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国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网络检索、理论分析、重大灾害事故回顾等方式对我国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目前我国在卫生防疫以及疾病控制方面都还存在人们对卫生防疫与疾病控制的认识不高、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结论虽然建国以来我国在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疾病谱的改变,我国的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 标签: 卫生防疫 疾病控制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笔者所在机构收集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样本,段尿培养分离到80株大肠埃希氏菌,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株。实验组,采用微生物检验,对照组,无任何处理措施,对比两组数据在预防疾病中的效果。结果基于一段时间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实验组感染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是控制疾病感染的有效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疾病预防 应用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及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检测率寻找新途径。方法选取2016.4~2017.5间于本疾控中心实施艾滋病检测咨询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观察组,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同期选取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艾滋病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92.31%)>(46.15%),(P<0.05)。此外,观察组HIV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16.67%)>(2.08%),(P<0.05)。结论疾控中心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能够有效提高艾滋病检出率,为疾病尽早干预和治疗提供保障作用。

  • 标签: 疾控中心 艾滋病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结核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未并发肺结核的60例青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治疗反应等。结果研究组咳嗽痰血、胸闷气促、发热盗汗、乏力消瘦、呼吸衰竭、肺外结核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率、结核抗体(TB-Ab)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痰涂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痰涂阳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痰阴转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可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为患者提供对症方案治疗,确保较高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张氏三黄液”治疗骨科创伤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应用中药“张氏三黄液”外用治疗骨科创伤疾病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7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受试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三黄液”和碘伏外洗创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创伤面痊愈率为69.44%,对照组创伤面痊愈率为41.67%,两组治疗后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治疗后创面愈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张氏三黄液”治疗骨科创伤疾病能明显加速创伤面的愈合,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碘伏。

  • 标签: 张氏三黄液 骨科 黄连 黄柏 黄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胆管癌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目前外科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法,其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性评价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超声对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的检查十分敏感,可全程了解胆管扩张程度,已被公认是黄疸鉴别诊断中的首选方法。但常规的漏误诊数达23.3%~45.1%[2],故提高肝外胆管的显示率对减少胆道疾病漏误诊以及临床判断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和病因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胆管疾病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卡尼汀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发挥的作用。方法将90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试验与对照,试验组包括474例病患,对照组包括426例病患;利用Revman4.2软件来系统评价左卡尼汀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总共进行了3个RCT试验,通过Meta得出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左心室收张末期心室容积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试验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进行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尚可,但是由于所采取的评价指标对结果的评价有限,因此,应该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评价和分析。

  • 标签: 左卡尼汀 心血管系统疾病 作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之间收治的行胃肠超声检查、胃镜检查的患者中选取120例,均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后行胃十二指肠等部位超声检查,坐位、仰卧、左右侧卧下检查。结果胃肠超声与胃镜检查二者结果符合率是92.76%,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二者的符合率是82.29%,胃肠超声与胃镜检查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与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和胃镜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联合应用,以提升临床上疾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胃肠超声造影 胃十二指肠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患者在肛肠疾病进行手术之后,一般都会引发尿滞留症状。这种症状在临床上表现为患者的膀胱内存滞尿液然而无法通过正当途径排放出来。患者的排尿根本不能受到控制,然而患者没有疼痛的感觉,行走也没有明显的障碍感。造成这种症状的主要因素是手术过程中产生了局部疼痛感,手术之后患者的肛管内已经填塞的纱布量过于大,因此导致包扎太过紧绷,患者的局部感受到压迫。判断尿滞留的主要方式是,当手术结束六个小时后,患者无法自主进行排尿,下腹总是处于胀满的状态,而且膀胱感觉很充盈;其次,患者的查体耻骨上面有隆起来的物体,用手按压的时候会有波动的感觉,声音比较浑浊。这些都会使得患者的膀胱因为过度膨胀而造成膀胱逼尿肌的损害,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引发尿路感染症状,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对肛肠疾病术后尿滞留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肛肠疾病 术后尿滞留 原因分析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究心血管疾病的用药的合理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容易出现用药不合理的为硝酸异山梨酯与尼莫地平。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可有效改善因为不合理用药而造成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实施药物剂量和服药时间指导,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合理用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米非司酮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的妇科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药物治疗,观察组服用米非司酮,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米非司酮治疗早期妊娠的总有效率为91.7%,紧急避孕总有效率为92.3%,子宫疾病总有效率为86.7%,恶性肿瘤总有效率为62.5%,异位妊娠总有效率为91.7%,其他妇科疾病总有效率为62.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妇科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疾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研究。方法将我院2015年5~9月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则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48/50)、80.0%(40/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中西医联合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让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心血管疾病 中西医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疾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全部的临床资料,其均接受生化检验项目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如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TP、CHE、ALB等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DBIL、γ-GT、AST、ALP、TBIL、ALT等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诊断肝硬化疾病时应用生化检验项目具有重要价值,其能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肝硬化疾病 诊断 生化检验项目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研究,并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9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模式,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抑郁情绪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前肢体功能运动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管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促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早期康复护理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能够提升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率的主要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活动相关资料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12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缬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指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试验组患者心血管疾病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十分突出,除了可以改善患者心血管基本功能,同时还有助于控制其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值得推广。

  • 标签: 缬沙坦 治疗 心血管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情况,为正好的确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有效干预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确诊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以多变性和错综复杂为特点,临床上,相对于不典型情绪障碍,主因心肺脏器受损所致意识障碍的报道相对较少。结论对精神症状不典型、错综复杂的患者要结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考虑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可能性,并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精神障碍发生。

  • 标签: 躯体疾病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1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时间是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检验并分析两组的生化项目。结果与对照组ALB、TP指标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DBL、TBL、AST、ALP、ALT、TBA指标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生化项目的检验可为肝硬化患者病情的诊断提供科学、准确的临床依据,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肝硬化 生化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对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是96%,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是80%,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对照组满意度8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感染性疾病科的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把我院从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当做此次研究的观察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把这10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50例与参照组50例患者。参照组50例患者的护理模式是常规感染护理程序,试验组50例患者的护理模式是目标性监测模式。把两个组患者的漏报率、再次感染率、排名前三位的感染病原体类型、护理风险因素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50例患者的漏报率、再次感染率分别是2.00%(1/50)、4.00%(2/50),与参照组50例患者的14.00%(7/50)、16.00%(8/50)比较,均明显更低,两个组以上数据比较均得出P小于0.05的结果,有进一步探析的价值;100例患者最易感染的病原体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与感染相关的因素有泌尿道插管感染(35.00%)、滥用药物(23.00%)、护理差错(17.00%)和自身基础疾病(25.00%)。结论影响感染性疾病的因素有很多,临床上应用目标性监测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发生率,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