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管血流不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 2020 年 3 月~2020 年 8 月我院中心静脉管透析患者360 例,均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 男 219 例、女 141 例,年龄 19~85 岁、平均(65.3±4.7)岁,插管部位为颈内静脉和股静脉,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导管贴壁 152 例、导管内血栓形成 184 例、导管塌陷 16 例、导管扭曲 5 例、导管位置异常 3 例。结论 安全稳定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 360 例中心静脉管患者血流不畅原因分析及护理,可以降低透析中凝血的风险,保证足够多的透析时间和更加充分的透析。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管引流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60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1月-2020年7月,基于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与观察组(综合护理,30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疼痛及舒适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

  • 标签: 肝脓肿 糖尿病 置管引流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PICC管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比探析不同护理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临床中的具体应用价值。随机抽调我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行PICC管治疗。将66例患者均分A/B两组,A组行人性化护理,B组行常规化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PICC置管术 人性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PICC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尽管它为患者提供了相对安全的静脉通路,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PICC管后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本文对PICC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相应的预防与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我国护理人员对PICC管并发症的认知与重视,预防并减少PICC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综述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PICC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穿刺管引流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的优质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胸腔穿刺管引流治疗+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0例,实施胸腔穿刺管引流治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晚期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实施胸腔穿刺管引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能进一步保障临床疗效。

  • 标签: 晚期肺癌 胸腔积液 胸腔穿刺置管引流 优质护理 护理总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管采用PDCA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肿瘤化疗患者86例(2019.01-2020.12),随机分成甲(常规护理)、乙(PDCA护理)组,各43例。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乙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肿瘤化疗 PICC置管 PDCA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大量心包积液病人的治疗中应用经皮穿刺心包管护理的效果。方法:2020年09月-2021年09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量心包积液病人40例研究,均应用经皮穿刺心包管进行治疗,根据病人入院先后分成两护理小组,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临床疗效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所有病人置入导管均一次成功,其中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在6-28 d范围内,均值为(16.58±4.39)d,参照组留置时间为7-30 d,均值为(18.97±4.96)d,试验组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所有患者管成功后,试验组完全缓解例数为18例,其余2例部分缓解,而参照组有15例完全缓解,治疗效果试验组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大量心包积液 经皮穿刺心包置管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预防PICC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佳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共收治了80例PICC管患者,经商议,决定将这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在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PICC管后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对桡动脉穿刺管患者进行处理时,选择超声引导方案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我院中收入的30名接受桡动脉穿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样本量设置为15,对照组内患者在接受穿刺时,选择常规触摸定位法进行穿刺,而实验组患者则选择超声引导下挠动脉穿刺管术进行治疗,在处理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对所有患者的穿刺成功率进行记录,同时记录患者的穿刺操作时间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评估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平均管操作时间更短,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而实验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而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桡动脉穿刺管术的处理时,选择超声引导方案进行处理,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并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保障管操作的成功,临床可应用价值良好。

  • 标签: 超声引导 桡动脉穿刺置管 临床应用 管理分析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患者桡动脉穿刺管后的观察与护理分析。方法:将在我院ICU住院接受治疗,于(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时期)收治的患者总计66例,实施桡动脉穿刺管并予相应的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3例患者,其中33例患者实施常规观察与护理为对照组,而另33例患者则实施强化观察与护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p>0.05)无意义。而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意义。结论:在ICU患者桡动脉穿刺管后,运用强化观察与护理的方法,可明显的减少因为管所引发的不良事件,获得更高的满意率,效果理想。

  • 标签: ICU患者 桡动脉 穿刺置管 置管观察 置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管采用PDCA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10-2020.10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化疗行PICC管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PDCA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76.66%,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肿瘤化疗患者 PICC置管 PDCA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管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并应用护理干预观察效果。方法:对我院进行PICC管患者60例进行病例摘取,病例摘取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即患者PICC管先后顺序及同期护理干预差异性展开对比分组,对照组30例,为前期管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期管患者30例为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两组干预期间对比并发症发生几率,并回收两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比较。结果:就组间结果比较现实,观察组即预见性护理干预期间,出现各项并发症几率较低,其中静脉血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中在肿瘤患者PICC管中采取集束化护理,对其应用效果予以探究。方法:72例肿瘤患者筛选自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集束化护理);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结果,对比2组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肿瘤患者 PICC置管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儿临时右侧颈内静脉管管路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8例临时右侧颈内静脉管血液透析患儿,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临时右侧颈内静脉管患儿在血液透析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临床静脉置管 管路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对外周静脉管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管针更换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90例外周静脉管的住院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根据所有患者先后入院治疗的顺序将90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优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管针更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与研究组相比明显较高,且管针更换时间与研究组相比较短,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外周静脉置管 更换时间
  • 简介:摘要:阐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原因,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近年来关于预防PICC管术中异位颈内静脉的文献资料,对预防异位的各种方法进行综述,总结并分析优缺点,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颈内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进行深静脉管的患者群体进行管道固定的过程中,加用体表导管固定装置之后,能否取得更加满意的固定效果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二次固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科室所有进行深静脉管的患者之中,抽取60例进行对比对照试验,将其随机分组,设定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护理干预方法和措施方面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常规使用3M敷料贴加以固定,而观察组则在这基础上,再使用图表导管固定装置进行二次固定,对两组患者的敷料更换时间、敷料更换次数、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舒适度评分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相关方法的临床干预效果及应用成效方面情况。结果 分别加以针对性的固定及相关护理干预之后的效果情况对比发现了一个明显的成效差异,即观察组敷料更换时间、敷料更换次数、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缩短和减少(P<0.05),而相比之下,患者的护理舒适度评分情况则显著提高(P<0.05),呈现出了明显的干预成效方面的差异之处。结论临床深静脉管的患者进行固定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二次固定的干预方法之后,患者的管路维护次数减少而敷料使用时间延长,总体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舒适度相对更好,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干预成效情况。

  • 标签: 二次固定 临床应用 深静脉置管 管路护理 效果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PICC管后发生胸腔积液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1995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进行PICC管后发生胸腔积液的12名患儿纳入研究,针对这些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在12名患儿中,所有患儿均存在持续性呼吸困难、三凹征,经皮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0%和/或出现经皮测血氧饱和度波动,2名患儿除以上临床表现外,出现呼吸暂停,1名患儿出现突发性呼吸停止、心率下降;2名患儿出现心率增快,皮肤花纹,四肢肢端发凉;1名患儿出现明显烦躁。患儿经胸部X线发现胸腔积液,并结合B超确诊之后均进行胸腔穿刺,胸腔积液呈乳白色,患儿明确胸腔积液当日,即拔除导管,所有患儿经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对症处理后,呼吸困难症状缓解,预后良好。结论:新生儿PICC管后致胸腔积液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需呼吸机辅助通气支持。导管异位导致的输液渗漏,是新生儿PICC管后致胸腔积液发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新生儿 PICC置管 胸腔积液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