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税收优惠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研发的重要政策工具。文章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据,分析税收优惠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机理,并以2014-2016年158家中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激励作用。最后,提出优化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以激励企业的研发投入行为。

  • 标签: 税收优惠 研发投入 政策效应
  • 简介:本文以2009年在A股市场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考虑到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力不同、主要利益相关者也不同,经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对成长期企业而言,政府责任及法律责任的履行有助于企业业绩的提高;对成熟期企业而言,政府责任、投资者责任、法律责任、公益责任的履行均与企业业绩正相关。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制造业企业,在资源、能力有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其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制定社会责任战略,减少履行社会责任盲目性,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 生命周期 企业业绩
  • 简介:本文以2007年至201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来考察企业家异质性特征与研发投入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受教育程度与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任职时间与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持股比例与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性别和薪酬水平与研发投入的相关性不显著。

  • 标签: 企业家特征 研发投入 制造业
  • 简介:通过建立2003—2013年HS2002六位编码产品与投入产出表中15个制造行业的对应关系,以出口复杂度指标为基础,对进口中间投入和外资部分进行了顺次剔除,用计算出的本土制造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来测度其价值链地位,并实证研究了中国本土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总体来看,中国本土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幅度不大;FDI三种技术溢出对中国本土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各异,水平技术溢出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前向技术溢出递增正相关,而后向技术溢出只是线性正相关;人均资本和研发密度均未能有效发挥促进作用。

  • 标签: 出口国内技术含量 价值链地位 出口复杂度 本土制造业
  • 简介:2016年6月6日财建[2016]3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和国务院关于工业稳增长的有关要求中国制造央财政整合设立工业转型升级(2025)资金。为规范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 标签:
  • 简介:选取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2003年至2011年企业利润总额、政府对体育设施投入额、社会的经济发达水平、从业人员数、企业数、企业税金总额等相关变量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结合供给侧改革和全国体育市场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现状,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运营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影响最强的是企业数量、政府投入和税收,通过方差分解发现各自分别带来10.98%、9.89%和8.4%的贡献度;企业从业人员增加会对企业盈利带来正向冲击;经济发达水平贡献出1.83%左右的正向冲击,存在较大发展潜力。因此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去产能的同时建设人才梯队,并营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 标签: 体育用品 制造业产能 利润影响因子 VAR模型
  • 简介: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中国省级投入产出表等数据,从制造业的服务业中间投入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结构,并实证分析了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与人均GDP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北京、上海外,我国其他地区的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异较大.制造业对服务的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系数与人均GDP的关系各异,呈现出正相关性(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技术研究业)、负相关性(公共服务业)、U型(如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保持不变性或稳定性(如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住宿餐饮业)、不确定性.要从积极推进城镇化、拉长制造业产业链、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等方面着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力求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助推制造业升级.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 中间需求 产业升级 直接消耗系数
  • 简介:利用长江经济带2006—2015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与制造业就业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与制造业就业有显著的双向促进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乘数效应更为明显,表明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对制造业就业的作用重大。(2)分区域来看,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个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与制造业就业的互动关系存在明显差异,上游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与制造业就业之间互动良好,中游和下游其协同促进关系并未完全形成。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面板联立方程模型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