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锥栗传统经营粗放、产量低、比较效益差、产业化水平低,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通过对园艺化栽培技术措施的探索与分析,结果表明:园艺化栽培技术的建园能保持水土,确保园地生态环境不退化,锥栗生产可持续,能获得高产、优质,且连年结果,与传统造林比更加高效,它的推广能保障我国锥栗这种名优特产市场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园艺化栽培建园成本高,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政府从保护生态考虑,应采取扶持政策,明确对建园进行补助或提供贴息长期贷款;园艺化栽培能获得好的比较经济效益,以一个开始的经济生产时段(15年)8%行业基准收益率分析,其内部收益率达到9.40%,在当前农业项目中有比较经济效益,这样有利于发展区域特色林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简介:研究不同类型马铃薯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探讨各种酶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以"陇薯3号"、"宁薯15号"、"农家1号"(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和"陇薯6号"、"青薯168号"、"宁薯14号"(低淀粉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取不同发育时期的块茎,分别测定淀粉含量、ADP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DBE)活性。6个马铃薯品种的AGPase、SSS、DBE酶活性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6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现为"升高-降低",薯块重量为120-200g时,马铃薯淀粉总量达到最大值。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是各种酶综合作用的结果。
简介:了解菜心光能利用效率的规律性,可为具优良光合性状菜心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据此,本研究选用在二份耐热性强和二份耐热性弱的菜心品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些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光强和温度的上升和下降的日变化,四份菜心材料的初始荧光(Fo)、相对可变荧光(VJ)和单位反应中心热耗散能量(DIo/RC)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最大荧光(Fm)、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性能指数(PIABS)则出现先降后升的情况;除Fo的最大峰值在四份材料中均在13:00时外,耐热性强的材料其余参数的最大或最小峰值出现在光照强度最大的13:00时且变化幅度较小,而在耐热性弱的材料中这些值的变化幅度大且出现在日最高温度的14:00。另外,随着光强和温度的降低,各荧光参数又逐渐向初始水平恢复,但耐热性强的菜心品种的恢复速率高于耐热性弱的菜心品种。这一结果表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考虑作为评价菜心材料耐热性强弱的一个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