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图书馆(时名湖北省立图书馆)曾从武昌西迁湖北恩施,在烽火连天的战时环境下成功地保护了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始终坚持服务民众,宣传抗战,直至抗战胜利,在后方度过了7年多的艰苦岁月。湖北省图书馆抗战期间的业绩,在湖北文化事业的发展史上,写下了特殊的重要的篇章。
简介:考述抗战时期俞家齐、刘华锦、钱存训、许振东等人编纂的中日问题与国防教育索引,分析其特点,揭示其现实启示意义。
简介: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及其机构、大批工厂企业、高等院校等内迁重庆,许多期刊也内迁重庆,共计194种。文章集中描述194种期刊内迁重庆出版时间、原出版地、迁移路线、在重庆持续时间等几项基本信息,主要结论如下:1938年期刊内迁重庆达到顶峰;南京、上海、武汉、北平/北京等地内迁重庆期刊最多;迁移1次的期刊最多;内迁重庆期刊持续时间普遍比较短暂等。期刊内迁重庆是内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抗战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抗战的胜利和重庆地区的文化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简介:文章对地方文献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论述,着重阐述了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法制化。
简介: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论述了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简介:1998年底,教育部正式启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LS)建设项目。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全国.省级一成员馆的三级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在CALLS的带动下,湖北省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和共享日益加强,省级文献保障体系——湖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顺利建成,省属高校与重点高校及全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之间建立了共享渠道,全省各类型高校的文献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快速提升,为湖北省实现从高教大省到高教强省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文献保障。
简介: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抢救保护珍贵文化典籍,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本文通过阐述湖北省立图书馆西迁原因,古籍版片西迁线路,抗战胜利后图书馆回迁武昌等史实,描绘了湖北省立图书馆西迁历程,展现了老一辈图书馆人守土有责、守文有责、守书有责的爱国激情。
简介:为完整、系统地收集、整理、保护和永久收藏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献史料,以及集中展示和方便快捷地提供考证、研究利用,我国文献资料界亟待建设一个面向全国乃至世界服务的抗战文献共享保障系统。文章详细分析了建设抗战文献资源共享保障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共享系统建设的三个主要方面,分析研究了建设中应注意的版权、涉密、数据库建设标准化、参建单位的利益平衡与约束惩戒等几个问题。
简介:详细分析了我国社科文献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方面的现状和问题,针对国内外四种社科文献资源保障模式的利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社科文献资源保障模式,以及在管理体制、社科文献资源建设和共享方面需要改革的发展思路。
简介:针对传统图书馆社会效益最大化和国家财政投入是图书馆经费唯一来源的情况,提出将经济效益纳入图书馆管理目标。既要投入,也应该注重产出,并要进行成本核算,建立多元化发展资金支持体系,用绩效评价保障投入成果的最优化。
简介: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公共图书馆事业跨越发展、抢占中部地区第一的战略目标,遵照李长春同志视察湖北省图书馆的讲话精神,“关注湖北省公共图书馆生存与发展”课题组受省文化厅委托,开展了湖北省公共图书馆财政保障状况的调研活动。此调研旨在了解湖北省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状况,查找、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简介:国际图联(IFLA)第六十二届大会于1996年8月26~30日在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召开,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260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北京,盛况空前。这表明,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成就令世界瞩目。然而,我们不能不正视的一个事实是,过去十年来,全国图书馆年均购书量以70~100万册的速度递减,读者人数锐减,购书经费在图书馆经费中所占比例下降。1993年,全国2500多家公共图书馆近
抗战时期的湖北省图书馆
论抗战时期中日问题与国防教育索引
抗战时期内迁重庆期刊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地方文献资源保障的法制化探讨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湖北省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建设概述
饱历艰险护典籍 全整迁复创奇迹——湖北省立图书馆抗战时期抢救保护古籍纪实
关于建设抗战文献资源共享保障系统的思考
区域社会科学文献资源的保障与共享
以绩效评价保障图书馆投入成果最大化
湖北省公共图书馆财政保障状况调研报告
社会化·网络化——资源共享、文献保障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