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分析哮喘患者中医体质与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哮喘家族史、个人过敏史等因素的关系,总结维吾尔族哮喘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运用中医体质学指导本地区维吾尔族哮喘患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次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哮喘患者213例,采用横断面分析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评分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家族史等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及与其与哮喘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显示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213例哮喘患者其中平和质18例,占8.5%,偏颇休质195例,占91.5%。其余8种偏颇体质中单纯偏颇体质107例,兼夹偏颇质88例。偏颇体质中按例数多少依次为气虚体质78例,痰湿体质61例,阴虚体质39例,特禀体质37例,阳虚体质34例,气郁体质31,湿热体质12例,瘀血体质12例。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有明显的体质倾向,所调查的患者群中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偏颇质中以气虚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特禀体质为主,哮喘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在年龄、性别、吸烟、饮食习惯等因素中的分布无明显差异,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哮喘患者的体质类型中气虚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患者的比例均高于其他地区哮喘人群中的比例,提示这几种偏颇体质与本地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密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治疗干预措施对维吾尔族患儿雾化吸入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将临床确诊的喘息性支气管炎41例,支气管肺炎87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给予精通维吾尔语的医护人员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等相应的综合治疗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症状缓解率、平均住院天数。结果128例患儿雾化治疗,治疗组65例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总有效率为77.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总有效率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维吾尔族患儿雾化吸入疗效因素是通过综合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患儿和家长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天数。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维吾尔族护生对被动吸烟危害健康有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195名本、专科维吾尔族护生就有关个人基本情况、受被动吸烟危害的现况以及对被动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等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95名维吾尔族护生均为女性,有71.8%的护生经常受到被动吸烟危害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来源于公共场所,为70.0%;在公共场所受被动吸烟危害影响的主要是网吧,占68.4%;护生对吸烟、被动吸烟危害健康的认知程度较高,有83.1%的护生能够认识到吸烟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有62.6%的护生能够认识到被动吸烟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同学历层次的维吾尔族护生对有关吸烟行为及控烟所持态度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吾尔族护生受公共场所被动吸烟危害影响严重,仍有少数护生对吸烟,特别是被动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对公共场所实施完全禁烟的赞同率,本科护生明显高于专科护生,应进一步加强有关吸烟及被动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和对公共场所实施控烟措施的政策力度,提高护生对控烟政策的支持率,减少被动吸烟,提高人群健康意识。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农民工膳食摄入状况,为其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进行健康教育以及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乌昌地区务工的维吾尔族农民工采用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结果被调查维吾尔族农民工热量、蛋白质、大部分维生素及矿物质都已达到甚至超过RNI标准,维生素C、核黄素、钙和锌摄入不足,达不到RNI标准的要求,膳食脂肪来源于动物性食品的比例较大。结论维生素C、核黄素、钙和锌为当地被调查维吾尔族农民工缺乏的营养素。建议政府在维吾尔族农民工中应广泛开展膳食指导的健康教育,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健康膳食宣传,积极向维吾尔族农民工推荐合理的膳食模式,预防和控制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边地区朝鲜族手足口病(HFMD)患儿免疫指标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2例HFMD患儿(朝鲜族59例,汉族6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重症组55例(男33例,女22例);轻症组67例(男32例,女35例)。同时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各项指标正常的1~3岁健康儿童80例作为观察组,(男44例,女36例,平均月龄24个月)分别进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IgG/M/A和补体C3、C4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IgG、IgA、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各组间血清补体IgM、C3和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朝鲜族与汉族患儿间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动能紊乱,以上免疫指标可能参与了手足口病的病理过程,且其进展无种族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强调孕妇生殖道感染B族链球菌的危害性,分析其耐药情况,并提出预防措施,以引起临床重视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169株菌触酶试验阴性,马尿酸试验阳性,CAMP试验阳性,并用API20STREP验证为B族链球菌。采用K-B法测定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69株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均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2.6%、36.7%、26.0%。结论治疗及预防用药首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对低危险性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唑啉;高危险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红霉素或克林霉素。临床医生应重视孕妇B族链球菌的检测,可有效预防其危害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B族链球菌肉汤增菌培养法(Todd-Hewitt型,T-H)、直接培养法、液体显色培养法及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法(LAMP)在孕晚期妇女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采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门诊产检妊娠35~37周孕妇直肠阴道分泌物标本969份,采用双盲法,以T-H肉汤增菌培养法为参考方法,分3个研究阶段先后比较直接培养法、液体显色培养法及LAMP法的检验性能。以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尤登指数为评价指标,一致性用Kappa检验。结果增菌培养法共检测标本969份,阳性90份(9.3%)。以增菌培养法为参考,敏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LAMP法[100%(25/25)]、直接培养法[81.5%(22/27),95%CI:65.8%~97.1%]、液体显色培养法[71.1%(27/38),95%CI:55.9%~86.2%];特异度则依次为直接培养法[100%(282/282)]、液体显色培养法[98.1%(455/464),95%CI:96.8%~99.3%]、LAMP法[94.0%(125/133),95%CI:89.9%~98.1%];符合率依次为直接培养法[98.4%(22+282)/309]、液体显色培养法[96.0%(27+455)/502]、LAMP法[94.9%(25+125)/158]。而直接培养法(0.889)、LAMP法(0.832)与增菌培养法的一致性Kappa值均≥0.75,液体显色培养法则为0.708。直接培养法有18.5%(5/27)的漏检率,LAMP法漏检率为零、假阳性率为6.0%(8/133),液体显色培养法的漏检率、假阳性率分别为28.9%(11/38)、1.9%(9/464)。结论本研究所比较的几种GBS筛查方法中,仅LAMP法与增菌培养法在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上均具较好的一致性,而其他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漏检。临床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条件、技术力量选择使用,或参照欧美指南推荐的孕晚期增菌培养筛查与产时核酸检测相结合,以最大程度满足临床需求。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就诊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高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记录两组分娩结局和GBS感染情况,并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且该组GBS感染率为2.50%,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专业护理干预应用于孕晚期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阈值法对云南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景颇族人群630人进行PTC尝味能力测定,并根据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分析该群体尝味者与味盲者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结果该族受测群体味盲率11.27%,尝味者占88.73%,味盲基因频率(t)为0.3222,尝味基因频率(T)为0.6778。经卡方检验(x2=1.08,P>0.05),差异不显著,可为景颇族群体遗传学及尝味能力相关的遗传病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