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1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5岁,已婚,育1子1女.发现左腹股沟可复性肿块50年入院.患者自童年开始发现左腹股沟可复性肿块,初始时如鸡蛋大小,因肿块无特殊不适,不影响日常生活故未进一步诊治.30年前发现"右隐睾"并行"右隐睾切除术".近年来发现左腹股沟肿块有明显增大并出现局部坠胀感而就诊,诊断为"左腹股沟斜疝"后拟手术住院.

  • 标签: 左双输精管畸形 弥漫性平滑肌增生 病例报告 肿瘤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对于侧肾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手术风险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例侧肾癌患者(14侧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R.E.N.A.L.系统评分,统计分析R.E.N.A.L.肾肿瘤评分与手术方式选择、肾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肾功能等的关系。结果14例次手术中,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PN)10例次,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LRN)4例次;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低、中、高度复杂肿瘤分别为6例次、6例次、2例次,行LPN分别为6例次、4例次、0例次;R.E.N.A.L.评分均值LPN组(5.8±1.9)和LRN组(8.1±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与LPN方法的选择有显著相关性(χ^2=30.9,P<0.05),低度及大部分中度复杂肿瘤适合行LPN。结论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能够对侧肾癌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手术难易程度及手术风险进行较好评估。

  • 标签: 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肾根治性切除术
  • 简介:目的评价坦索罗辛与氯芬酸钠联合治疗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91例确诊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年龄18~57岁,结石4~10mm,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坦索罗辛(0.2mg,1次/d)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服用坦索罗辛和氯芬酸钠)。3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镇痛剂使用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坦索罗辛组的结石完全排出率分别为90.0%、69.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P均〈0.05);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剂的使用率分别为(8.20±1.56)d、20.0%、3.3%和(9.21±1.59)d、44.8%、20.7%,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0±1.73)d、64.0%和48.0%(P均〈0.05)。且联合治疗组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坦索罗辛组,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药使用率也均低于后者。3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坦索罗辛联合氯芬酸钠可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缓解肾绞痛发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药物疗法。

  • 标签: 输尿管下段结石 坦索罗辛 双氯芬酸钠 药物排石治疗
  • 简介:随着社会医疗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血液透析技术在各医院迅速发展,肾衰竭患者的成活率不断提高。对透析患者而言,治疗的目的已不再是延续生命,他们需要活得更有意义,并且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因此如何采取有效干预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血液透析中心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近年来,我科通过探索将PBL(problem—basedlearing)教学模式应用到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在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健康教育工作 PBL模式 生存质量 社会医疗保障机制 医疗卫生事业
  • 简介: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为促进患者康复而采用一系列围手术期的优化路径,以尽可能地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性应激反应,控制和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死亡风险和医疗费用的多学科医疗模式理念。它引领着21世纪现代外科学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康复医疗 多学科医疗模式
  • 简介:目的评价超选择性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晚期膀胱肿瘤所致大出血及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大小不等的明胶海绵颗粒和带纤毛钢圈,对14例晚期膀胱肿瘤及4例放射性膀胱炎所造成顽固性出血患者进行了超选择性侧骼内动脉分支栓塞术.结果采后1-24h尿液转清,3d内血尿基本消失,随访3-36个月,无严重血尿复发。结论超选择性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是一种治疗晚期膀胱肿瘤及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所致顽固性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栓塞 治疗性 髂内动脉分支 膀胱肿瘤晚期 放射性膀胱炎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对其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20例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HD+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lysisfiltration,HD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生化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睡眠、食欲、高血压、皮肤瘙痒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8.79%(26/33)、80.00%(28/35)、60.98%(25/41)、95.00%(57/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6%(18/31)、63.64%(21/33)、48.89%(22/45)、80.00%(48/60)(P〈0.05);同时两组在治疗后生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甲状旁腺素、血β2-微球蛋白)均发生显著改善[研究组分别为(234.7±58.9)μmol/L、(10.3±3.1)mmol/L、(1.1±0.8)mmol/L、(98.5±59.1)pmol/L、(15.4±6.5)mg/L],对照组分别为(461.5±184.7)μmol/L、(18.1±7.3)mmol/L、(2.8±1.0)mmol/L、(275.8±138.7)pmol/L、(28.0±7.1)mg/L],研究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更大,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指标[生命质量量表(QualityofLife,QO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WHOQOL)、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评分分别为(63.8±5.3)分、(64.7±4.7)分、(65.1±5.4)分,对照组分别为(59.8±6.1)分、(58.7±4.1)分、(59.1±4.2)分,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或P〈0.01)。结论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应用HD+HP+HDF

  • 标签: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 血液净化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四区分割法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切术(F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应用FPKRP治疗的BPH患者253例,记录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收获的前列腺组织质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RUV)的变化。术后随访时间为5年。结果共189例患者获得5年随访。至随访结束,患者平均IPSS、QOL评分、Qmax及RUV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PKRP治疗BPH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不受前列腺大小限制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高龄高危BPH患者;术后3个月患者的排尿症状即可得到明显的解决,且能够在为期5年的长期随访中表现出持久而稳定的疗效,适合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切术 前叶 术后 随访研究
  • 简介:由于实体瘤组织渗透性的增强和保留效应(EPR),纳米药物可以实现肿瘤靶向递送。本研究报告了1例新一代HPMA共聚物共轭吡柔比星(P-THP)的临床应用,该化合物分子大小约8nm或38.5kDa。此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肺、骨盆、股骨,甚至可能在骶骨中具有多发性转移。患者年龄60岁。2013年4月,对其开始采用亮丙瑞林和雌二醇疗法.

  • 标签: 前列腺癌患者 广泛转移 吡柔比星 临床应用 共聚物 多模式治疗
  • 简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肿瘤复发通常出现较早,且80%是在手术后的最初2年内复发。专家们对于机器人辅助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带来的不完全组织切除及气腹是否会影响肿瘤的早期复发模式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收集了来自九个不同研究机构总共717例进行了机器人辅助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尿流改道的患者,

  • 标签: 早期肿瘤 根治性切除术 尿流改道 肿瘤复发 早期复发 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