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用鲎试验法对不同厂家的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样品1:6稀释时选用标定灵敏度0.5EU/ml的鲎试剂可以检测样品的细菌内毒素。
简介:目的:研究石斛生物总碱对缺氧缺糖所致原代培养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以低糖结合物理性缺氧(95%N2+5%CO2)模拟缺血性损伤,复氧和复糖模拟再灌注损伤。分别在缺氧缺糖(1h、2h、4h)和缺氧缺糖2h/复氧复糖(3h、12h、24h)等不同时点检测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以及缺氧缺糖2h/复氧复糖12h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内游离Ca^2+浓度,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石斛生物总碱0.025mg·L-1、0.25mg·L^-1、2.5mg·L^-1浓度范围内能明显增高模型损伤细胞的活性,显著降低模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明显降低细胞内游离钙,保护线粒体功能,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石斛生物总碱能明显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致原代培养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Ca^2+超载、改善能量代谢有关。
简介:目的:探讨甲磺酸法舒地尔(ethanesulfonicfasudil)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损伤组、损伤给药组(甲磺酸法舒地尔三个剂量:10^-7、10^-6、10^-5mol·L^-1)。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定量比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测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扫描评价不同浓度甲磺酸法舒地尔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测定各组脑片SOD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脑片TTC染色后OD值明显降低,LDH释放明显增加(P〈0.05)。与损伤组比较,给药组脑片TTC染色后OD值明显升高(P〈0.05);LDH释放明显降低(P〈0.05);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扫描显示损伤给药组脑片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损伤组。结论:甲磺酸法舒地尔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够减轻缺氧缺糖损伤所致大鼠脑片神经元损伤及其凋亡,甲磺酸法舒地尔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病(DILD)临床表现及肝功能异常的变化,探讨其治疗DI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600mg(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33例,硫普罗宁200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均为q.d,用药30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及B超检测肝脾大小.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均有改善.对SB、ALT、GGT、ALP的降低及ALB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AST和LDH的降低两组间无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在药物性肝病的治疗中,对肝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作用,而且安全,可作为目前治疗DILD的理想药物.
简介:目的:比较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3种含量测定方法的差异,对检测方法进行评价,选择一种最适宜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容量分析法对氨糖关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进行含量测定,对含量测定的结果、回收率、重复性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研究,并给出综合评价。结果:容量分析法作为现行标准的方法,回收率低,准确度差,质量控制水平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准确,回收率高,重复性好;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但重复性和专属性差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论:综合专属性、准确性等因素,高效液相色谱法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可用于氨糖美辛肠溶片的质量控制。
简介:摘 要:本研究的背景是关于含有抑菌成分的口服固体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方法。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医药领域。然而,口服固体制剂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影响,这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以确保口服固体制剂的微生物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中口含嘴与面罩的疗效对比,并分析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需要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婴幼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口含嘴组和面罩组,每组44例。口含嘴组采用口含嘴进行雾化吸入,面罩组则使用面罩进行雾化吸入。两组患者在雾化吸入药物、剂量、时间及频次上均保持一致。治疗过程中,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口含嘴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3.18%(41/44),显著高于面罩组的81.82%(36/44)(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口含嘴组为6.82%(3/44),低于面罩组的15.91%(7/44)(P<0.05)。此外,口含嘴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4.7)分,高于面罩组的(85.6±5.9)分(P<0.05)。结论: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中,口含嘴相较于面罩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和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护理满意度更高。因此,在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中,推荐使用口含嘴,并需结合有效的护理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简介:本试验以猪作为动物模型,研究低聚异麦芽糖免疫增强作用的机制。选用约克×荣昌二元杂仔猪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4头,Ⅰ组在基础日粮中加入1%的异麦芽寡糖,Ⅱ组为对照组,试验期为30天。试验结果表明,Ⅰ组仔猪的植物血凝素(PHA)淋巴细胞转化率和E-玫瑰花环率(E—RFCR)(48.88%、45.35%)与Ⅱ组(40.55%、31.07%)相比,差异极显箸(P<0.01);Ⅰ组仔猪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PBC—ICR)和白细胞吞噬率(9.56%,6.99%,29.89%)与Ⅱ组(8.27%,5.70%,25.57%)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异麦芽寡糖能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抗病力。
简介:目的:探讨乙酰葛根素(化合物N-2211)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根据再灌注不同时间(1h,6h,12h,24h)及药物不同剂量(1.6μmol·L^-1,0.4μmol·L^-1,0.1μmol·L^-1)将神经元随机分为17组,每组细胞均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低糖低氧再灌注不同时间一般形态学变化,MTT检测不同时间神经元活性,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谷氨酸含量,液闪测量法测定NMDA受体结合力,PT—PCR半定量检测NMDA受体NR1亚基的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神经元内游离Ca^2+含量。结果:乙酰葛根素各浓度明显减轻神经元形态改变,MK-801(10μmol·L^-1)有相同作用;MTY结果提示乙酰葛根素可提高光密度,较MK-801作用显著;乙酰葛根素高、中浓度及MK-801均能降低再灌注各时间点谷氨酸含量,乙酰葛根素低浓度虽能降低谷氨酸含量,但无统计学意义;乙酰葛根素高、中、低浓度不同时间点的受体结合力均比损伤组降低,作用优于MK-801;RT—PCR结果显示乙酰葛根素低、中、高浓度及MK-801组不同时间点的NRI亚基mRNA表达均比损伤组降低;荧光检测结果提示三种浓度乙酰葛根素均可降低神经细胞内Ca^2+浓度,MK-801组亦有相同作用。结论:乙酰葛根素可以减轻神经元的损伤,降低NMDA受体结合力,减少NMDA受体NR1亚基的表达及抑制缺糖缺氧再灌注所致的钙超载。
简介:目的高果糖饮食所致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早期胰岛功能和胰岛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latedprotein78,GRP78)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果糖组,每组18只,分别给予正常饲料和高果糖饲料喂养8周,测定相关指标,并应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血糖和血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口服葡萄糖后30min胰岛素增量和血糖增量比值(△I30/△G30)评价胰岛功能。分离和纯化大鼠胰岛测定GRP78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原、血甘油三酯以及HOMA-IR均明显升高(P均〈0.01),反映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I30/△G30明显降低(P〈0.01),但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的HOMA-β无明显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胰岛GRP7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高果糖喂养8周导致Wistar大鼠出现早期胰岛功能的下降和胰岛GRP78蛋白表达增加。其胰岛功能下降可能和内质网应激有关。
简介:目的研究一定剂量的钒酸盐的降糖作用与理糖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管饲法喂饲Wistar大鼠20mg·kg^-1·d^-1正钒酸钠(VA)共2wks,观察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胰岛素释放曲线、胰高血糖素(Glc)、皮质酮(Cor)、体重的变化。结果Va不影响正常大鼠的OGTT和血浆Glc和Cor水平,而抑制体重的增长;Va显著改善STZ糖尿病大鼠的OGTT,并使升高的Glc和Cor正常化,而低体重和低水平的胰岛素释放曲线无明显改善。结论提示该剂量的Va可有效地降血糖,纠正糖尿病糖代谢和激素紊乱,但对体重仍有较明显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