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疗效及NF-κB(核因子κB)、B细胞淋巴瘤(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中医内科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对照组口服健脾益气方,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胃黏膜组织NF-κB、BCL-2蛋白等情况。结果①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②对照组临床胃镜检查总有效率77.5%,观察总有效率92.5%,观察组胃镜疗效显著改善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胃黏膜组织NF-κB、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自拟健脾益气方可有效改善CAG患者整体疗效,其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胃黏膜组织NF-κB及Bcl-2蛋白的高表达起到治疗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健脾清热消胀方治疗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我院消化科所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6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28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实验组予以健脾清热消胀方治疗,对比2组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胃脘胀满、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6%)明显优于参照组(67.86%),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健脾清热消胀方能够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应予以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健脾利水方合水律丸治疗肝癌腹水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6例肝癌腹水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健脾利水方合水律丸治疗,另抽取36例作为对照组,采取水律丸治疗。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在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量、腹围、ALT、TBili、生活质量以及腹水量变化情况,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量、腹围、ALT、TBili、生活质量以及腹水量变化情况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肝癌腹水的过程中,采取健脾利水方合水律丸加以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给予中医健脾理气化浊方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3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46例)和中药组(47例),分别给予西药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中药健脾理气化浊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中药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改善程度要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肝酶(ALT、AST和GGT)和TC、TG均明显降低,且中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西药组(95.7%VS73.9%)(P<0.05)。结论中药健脾理气化浊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明确,其可从抗氧化、抗炎、提高免疫力等多方面机制来达到修复和保护受损肝细胞的作用,且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西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方药,提高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用补气健脾益肾止咳平喘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02例,方中以重用补气健脾益肾为特点,疗程一个月,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气喘、咳嗽、咳痰等症状消失94例占92.16%,明显好8例占7.84%,与治疗前比P<0.01具有显著性。
简介: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化湿方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78.9%。治疗组对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采用疏肝健脾和胃化湿方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活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1月-2019年6月上海市浦东医院180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肾健脾活血汤。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和血清钙水平,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Alc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及趋化素水平。采用双能X线测量仪检测骨密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86/90)、对照组为76.7%(69/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25,P<0.01)。治疗后,研究组主症、次症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0.851、15.365、27.339,P值均<0.001);空腹血糖、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87、10.304,P值均<0.01),骨密度、血清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644、3.964,P值均<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6.30±2.05)pg/ml比(10.43±3.26)pg/ml,t=10.174]、MCP-1[(324.38±20.05)pg/ml比(411.14±27.67)pg/ml,t=24.087]及趋化素[(57.74±8.35)ng/ml比(63.34±10.64)ng/ml,t=3.92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IGF-1[(167.79±11.31)μg/L比(142.21±9.34)μg/L,t=16.54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糖水平和骨密度,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活血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份期间收治观察到的140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共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补肾健脾活血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方面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总有效人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疾病时,采用补肾健脾活血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法更具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益骨方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药理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妇产科就诊的住院及门诊明确诊断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6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病例48人,对照组每天予以钙尔奇D及骨化三醇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补肾益骨方;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患者疼痛评估、骨密度检测、雌激素水平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观察其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总疼痛缓解率比对照组高,但两者相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χ2=1.745,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疼痛缓解率进一步提高,差异有显著性(χ^2=4.37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组治疗后3月各部位BMD均较治疗前略有增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6个月后BMD继续较前增高,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3、6月各部位BMD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01)。对照组治疗后E2逐渐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E2较前升高,3个月时升高不显(P>0.05),6个月时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3、6月BALP上升、TRACP-5b较前下降,对照组治疗后3、6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观察组差异更显著(P<0.01,P<0.001)。结论在基础补充钙剂及骨化三醇胶囊的基础上联用补肾益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其抗骨质疏松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性激素或者通过细胞因子水平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而降低骨转化和抑制骨吸收起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补肾壮骨方加减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补肾壮骨方加减法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