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THA)后外侧结构重建前后的髋关节生物力学变化。方法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行人工THA手术患者9例10髋,其中股骨头坏死患者3例4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关节炎患者侧3例3髋(CroweⅠ型2例,CroweⅡ型1例),股骨颈骨折3例3髋;男4例,女5例;年龄41-75岁,平均59.67岁。常规采用后外侧入路、生物型假体。所有患者均行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修复,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修复前后分别测定髋关节内收、外展0°,屈曲45°和屈曲90°内旋时,关节即将脱位时扭矩的大小,观察股骨大转子后方有无骨折、关节囊及外旋肌群有无撕裂、缝线有无开结及断线、坐骨神经损伤。结果关节囊及外旋肌群缝合前后扭矩有显著增加,屈髋45°时,缝合前扭矩测量为(7.88±5.87)N·m,缝合后扭矩为(14.03±6.81)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髋90°时,缝合前扭矩测量为(12.22±3.58)N·m,缝合后扭矩为(17.15±5.81)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现1例大粗隆后缘骨折,1例后外侧结构缝合打结后,线结松动,1例缝线断裂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无关节脱位发生,无坐骨神经损伤。结论THA术中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群的修复可显著改善THA术后关节即刻稳定性。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期的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前后电镜下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采集CPD-A抗凝全血.实验分Ⅰ~Ⅵ组,分别于4℃保存7、10、15、20、25、30d.于制备前取全血1滴,5%戊二醛固定,经2000r/min离心10min后,分出血浆,取样检测血红蛋白.余下的红细胞再加等量生理盐水,1500r/min离心5min,连续2次,取样为制备后测定组.结果组Ⅰ和组Ⅱ制备前后红细胞成双面凹的圆盘结构,细胞均匀混悬.组Ⅲ制备前红细胞形态正常,制备后少数红细胞出现聚集状、球形或边缘不整齐,并有棘形红细胞出现.组Ⅳ、组Ⅴ、组Ⅵ于制备前血浆微红;制备后,球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中间漏孔的红细胞增加.结论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最佳时间应在4℃保存10d内的全血,保存15d以后的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形态发生异常变化,出现棘形红细胞,囊泡化后的红细胞易溶血,红细胞寿命缩短,影响洗涤红细胞的质量.
简介:目的研究S波段高功率微波(HPM)辐照后大鼠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2~50mW/cm^2的S波段HPM模拟源辐照180只Wistar雄性大鼠,应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和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大鼠心率、血压、血清离子浓度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变化并观察心脏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HPM辐照后大鼠肛温升高不明显;10mW/cm^2以上HPM辐射后大鼠心率呈先加快后减慢的双相改变、血压于照后6h和3d呈升高的双峰趋势;血清离子平衡失调及AST浓度升高;心肌纤维排列紊乱,颗粒变性甚至肌浆凝聚,窦房结P细胞坏死,蒲肯野纤维溶解。上述改变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一定功率密度的HPM辐射可造成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此效应属于非热效应。且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极低频电磁场对大鼠脑电图及脑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二级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磁场暴露组,每组24只,磁场暴露组大鼠置于ELF-EMFS(50Hz,400μT,〈1V/M)中连续暴露60d。终止暴露后6h、7d、15d和30d,采用MP150生理监测仪监测脑电图近似熵和功率谱分布;采用光镜观察大脑皮层组织结构。结果(1)磁场组大鼠脑电图(EEG)于暴露后6h和7d,近似熵降低;(2)磁场组大鼠EEG信号于6h出现δ频段相对功率值呈升高改变,而β频段相对功率值降低;对照组和入场前磁场组大鼠EEG基本节律为30μV左右的β波及少量不典型α波,偶见低幅θ波和δ波,磁场组大鼠θ波和δ波增多以及波幅增加,以β波为主要节律。(3)磁场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呈缺血性改变。结论极低频电磁场暴露会导致大鼠EEG近似熵降低、功率谱分布异常及脑组织结构损伤,且此改变主要发生于终止暴露后早期。
简介:临床资料2001年7、8月间,在我们血液净化室透析的156人次均出现畏寒、寒战、发热、四肢震颤、时伴心悸不适等症状,查体:体温37.5~39.5℃,血压正常,双肺呼吸平稳,节律规整,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每分钟100~120次,心律整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给予静脉注射氟美松5~10mg,或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安痛定2ml,20分钟后均获缓解,恢复正常.每次透析均反复发作,透析间期没有发作,因此在排除透析失衡综合征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考虑为透析反应.在更换穿刺针头、透析管路的同时,尤其在改善反渗水储水罐结构后,无一患者发生上述透析反应,透析期间平稳,透析间期舒适、正常.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拔牙治疗对高角病人颅颌面垂直向结构的影响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以及后期恢复的58例高角病患者,将上述患者经过随机组合之后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拔牙矫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是采用正畸拔除前磨牙矫治方法进行治疗。经过两种方法处理之后通过头颅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颅颌面垂直向结构的变化。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治疗之后ANS-Me、L6-MP、N-Me、U6-PP指标相较于治疗前具有明显增加,Y-axis、L6-MP指标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拔牙矫治治疗前后,患者下颌平面角以及生长方向的结构没有较为明显的改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磨牙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波生物显微镜(UBM)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眼前节结构改变及临床效果。方法 24例白内障合并(31眼)青光眼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记录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数目、抗青光眼数量及术后并发症。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UBM检查中,测量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虹膜夹角(TIA),房角隐窝面积(ARA)和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并观察术后滤泡形态。采用偏差分析、秩和Wilcoxon测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t测试进行重复测量.结果31只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CVA分别为(0.620)± 0.39、0.68 ± 0.29、0.64 ± 0.36、0.60 ± 36)和术前(0.19 0)± 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C)的病理诊断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7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C)患者,研究时间从2019年5月到2021年4月,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加以回顾,然后进行光镜和化学染色方面的观察,11例行电镜检查。结果 在27例患者里面,其中开胸探查的共25例,非干酪性肉芽肿病变以及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分别有25例和2例,胶样病变2例,所有这些患者经检测均发现存在新型隐球菌(CN)。奥尔辛蓝(AB)检出率为66.7%,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检出率为100%, Grocott 六胺银(GMS)染色隐球菌检出率为100%,黏液卡红(MC)检出率为87.0%
简介:摘要: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而去泛素化酶在这种动态的蛋白质双向修饰调控系统内发挥重要作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biquitin-specifific protease 7,USP7)作为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中成员最多的USPs(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s)家族内的一种,可以调控多种在细胞内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的稳定性,进而在DNA的损伤与修复、表观调遗传的调控、免疫反应和病毒感染等众多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USP7近年来在结构及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在急诊科患者治疗中应用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6例于2020年1月至6月来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奇偶数法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和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统计并计算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96.2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 在急诊科患者抢救时应用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