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氯霉素酒精联合甲硝唑外用治疗皮肤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皮肤痤疮疾病的患者120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氯霉素酒精组(60例)与联合甲硝唑组(60例)。其中我院医师对氯霉素酒精组患者采取氯霉素酒精药物进行治疗,而医师对联合甲硝唑组患者采取氯霉素酒精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甲硝唑外用治疗。结果联合甲硝唑组与氯霉素酒精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霉素酒精联合甲硝唑外用治疗皮肤痤疮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正常对照组40例,均进行四肢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NCV)和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结果本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NCV异常率36.3%,SSR异常率58.8%,其中SSR潜伏时延长异常率高,且下肢神经病变程度较上肢严重。结论联合采用NCV、SSR检查能进一步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早期诊断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皮肤科门诊2015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真菌性皮肤病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观察组口服盐酸特比萘芬片,比较两组整体治疗效果与远期随访结果。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可见观察组整体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17.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疗效确切,效果优于传统药物伊曲康唑,且远期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3吉林省四平市口腔医院护理部吉林四平136000)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0例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所占比例为12%,1-4岁所占比例为50%(此年龄段比较集中),5岁以上所占比例为2.1%。本组病例中,21例有明确的感染因素,其中培养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30例免疫功能检查,20例(66.7%)显示IgA低下;及时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适当的局部处理裸露创面,经过6-15天全部治愈。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好发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诊断,及时应用耐β-内酰胺酶抗生素,并进行适当的局部处理,加强免疫是治疗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皮肤过敏性疾病患者特异性IgE(sIgE)及总IgE的检测,了解赣榆地区变应原与皮肤过敏疾病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公司免疫印迹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对我县皮防所门诊部102例皮肤过敏患者进行总IgE及sIgE的检测结果102例患者中总IgE阳性率82.35%,sIgE阳性率63.73%。吸入组以户尘粉尘螨阳性率最高(36.92%),食入组阳性率最高的是鱼虾蟹(21.54%),且患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过敏占比48.04%远高于单纯对一种过敏原过敏(15.69%)结论免疫印迹技术检测IgE及sIgE的结果,可以辅助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皮肤过敏性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馈式母婴皮肤早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对提高健康足月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足月顺产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进行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母婴皮肤早接触指导。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婴儿分娩后与产妇尽早进行皮肤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并在早接触半小时后,再次进行早接触效果的反馈,示范指导正确的喂奶体位与婴儿含接姿势,进行有效吸吮,采取心理护理,进行相关的饮食及睡眠护理等措施,再次进行了评估,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泌乳量。结果分娩后第3天,研究组产妇纯母乳喂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产妇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后对产妇积极进行产后护理干预,反馈式母婴皮肤尽早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有利于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且能增加泌乳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我院接治的4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PTH、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治疗后的PTH为(245.07±37.12)pmol/L,β2-MG为(31.14±9.76)mg/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伤口造口小组运用于ICU病人皮肤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压疮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采用伤口造口小组干预护理,比较其压疮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有2例患者发生高危压疮,其几率为4.35%,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而治疗有效率为95.65%,护理满意度为(94.16±3.74)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建立伤口造口小组对ICU患者皮肤管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其发生压疮几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也均有显著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尿毒症患者选择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方法完成治疗后,观察对其皮肤瘙痒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122例尿毒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尿毒症患者展开分组;对照组(61例)临床在开展尿毒症治疗工作期间,应用血液透析疗法施治;观察组(61例)临床在开展尿毒症治疗工作期间,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疗法施治;最终就两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表现以及PTH(血甲状旁腺)水平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治疗总有效率(75.41%)对比,观察组尿毒症患者(98.36%)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尿毒症患者PTH水平对比,观察组尿毒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尿毒症治疗工作期间,合理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方法展开治疗,对于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可以充分确保,使得PTH水平获得显著降低,从而显著提高尿毒症患者临床疗效并且优化其预后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偏瘫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率中作用和效果。方法采用连续入组的方式选取本科室2016年1月至12月满足纳入条件的腹泻患者40例为实验组;采用连续入组的方式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符合纳入条件的腹泻患者4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品管圈活动制定的个体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的肛周皮肤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脑卒中偏瘫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率的应用中效果显著。本次活动制定的个体化护理方案,使肛周损伤的护理更加清晰,为制定标准的护理指引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尿毒症皮肤瘙痒伴睡眠不良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法将患者分为湿毒浸渍组、血虚风燥组及瘀血阻络组,其中湿毒浸渍组患者10例,血虚风燥组患者26例,瘀血阻络组患者10例。结果经治疗,三组患者在皮肤瘙痒、睡眠质量上均有改善,血虚风燥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明显高于湿毒浸渍组及瘀血阻络组患者,瘀血阻络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高于湿毒浸渍组患者,三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湿毒浸渍型及瘀血阻络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相比,血虚风燥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进行HD联合HP治疗的效果更好。因此,HD联合HP治疗对血虚风燥型尿毒症皮肤瘙痒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先天性皮肤松解症患者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例患有先天性皮肤松懈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先天性皮肤松懈症提供科学治疗依据。结果因患者全身皮肤状况较差无法行血液透析治疗故贫血好转后于予以出院,再次入院后治疗半月无明显效果足部仍有较多脓性渗出及菜花样肉芽组织增生覆盖,患者目前纳差、贫血、乏力间断反复,经常在我科住院治疗。结论先天性皮肤松懈症疾病较为罕见,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往往增加治疗难度,采取血液透析治疗也受到很大限制,故医师需要加强学科联系,加强互相交流经验,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