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关于六国旧贵族反秦斗争的性质问题,在史学界长期以来意见分歧,迄今,不仅在认识上仍未取得一致,而且论争的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引伸,即围绕着参加反秦的六国贵族势力,究竟是不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这个问题是与旧六国贵族反秦斗争的性质紧密相关的。李桂海同志在《论秦末六国贵族反秦斗争的性质》(以下简称“李文”,见《求是学刊》1985年第4期)一文中,完全赞同并且发挥了那种“一部分六国贵族鼓吹恢复到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状态,虽然是一种落后的政治主张,但他们在反秦斗争中都很坚决,所以客观上仍然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观点,还肯定这一看法“比较符合历史实际”。

  • 标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农民起义军 分裂割据 李桂 求是学刊 秦王朝
  • 简介:面对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中韩两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中国大陆成为韩国复国运动的基本依托.政治、经济、人文、军事战略的综合因素,使安徽成为朝鲜民族独立运动重要的活动场所.江淮大地上,演绎了中韩互助社、韩国临时政府、朝鲜义勇队、韩国光复军等可歌可泣的故事,留下了韩国志士与安徽人民并肩奋斗的足迹.

  • 标签: 韩国 独立运动 抗日 安徽
  • 简介:2016年8月20日—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日本的侵略历史和中朝人民的抗日斗争"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举行。本次会议是继朝鲜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于2015年在朝鲜平壤成功举办"第一届关于日本歪曲侵略历史国际学术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批判日本侵略历史的学术会议,同时,

  • 标签: 中朝 延边大学 抗日斗争 朝鲜平壤 学术会议 世界近现代史
  • 简介:在太平洋战争时期,中国内部存在国共两党的斗争.美英两国由于其对华各自利益不同,对国共两党斗争的态度是不同的,其介入深度也不一样.由此,影响到两国战后对华政策及其对新中国的态度.

  • 标签: 太平洋战争 对华政策 国共斗争 美国 英国 霸权主义
  • 简介:尚小明先生近文对袁伟时先生"思想高度不理解政治就是妥协,不理解政治上有些东西要尊重现实,做出很多错误的举动,使稳定的局面一再被破坏"的观点作出了批评,此文则指出民初的政治斗争是"妥协"与"不妥协"交互出现的动态过程。民初的各种政治势力在"大妥协"中实现了利益均衡,并正式开始了国会政治的演练和制定宪法。但这一"大妥协"也为国民党所主导的国会立法权力和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派掌控的政府行政权力的的对立埋下了伏笔。《临时约法》的缺陷、政治理念的巨大差别以及互不信任和妥协的信念使得两个派别陷入了"全输全赢"的政治斗争当中。这一斗争以北洋派—行政权力的"全赢"和国民党—立法权力的"全输"为结局而收场,民初的这一次宪政建设尝试最终失败。这一失败使得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抛弃了宪政的道路并走向激进化,继而转向了新的建制道路。

  • 标签: 民国政治 宪政 辛亥革命 国会政治
  • 简介:如何使《资本论》走向当代,重塑阶级逻辑,构成了当代西方左派关注的焦点话题。莱博维奇和克里弗分别从资本逻辑回到需要和商品-货币逻辑,以此来重塑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这种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道路上却是行不通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像哈维和齐泽克强调的那样,必须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全面深化对资本逻辑的当代批判。不过,他们并没有给出科学的建构之路。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之路,从当代资本主义知识生产和智能生产入手,全面揭示21世纪的资本运作机制,才能系统推进对资本逻辑的当代批判。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为阶级范式的回归奠定客观基础。

  • 标签: 《资本论》 资本逻辑 阶级斗争 21世纪政治经济学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