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护考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法与结果。方法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在3年的教学过程中,“2+1”人才培养模式组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是一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培养环境主要是学校;“1+1+1”人才培养模式组按照虚拟仿真训练为基础、实际操作训练为突破口、技能岗位顺序渐进的原则,紧紧围绕学院“三对接三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前对两组高职护生学习成绩、职业能力评价结果比较。结果“1+1+1”人才培养模式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相比较于“2+1”人才培养模式组有明显提高,教师与行业专家对“1+1+1”人才培养模式组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团队写作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评价相比较于“2+1”人才培养模式组也有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理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更加符合新护考形式下人才培养。
简介:摘要目的本调查是对牡丹江市林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的萌出、患龋、窝沟封闭、龋齿治疗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方法本调查采用整群、等比、分层抽样等统计学方法,对牡丹江市林区中的8所小学,选取其中1578例儿童(7~9岁)作为样本,对其六龄齿进行龋病调查。结果总患龋率为18.25%,其中女生为22.07%男生为15.01%(χ2=13.10,P<0.005),女生的第一恒磨牙萌出率为96.41%,男生为94.14%,充填率则非常低,只有5.97%,窝沟封闭率更低,仅仅1.58%。结论儿童六龄齿龋坏率较高。建议各校重视儿童六龄齿的早期防治,增加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类课程,实施窝沟封闭及龋坏填充。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区健康监护机构服务现状,健康监护企业职业危害现状以及管理情况。方法对2016年健康监护机构收集的104家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本区健康监护机构服务对象八成为本区企业,近九成为中小型企业,内资企业接近八成;八成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大型企业专兼职人员均数达5.75个,劳动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职工比率随企业规模从大到微逐级提高,噪声、粉尘、高温、苯、铅及其化合物分列危害因素接触总人数前五位。结论本区健康监护机构已不局限于服务本区;有近二成企业无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应提高对微、小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增加其职业卫生管理专兼职人数。
简介:摘要目的对徐州市某焦化厂职业病危害产生的风险以及提出的防护设施进行分析和探究,对该企业目前的职业危害风险和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以便对该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方法经过调查分析,对职业卫生现场、健康状况等详细分析,为其提出有效的卫生监测方法,确保数据信息的查找和收集,以达到总体的评价。结果企业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带来职业风险,多会受到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噪音、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的噪声作业等级如果为2级,多为中度危害,而其他的职业危害多为最低的检出限。为了对企业的职业病进行防护,不仅要为其渗透个人防护措施,保证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性,还需要按照一定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等,达到职业病危害的严格控制。
简介:目的探讨企业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试点企业—江苏陵光集团35个部门,1021名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用阶梯式语句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11种心理紧张指标,感受率高的为:连续工作时间太长(82.17%)、担心下岗(81.10%);感受率中等的为:担心工作出错(62.19%)、担心工作发生危险(61.90%)、环境条件不如意(49.85%)、生活满意度差(38.79%)。经显著性检验,心理紧张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性质的差异有关联。结论企业职工的心理紧张较为普遍,特别是文化较低、婚姻异常、普通工人,他们的感受率更高。提示,企业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有重点的对他们进行职业.心理教育,维护他们的心身健康,更显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药品安全管理相关法规对于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管理价值。方法在我市随机抽取30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分析30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中药品安全管理相关法规政策落实情况,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具体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药品安全管理效果。结果总结30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中药品安全管理相关法规政策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包括个别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未落实药品安全管理相关法规、个别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对药品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的重视程度不足、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中缺乏药学知识专业化人才。结论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应及时建立药品安全管理相关法规并落实到实处,同时增加企业专业性人才的引进,提高对药品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从多角度进行完善以促进药品安全管理工作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