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颞叶参与很多高级神经活动,如认知、情感、记忆、定时定向、语言等功能。颞叶依靠白质纤维束与大脑其它部位建立的广泛联系来完成其复杂的神经功能。临床上涉及颞叶的神经外科手术非常常见,因此,掌握颞叶内主要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和功能有利于更好的制定手术计划。尽可能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可以清楚显示白质纤维束的解剖结构。本文复习文献报道,结合我院DTI影像介绍颞叶重要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功能以及在颞叶肿瘤手术策略的参考。

  • 标签: 颞叶 白质纤维束 弥散张量成像 手术
  • 简介:眶上锁孔手术是微创神经外科近年常用的手术入路,本文探讨应用眶上锁孔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大型鞍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大型鞍区肿瘤均采用经眉或经翼点皮切口眶上锁孔开颅术,骨窗呈椭圆形,最大径为3.0~3.5cm,前部尽量靠近前颅窝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鞍区肿瘤切除。结果:取得显微镜下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5例。无1例手术死亡。仅有1例64岁老年病人术后并发高血压脑出血,于术后3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他多数病人术后仅出现较为短暂的多尿和低钠血症,经应用脑垂体后叶素和/或长效尿崩停以及浓氯化钠溶液后恢复良好。结论:采用经眉或经翼点皮切口眶上锁孔开颅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区大型肿瘤,均可做到显微镜下全切除或次全切除,且对脑组织损伤轻,肿瘤显露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鞍区肿瘤手术人路。

  • 标签: 眶上锁孔开颅术 鞍区肿瘤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骨盆肿瘤复发再手术病例,探讨其合理的手术指征、切除重建方式、肿瘤学和功能预后。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8例骨盆原发恶性肿瘤复发再手术病例,6例行肿瘤整块切除及重建手术,2例行半骨盆截肢。平均36(27~58)岁。男5例,女3例。软骨肉瘤6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3.0—8.5)h,术中平均出血2300(1100~7500)ml。4例为Ⅰ+Ⅳ型切除,1例为Ⅱ+Ⅳ+H型切除,1例为Ⅱ型切除,2例半骨盆截肢,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平均随访12(8~23)个月,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伤口并发症,清创后二期愈合,坐骨神经损伤1例,深静脉血栓1例,髋关节脱位1例,1例出现局部复发。结论骨盆肿瘤局部复发率高,再次手术难度大,须合理的掌握手术适应证,降低再手术并发证,良好的切除范围和手术风险控制可获得较好的肿瘤学及功能预后。

  • 标签: 骨肿瘤 骶骨 肿瘤复发 局部 手术并发症 骨盆肿瘤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乳腺外科精准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例女性患者例行体检,超声检查发现右侧乳腺有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断,行多排CT胸部平扫、乳腺3.0TMR平扫+增强检查,获得CT和MRIDICOM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进行立体三维模型重构,而后运用混合现实技术显示。结果基于CT、MRI影像学原始数据的高清混合现实显示技术能清晰显示乳腺解剖结构,标记肿瘤,明确诊断,使医患沟通简单、明了,手术路径清晰,在尽可能保全正常组织的同时完整切除肿瘤,手术时间缩短。结论混合现实技术为代表的医学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与医学有机融合,为临床诊疗模式带来了革命性地改变,降低了对经验与想象力的依赖,为医生每一刀提供了三维精准数字化的科学依据,在乳腺外科精准手术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乳腺肿瘤 混合现实 精准手术
  • 简介:随着外科手术微创化时代的发展,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渐走向成熟。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是在YESS(yeungendoscopicspinesystem)技术基础之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所谓YESS技术,即美籍华人Yeung[1]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了脊柱内镜YESS系统,并应用该系统采用后外侧入路经皮经Kambin三角进入椎间盘行髓核摘除减压的技术。Hoogland等[2]又在YESS技术基础上进行扩展改进,提出了TESSY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spinesystem)技术,借助内镜直视下直接到达椎管内突出的髓核,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窥镜 颈椎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 简介:目的构建细胞外基质蛋白1基因(ECM1)的真核表达载体ECM1-pEGFP-N2,检测其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以ECMleDNA为模板,扩增出ECM1基因,用Bg1Ⅱ和KpnⅠ双酶切ECM1基因和pEGFP-N2载体,连接酶切目的片段,转化大肠杆菌DH5,筛选阳性克隆酶切、测序鉴定;利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转染MCF-7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报告基因表达产物EGFP,免疫组化检测ECM1蛋白表达。结果利用PCR克隆出约1.6kb的ECM1基因;PCR鉴定、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ECM1-pEGFP-N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MCF-7细胞后,可在细胞内观察到报告基因产生的绿色荧光,用免疫组化方法可检测到ECM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ECM1-pEGFP-N2真核表达载体,并在MCF-7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ECM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细胞外基质蛋白1 绿色荧光蛋白 真核表达载体
  • 简介:背景与目的: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对2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显微外科治疗分析,总结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收集1999-2007年我院经手术证实的儿童髓母细胞瘤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7.5岁,常见症状和体征为高颅压征和共济失调,全部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射治疗。19例随访6个月至6年。结果:全组病例中,肿瘤全切21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手术死亡率4.2%(1/24),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儿生存质量得到提高。结论:掌握显微手术方法和手术中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后辅助放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髓母细胞瘤 显微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能否有效调控肝癌患者手术的应激反应。方法:选择肝癌手术患者60例,年龄30-60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D组和C组。一组注射器内放入200μg的右旋美托咪定,一组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配制和标记均由不参与本实验的麻醉医生完成。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前15min内给予试验药物负荷剂量0.4μg/kg,并随后以0.2μg·kg^-1·h^-1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记录患者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即刻(T3)、术中探查(T4)、拔管即刻(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在T0、T2、T4、T5时刻抽取静脉血标本,检测血糖、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30min(T6)和术后60min(T7)的Aldrete评分;记录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和术后要求镇痛的人数。结果:C组T2、T5时HR、MAP较T0有明显升高,而D组仅轻度升高,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所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增高,但C组显著增高(P〈0.05);血糖水平T4、T5时刻D组比C组低(P〈0.05);D组术后发生躁动和要求镇痛的人数少于C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能有效控制肝癌手术术中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并有效调控机体儿茶酚胺和血糖水平,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并且不影响术后苏醒时间,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的舒适度。

  • 标签: 右旋美托咪定 应激反应 肝癌 手术
  • 简介:目的回顾性总结应用肿瘤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头皮肿瘤切除后继发创面的经验,探讨其优势。方法对38例头皮良、恶性肿瘤患者依照肿瘤处理原则,在切除肿瘤后,对继发缺损创面分别采用植皮、邻位皮瓣、大网膜+皮片游离移植、皮肤软组织扩张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38例中4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创面延期愈合;3例皮片部分(10%~15%)坏死或水疱形成;1例扩张器外露;1例大网膜坏死;29例伤口Ⅰ期愈合。20例经3个月~12年随访:1例因所植皮片部分菲薄而出现小面积溃疡,经再次植皮后痊愈;3例死亡(肺部转移2例,脑溢血1例);16例外形较满意。结论头皮肿瘤切除后的继发缺损创面用整形外科技术进行完好修复,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整形外科技术 头皮肿瘤 邻位皮瓣 大网膜游离移植 游离皮片移植 软组织扩张术
  • 简介:目的介绍开展15例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方法与体会。方法对15例甲状腺瘤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叶切除术或腺瘤切除术。结果本组患者创伤明显减轻、美容效果理想。结论在微创理念的指导下,行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叶切除术或腺瘤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标签: 腹腔镜 甲状腺腺瘤 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手术可行性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1996年月1月至2003年11月,对36例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皮下积液3例,无因手术因素而致糖尿病失控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合并糖尿病给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带来了不利的因素;强调术前检查血糖,尿糖,尿酮的重要性;根据血糖水平调节应用胰岛素,从而控制糖尿病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乳腺癌 糖尿病 手术治疗 肿瘤 并发症
  • 作者: 田媛媛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2-06-08
  • 出处:《当代介入医学》2021年 第6期
  • 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检测及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抽取医院收治的79例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患者展开研究分析,经患者同意后在手术前、手术后进行内分泌激素检测,对比患者的血清泌乳素、生长激素水平。结果:患者术后12月、术后6月、术后3月的血清泌乳素、生长激素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但术后3、6、12月的血清泌乳素、生长激素水平低于术后7d、术后1d、手术前(P<0.05)。79例患者中术后一年内有5例患者疾病复发,其余74例患者疾病未复发。疾病复发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高于疾病未复发患者(P<0.05)。结论:在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前后实施内分泌激素检测,可明确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可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患者或发现疾病复发征兆,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血清泌乳素;生长激素;疾病复发
  • 简介:目的评价跟骨骨折术后使用罂粟碱对手术切口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52例跟骨骨折患者按术后是否使用罂粟碱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33足,对照组23例25足。所有患者均行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常规引流片引流48h,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分型、受伤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不健康皮缘长度、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足部功能评分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分型、受伤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足部功能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切口干燥时间平均(6.2±1.9)天,平均愈合时间(17.8±3.1)天,切口健康等级优良率64.0%。治疗组切口干燥时间平均(5.1±1.2)天,平均愈合时间(15.7±2.6)天,切口健康等级优良率8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55、0.0063、0.0328)。结论跟骨骨折术后应用罂粟碱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罂粟碱 跟骨 伤口愈合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或舒尼替尼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白2007年6月至2010年2月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的局限晚期和复发转移性GIS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瘤组织进行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共24例晚期GIST患者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接受手术,其中局限晚期患者6例,复发和/或转移患者18例.术前药物治疗反应分别为疾病控制13例(54.2%),局限性进展4例(16.6%),全面性进展7例(29.2%).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5%.疾病控制、局限性进展和全面性进展患者术后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9%、24%和0%(P<0.001),术后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100%和27%(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只有术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治疗反应是术后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5).结论靶向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晚期GIST安全有效,且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效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生存获益最显著:术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反应是手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靶向治疗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左侧入径治疗累及主动脉弓段的食管癌手术特点。方法:连续观察51例累及主动脉弓段食管癌外科治疗,手术经左侧入径。手术切除41例,占80.6%,其中颈部吻合38例,主动脉弓上吻合3例;手术探查10例,占19.4%,不能切除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外侵,侵及主动脉及支气管等局部重要结构。结果:本组无死亡,术后17例发生20项并发症,占33%,经治疗恢复。结论:累及主动脉弓段食管癌周围结构复杂,与其它部位中下段食管癌手术相比,切除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强调术前评估、术中注意局部解剖和术后加强管理。

  • 标签: 主动脉弓 食管癌 手术 并发症 冶疗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急诊手术治疗的胃癌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治性切除7例,姑息性切除3例,胃壁切开缝扎癌周血管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4%(4/11),病死率9.1%(1/11)。结论胃癌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后应及时行急诊手术治疗,但应把握好手术指征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 标签: 胃癌 上消化道大出血 急诊手术
  • 简介:目的讨论胃镜引导下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术式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电子胃镜引导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胃间质瘤患者在胃镜引导下利用腹腔镜成功切除,肿瘤切除完整,周围无残留。手术切口长3-6cm,手术时间40-110min,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5d。随访3-36个月,未发生复发或转移。结论单纯腹腔镜下难以定位的胃间质瘤,可以在电子胃镜引导下进行手术,并且可以使切除范围更加精确完整,避免切除过多正常胃组织和肿瘤残留。

  • 标签: 胃间质瘤 腹腔镜和内镜联合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放疗和化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2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手术全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1例,胶质母细胞瘤11例;常规分割放疗剂量60Gv,放疗同时口服替莫唑胺;放疗后再继以替莫唑胺化疗。结果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7.33±3.36)周,平均总生存时间为(62.27±3.19)周;1、2年生存率为72.8%、42.9%。结论手术联合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对恶性脑胶质瘤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恶性胶质瘤 综合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30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及患侧Ⅵ区颈部淋巴结廓清术,纳米炭组在行淋巴结廓清术前应用纳米炭示踪剂,对照组不使用,比较2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血钙水平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纳米炭组每例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6.5枚,对照组3.2枚(P<0.05);纳米炭组术后发生一过性低钙血症患者1例,对照组12例(P<0.05);纳米炭组术后发生PTH暂时下降的患者2例,对照组9例(P<0.05)。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剂的应用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癌患者Ⅵ区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术中有助于甲状旁腺的识别并保护甲状旁腺的功能。

  • 标签: 纳米碳示踪剂 甲状腺癌 淋巴结 甲状旁腺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切除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老年组(n=40)与非老年组(n=40)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通过QLQ-C30和QLQ-OES18量表对手术前后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术后25天,老年组QLQ-C30各项生存质量指标与治疗前基线状态相比基本恢复,与非老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老年组QLQ-OES18中进食、梗阻、食欲减退、咳嗽等指标较非老年组显著降低,吞咽困难显著升高,于治疗40天,两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食管癌手术前后生存质量通用量表QLQ-C30评分的变化与非老年组患者相近,而食管癌专用量表QLQ-OES18中部分指标的恢复较非老年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 生活质量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