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我国人们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设,而环境空气PM2.5自动监测方法的出现,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关键助力。其中,对于振荡天平法、射线法、光浊度法等的利用,是较为广泛的。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上述方法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进行具体而详细的阐述。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地质环境以及气候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根据调查统计我国国土27%左右为严寒地区,为了促使该地区生活的居民能够抵御严寒,我国政府部门针对该地区加大了供暖建设工作,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供暖问题,但由于传统供暖会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对人们的生活空间造成破坏。为此,通过对供暖设备的研究与利用实现了超低温空气源热泵,并在严寒地区进行了利用。为此,本文通过对超低温空气源热泵进行分析,了解在超低温空气源热泵使用中所产生的电能消耗,以此对超低温空气源热泵使用效益进行研究,为解决严寒地区供暖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提供良好帮助。
简介:回顾了国内外气候变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已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以通过改变地面气温而加速某些大气污染成分(如O3)的前体物(如VOCs)的自然源排放,可以通过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边界层高度和天气系统出现频率等来影响污染物的垂直混合和扩散速度,还可以通过改变大气环流形势,进而改变污染物的传输方式;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到室外空气质量,还可以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因而,气候变化可以影响局地或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也可以带来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变,这些认识已被学者们达成一致。但是这些影响仍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和程度,未来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前体物的排放量,大气污染成分与气候变化因子间的相关关系,不同大气组分间在不同气象条件作用下的物化过程和机理的认识等。我国在涉及气候变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研究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建议今后加强该项研究,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对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公共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
简介:2012年,中国房间空气调节器(空调器)保有量约为3.57亿台,依据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得到保有量装机容量,采用各省市夏季平均温度估算超过26℃的时间作为运行时间计算得出年电力消耗约3.28×10^11kW·h,折合碳排放约为318MtCO2当量。由于空调器国内需求量将进一步增长,预计到2030年保有量将达到当前的4~5倍。在电力结构不变情景下,空调器总体能效提高1倍,2030年空调器电力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约为603MtCO2当量。假设空调器总体能效提高1倍、高能效产品消费比例进一步提高并伴随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如水电、核电、太阳能等低碳能源比例不断提高,在满足中国空调器需求的前提下,2030年中国空调器电力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可以争取控制在当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