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福建法学》季刊,由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主管,福建省法学会主办,旨在开展法学交流,促进法律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弘扬法治理念。欢迎省内外法学界、法律界同仁投稿。一、一般约定(一)文章内容:以学术论文、调研文章、研究报告为主,兼有法治随笔、评论。暂设学科专论、理论探讨、立法研究、司法实践、课题研究、案例评析、法治随笔等栏目。要求来稿关注现实、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表达规范。(二)文章字数:学术论文、调研文章、研究报告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三)审稿期限:3个月。(四)作者权利:作者可以通过特别声明,拒绝本刊对论文进行修改,或拒绝论文发表后的网络传播和电子期刊登载。作者无上述特别声明的,视为在投稿时同意本刊进行修改并在网络和电子期刊登载。二、作者简介注明作者的工作职务、职称和学位。三、摘要及关键词(一)中文摘要:仅概括文章内容,不评价文章,300字以内。(二)关键词:3~5个。四、注释体例(一)采用脚注,连续注码。(二)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阿拉伯数字,加圆括号;注码放在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三)一般次序为:著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如引用期刊、报纸文章,注释次序为:著者、论文名、刊物名称...
简介:唐代律令中"财没不追,地还本主"这一法律用语究竟是指价金没官,还是指买方丧失价金追索权,卖方保留田价,从《唐律》的版本及其与《宋刑统》引录唐令的方式可见,《唐律》"苗子及买地之财并入地主"并非"讹衍"或是《宋刑统》误植,因而与"没官"说矛盾,且其所规范的行为与《唐律》所规定的"没官"条件并不相契。从该用语所适用的共同前提,吐鲁番文书及唐代土地交易的实况可见,买方因未履行申牒义务而遭致丧失价金追索权的处罚,既符合法理,也有助于抑制土地兼并、实现社会财富相对均匀。敦煌文书和族谱所载现实案例也表明,当时的民事法律活动在"法无明文禁止"及意思自由的情况下,对这一倾斜性立法进行了适当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