现代化事业平稳健康地推进。

  • 标签: 意识形态 当代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理论创新
  • 简介:毛泽东的《论十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之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始创之作。这两篇文章阐释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和发展,乃至对当今写就中国特色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新篇章,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科学价值。

  • 标签: 毛泽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