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临床生化检验中使用测量不确定检验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以近一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样本的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生化检验,对临床患者进行静脉抽血实施生化检验,统计分析不同检验指标的不确定度,并根据临床实际应用效果确定不确定度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对所有患者的各项参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患者的各项检验指标的不确定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尿酸、丙氨酸氨、K+等参数的不确定度分别为13.71%、13.12%、2.43%。结论,在实验环境下进行的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相对较高,但对于参数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定,更需要在国际上进行一个严格的约定,总体而言,随着研究的深入化,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眶内壁骨折损伤程度鉴定中采用CT测量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是15例无眼眶骨折实验对象,观察组患者是15例眶内壁骨折患者,分为轻伤组7例以及8例轻微伤组,使用CT测量其双侧眶容积等指标。结果:此次实验中,眶容积扩大率≥8%且眶内壁骨质缺损面积≥2cm2判定轻伤的几率高。结论:在眶内壁骨折损伤程度鉴定中采用CT测量,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导管置于上腔静脉的最佳体外测量方法。方法将86例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3例,A组采用从右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或从左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4cm的测量法,B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的测量法,置管到达测量长度后,胸部X线摄片定位。比较两组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置管长度的成功率。结果A组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测得置管长度与实际置管长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组采用的体外测量法测量准确,可提高PICC管置的成功率,且安全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护理工作量测量的方法,为护理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护理绩效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在文献回顾、科室调研及前期护理工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形成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中护理工作量测量的初稿;经过33个临床科室2轮的问卷调查及德尔菲法2轮的20名专家咨询,确定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中护理工作量测量的项目、权重及数据获取的方式。结果为初稿中调查的护理工作项目为300项(有收费代码238项,无收费代码62项),最终确定项目为225项(有收费代码190项,无收费代码35项)。结论是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护理工作量测量全面、准确、快捷、时效性高,负荷权重法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了临床护理工作量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EAT)厚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预测价值,寻找CAD的无创诊断手段。方法纳入134例疑诊为CAD病人,二维超声测量EAT厚度,比较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AD病人(CAD组)和非CAD病人(Non-CAD组)和的暴露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校正混杂因素的干扰,绘制EAT厚度预测CAD的ROC曲线。结果(1)134例病人的EAT厚度为(5.55±1.72)mm,CAD组(n=56)与Non-CAD组(n=78)分别是(6.45±1.71)mm和(4.89±1.41)mm,t=5.781,P=0.000。(2)Non-CAD组和CAD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CAD家族史、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AT厚度是CAD的独立关联因素,可作为大样本和高危人群筛查CAD的有效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当中生化检验部分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并为深入的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对本实验中临床检验中生化检验部分项目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根据不确定源分为A组和对照组,根据不确定度测量的评估过程,对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统计计算,结果发现校准品的不确定度、测量的不精密度是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这些检验数据根据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5A文件对不精密度分量进行评定,通过校准品的生产厂家的溯源性报告对校准品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结论本研究对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针对生化检验过程中部分检验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对检验的结果进行不确定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调查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计持有及测量情况。方法:参与调查的研究样本选自2022年2月-2022年8月期间在某社区居住的患有高血压的居民,共计150例,记录并分析该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计持有及测量情况。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持有血压仪有87.33%,家庭自测血压的患者占比91.60%,但在真实记录每次测量值和应每次测血压3次,取其平均值为本次血压值方面认知较差。结论:经调查发现广大患者已经重视对自身病情的观察,但由于对家庭自测血压规范流程认知较低且又不能定时地测量血压,导致导致家庭血压监控自测不理想,因此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家庭自测的认知程度很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存放时间、不同的抗凝剂、不同的溶血程度对血流变测定的影响;对普利生N6C血流变仪精密度进行评价。方法测定标本采集后不同时间(0h、1h、4h、5h、6h)、使用不同的抗凝剂(肝素锂、EDTA?2K)、不同的溶血程度时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用连续20天的质控值评价仪器的天间重复性;用新鲜全血重复测定20次,以评价仪器的批内重复性。结果全血粘度在标本采集后5h内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6h开始升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而血浆粘度在6h内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EDTA?2K抗凝时比肝素锂抗凝时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都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用去离子水溶血时,比生理盐水对照的全血粘度、血浆度都高,有明显的统计学(P<0.01),且不同溶血程度之间也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普利生N6C血流变仪的天间重复性和批内重复性数据统计结果均CV<5%(天间的高切除外)。结论血流变测定应在5h以内进行;EDTA?2K抗凝与肝素锂抗凝,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因此,如果使用EDTA?2K抗凝,应使用与肝素锂抗凝不同的参考值;不完全溶血使得溶血时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比不溶血时高;普利生N6C血流变仪的重复性较好,可以满足临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