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人们生活品质关注不仅仅体现在对于正常人的关注,还包括对于临终病患的关注.对病患的关怀,特别是临终病患的关怀,体现了社会的极大进步,是一项符合人类利益的崇高事业.目前,不仅存在直接参与“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同时还有大量从事“临终关怀”行为探索的研究人员.从临终病患所处的室内软环境出发,研究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在室内软装饰中对临终病患的心理影响,探讨临终病患对室内软装饰的心理需求,从而给出出符合临终病患心理需求的室内软装饰搭配方案.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室内软装设计,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让临终病患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用安静祥和的心态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简介:摘要自杀是一种自我伤害行为。而精神病患者则是自杀的高危人群。有研究表明[1],某些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物质滥用等自杀的发生率是正常人得60~120倍。故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为了预防以及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技术水平,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患者累积再手术率、手术原因及药物对再手术的影响。方法纳入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肠道切除术的CD患者,依据是否再次手术将患者分为再手术组及非再手术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初次及再次手术原因以及初次术后维持治疗;同时将患者按CD不同术后复发危险分层分为复发高危组及低危组,分析总体手术累积复发率及不同危险分层的累积再手术率,并分析不同维持治疗药物对两组患者再手术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60例患者,其中男110例、女50例;手术时年龄(35.6±14.1)岁;再手术组40例,非再手术组120例。再手术组中,男性(P=0.030)、穿通型病变(P<0.001)以及初次手术前阑尾切除史(P=0.035)的患者比例高于非再手术组,初次手术原因中以肠梗阻占比最高(26.9%,43/160),再次手术原因中以肠瘘占比最高(42.5%,17/40)。术后1、3、5及10年累积再手术率分别为5.9%(9例)、12.3%(17例)、21.8%(25例)及37.6%(34例)。低危组患者术后10年累积再手术率为19.8%(3例),高危组患者42.8%(31例),两组患者累积再手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低危组患者术后是否加用维持治疗的复发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而高危组患者中未加用维持治疗的患者较加用免疫抑制剂±(联合或不联合)5-氨基水杨酸(5-ASA)(P=0.001)以及生物制剂±5-ASA(P=0.001)的患者再手术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患者手术后仍有再手术风险,针对高危组给予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有预防患者再手术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picc置管患者的舒适护理的应用。方法为picc置管患者做好围置管期的一系列舒适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置管前的心理舒适护理,置管中舒适、置管后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减少留置中的不适,减少了置管中的并发症,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的整体素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昏迷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2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患者和22例糖尿病没有发生低血糖昏迷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将糖尿病没有发生低血糖昏迷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两小时后血糖情况、伴发感染情况、并发症情况、降糖药物的更换情况、联合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肝肾功能情况、两小时后血糖情况、伴发感染情况、并发症情况、降糖药物的更换情况、联合用药情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昏迷引起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显著防止低血糖昏迷的出现,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案和用药指导,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和用药指导,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不予以任何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5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和血糖值等调查。结果干预组随访5个月与干预前比较,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比对照组控制的更好(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及强化提醒,能够改变患者不良的用药习惯,提高用药依从性,但干预时间与效果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