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因的分析,反映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省保健院设计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质量调查表》对全市6个监测乡(镇、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由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定期进行监督质控,确保数据准确。结果2014年辽源市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40‰,婴儿死亡率6.58‰。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是意外、早产或低体重、先心病、肺炎、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诊断不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肛门闭锁术后。结论一是我市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40‰,婴儿死亡率6.58‰,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0.00%,而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4.29%,所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要降低婴儿死亡率,尤其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二是有25.00%的儿童死前未得到就医。三是放弃治疗62.50%,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使家长掌握一些认识疾病的能力,及早发现,及早就医,减少放弃治疗导致的死亡。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降低汉中市汉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终期目标的实施情况及主要死因并探索干预措施。方法对汉台户籍2000-2010年近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汉台户籍2000-2010年近11年5岁内婴幼儿总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三者逐年降低,1-4岁死亡率下降缓慢;556例5岁内死亡婴幼儿中婴儿、新生儿年龄段死亡占比高,但1-4岁段低;近11年5岁内儿童死亡前五位依次为先天畸形(18.89%)、新生儿窒息(18.35%)、意外事故(13.67%)、早产低体重(12.23%)、肺炎(10.43%)。结论汉中市汉台区近11年5岁内婴幼儿及其各年龄组死亡率逐年下降,5岁内死亡婴幼儿中婴儿、新生儿年龄段死亡构成比高;先天畸形、新生儿窒息、意外事故、早产低体重、肺炎是汉中市汉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防治的重点。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骨肉瘤患者3年死亡率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青少年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3年死亡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青少年骨肉瘤患者3年死亡率为35.0%,在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在KPS评分、肿瘤最大径、病理性骨折、治疗方法和TNM分期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有病理性骨折、单纯手术和Ⅲ+IV期患者3年死亡率均显著高于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无病理性骨折、综合治疗和Ⅰ+Ⅱ期患者。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有病理性骨折、单纯手术和Ⅲ+IV期患者3年死亡率均为3年死亡率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青少年骨肉瘤患者3年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为KPS评分、肿瘤最大径、病理性骨折、治疗方法和TNM分期,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有病理性骨折、单纯手术和Ⅲ+IV期患者3年死亡率均为其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福清市22年间HIV/AIDS74例死亡病例描述性分析,探索减少死亡延长寿命的措施。方法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网报数据为依据,结合日常病例随访记录,对1993~2015年现住址为福清市的HIV/AIDS死亡病例报告进行汇总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993~2015年,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378例,死亡74例,累计病死率19.58%。64.87%(48/74)的艾滋病死亡病例在确认后1年内死亡,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例仅占21.62%。治疗前CD4小于200个/ul15例占93.75%,均属晚治疗病例近年来疫情呈缓慢上升趋势,发病、死亡高峰集中在2009年后,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趋势明显;年龄以30~69岁居多,初中及以下文化人数比例较高,性别比为2.361。结论影响死亡的原因大多因为病例发现较晚,未能及时抗病毒治疗等,提示需要进一步扩大HIV/AIDS病例的治疗覆盖率,同时要积极开展治疗依从性教育,延长病例的寿命及提高生命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厦门市居民鼻咽癌死亡变化趋势,为厦门市鼻咽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鼻咽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等评价指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鼻咽癌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鼻咽癌死亡率2.31/10万,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2.64倍;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死亡年龄中位数为57岁,10年间死亡率处于较平稳水平(P>0.05)。男性(OR=2.95,95%CI:2.38~3.67)和年龄(OR=1.32,95%CI:1.29~1.36)可能是鼻咽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厦门市居民鼻咽癌死亡率处于较平稳水平,未来应以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重视鼻咽癌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