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估植入双腔起搏器后行最小化心室起搏(MVP)和抗快速心律失常(AT)对慢快综合征(BTS)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48例有明显症状的BTS患者在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予程控延长房室间期行MVP和抗AT为主要方案的治疗,通过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距离等观察采用自身对照比较患者的房心律失常发生率、生活质量、住院率和心功能等结果。结果随访2年,5例患者AT消失,4例转为慢性房颤,余39例AT平均发作次数从术前(26.12±3.67)次/月降至术后24个月时(7.85±2.72)次/月(P<0.01),AT平均持续时间从术前(2.05±3.36)h/d降至术后24个月时(0.35±1.25)h/d(P<0.05)、AT相关的住院率显著减少[(3.6±1.91)次/年vs.(0.55±1.82)次/年,P<0.01]、心输出量显著升高(P<0.05),6min步行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MVP通过预防心动过缓,改善房室收缩同步,提高心输出量,可显著减少AT发作,降低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 心脏起搏 人工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中并发心室颤动的救治配合和急救护理要点。方法209例急诊PC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15例,立即给予有效的电击除颤、心外按压、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氧气吸入,维持正常血压及水电解质平衡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结果15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死亡外其余14例经及时积极抢救均获成功并顺利完成冠脉介入治疗。结论在AMI患者实施急诊PCI的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冠脉压力的变化,有预见性地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一旦发生心室颤动,采取及时、积极及准确的抢救措施,可降低患者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室颤动 急救配合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急救办法与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讨论。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3年3月我院总共收治的11例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病例资料,对其中的措施与效果进行会诊讨论。结果经过充分输液扩容、抗休克,积极溶栓、保证灌注,严密监测、谨防心律失常等治疗,11例患者中5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4例患者出现好转,病情稳定并得到控制;3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总有效率81.82%。结论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属于危重病例,患者愈后较差,死亡率高。接诊时应及时、有效进行急救;护理过程中应谨慎。通过及时并且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患者生命可最大程度的得到恢复。

  • 标签: 急性RVI 心源型休克 抢救及护理措施 临床效果
  • 简介:(1上海金山区亭林医院放射科20150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200127)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110-02摘要目的对尿毒症心肌病左心室心肌肥厚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及回归研究,了解与尿毒症心肌病相关的临床指标。方法将40例尿毒症患者的CMR电影检查序列及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分析与尿毒症心肌病密切相关的因素。结果尿毒症组CMR检查与临床资料比较发现,血Ca水平与LVMI呈负相关;心肌肥厚与性别、BNP、血红蛋白及舒张压有一定的关系。结论与尿毒症心肌病心肌肥厚的相关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与贫血、高血压、血液中的毒素物质(尿素氮及肌酐)以及钙磷代谢异常有关,同时研究发现BNP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扩大密切相关。

  • 标签: 心脏磁共振成像 尿毒症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运动训练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2例,均接受12周相同的冠心病药物治疗,运动训练组同时进行运动训练。另选择30例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6min步行距离试验评估运动耐量。结果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他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A)明显增高(P〈0.05),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E)、E/A参数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运动训练组患者E、A、E/A参数均有所改善,6min步行距离均有增加,运动训练组E、A、E/A参数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运动训练组较常规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0.01);左心室收缩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和运动耐量。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 运动训练 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LVH(左心室肥厚)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非LVH)与观察组(LVH),对24h的动态血压以及血压变异性进行观察,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以及24h平均舒张压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以及24h平均收缩压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变异与左心室质量指数为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同血压变异性,特别是同收缩期的血压变异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 标签: 左心室肥厚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超声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来我院体检的9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另选同期来我院治疗的98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对比两组行心脏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E/A值、E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对照组低(P<0.05)、A峰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应用心脏超声检查,表现为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对结果作出准确判断,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心脏超声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左心衰竭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three-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室心肌同步。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5月门诊或住院患者。对照组选择经问诊、查体、心电图、胸部X线及心脏超声等检查,确定心肺无异常、无内分泌疾病、肝肾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的健康成人30人,其中男14人,女16人,年龄37-79(56.61±10.56)岁。肥厚型心肌病组选择室间隔中上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1人,其中男17人,女14人,年龄37-87(60.93±14.48)岁。无左室流出道梗阻,无明显临床症状,尚未接受临床干预治疗,并排除其它心脏疾患(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影响心功能的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亢等)以及肝、肾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采用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连接心电图,X3-1探头于心尖四腔切面采集实时三维超声图像,测量各组左室整体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各节段达容积最小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及该标准差与心电图R-R间期的比值(Tmsv16SD*)。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结果1.左室整体射血分数HC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CM组的Tmsv16SD、Tmsv16SD*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尚无明显临床症状、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左室整体同步已减低。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肌病 肥厚型 左室同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仿生物于脑瘫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脑瘫儿童,对照组30例患儿行康复训练,研究组30例患儿行仿生物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的疗效和GMF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仿生物治疗仪可刺激患儿神经组织,促进其康复。

  • 标签: 脑性瘫痪 仿生物电 治疗仪 康复作用 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有关纤维肌痛综合症的文献报道治疗方式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通过经皮穴位刺激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有效,根据大量的文件研究结果表明,经皮穴位刺激治疗对于纤维肌痛综合征来说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在后续应用过程当中,必须要进行强化研究,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安全和有效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纤维肌痛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接受功能刺激治疗与智能运动疗法治疗对其运动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所选患者均出现偏瘫症状,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以及结合组,分别接受功能刺激治疗以及此基础上的智能运动结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结合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活动能力指标均要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接受智能运动以及功能刺激治疗的效果较好,此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智能运动 偏瘫 运动功能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脑监测预见性观察癫痫患者临床发作的重要。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Bio-logic128/40通道数字视频脑电图机,依据国际10-20系统,对疑似癫痫患者进行视频脑监测。结果我科67例癫痫发作患者中通过视频脑监测预见性观察到临床发作,脑电波波形清晰,视频图像完整且无一例意外发生。讨论充分体现了视频脑监测预见性观察癫痫患者临床发作的重要

  • 标签: 视频脑电监测 预见性观察 临床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性急迫尿失禁患者进行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具体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女性急迫尿失禁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依照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照组40例(单纯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失禁情况,以此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治疗有效率为93.33%(56/60),对照组患者的尿失禁治疗有效率为62.50%(25/40),组间差异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可以更加显著的改善女性急迫尿失禁患者的病情状况,效果良好,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 女性 急迫性尿失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产妇自然分娩后压力尿失禁刺激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60例压力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实施刺激治疗。对2组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治疗前、治疗12w后尿垫试验排尿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2w后,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垫试验排尿评分(1.05±0.14)分高于对照组(2.45±0.21)(P<0.05)。结论:经产妇自然分娩后压力尿失禁刺激治疗,其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更高,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排尿功能。

  • 标签: 经产妇 自然分娩后 压力性尿失禁 电刺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脊柱矫正术唤醒麻醉过程中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应用的可行与安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脊柱矫正的全麻病人,在唤醒实验前20分钟时停用肌松药,同时呼吸模式转为SIMV+PSV。在唤醒前5分钟,停止泵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通过患者苏醒过程中自主呼吸时有无人机气道对抗和血气等评定呼吸状况以评价其安全。结果患者苏醒过程中无人机气道对抗且血气、SPO2、EtCO2等各项呼吸状况良好。结论术中唤醒麻醉在唤醒过程中合理运用呼吸模式不仅可以使患者在此过程中更为平稳,且可以不使用肌松药拮抗剂以防再次加深麻醉时造成的麻烦。SIMV+PSV呼吸模式在唤醒麻醉中的合理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唤醒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衰的护理。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100例医院接收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的应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安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治疗 慢性心衰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采用阶段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就诊的60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入组时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组,对照组提供传统护理,观察组提供阶段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成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ESCA自护能力评分更高,包含自我概念(23.25±2.63)分、自我责任(45.63±3.52)分、自我护理技能(32.45±3.65)分、健康知识水平(23.65±4.28)分和总分(124.56±12.52)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SAS评分(34.56±4.17)分、SDS评分(32.56±5.84)分更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采用阶段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自护能力,还可以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自护能力 心理状态 阶段性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