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系结石腔内微创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腔内微创治疗的381例泌尿系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4例,女性137例。年龄段分布分别为:0~3岁190例(49.9%),3~6岁97例(25.5%),6~14周岁94例(24.7%)。按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经皮肾镜组(231例)、输尿管镜组(60例)、输尿管软镜组(19例)及膀胱尿道结石组(71例)。比较分析四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情况、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四组患儿手术时间分别为(70.57±33.96)、(70.60±29.80)、(59.47±32.01)及(53.27±19.65)min,其中膀胱尿道结石组与输尿管镜组、经皮肾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09),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术后的一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6%(50/231)、21.7%(13/60)、10.5%(2/19)及16.9%(12/7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级并发症发生率经皮肾镜组为9.5%(122/231),膀胱尿道结石组为1.4%(1/71),其他两组未发生;三级并发症发生率经皮肾镜组为1.3%(3/231),其他三组均未发生。四组的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9.2%(206/231)、98.3%(59/60)、100%(19/19)及100%(7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四组的住院时间为(5.97±3.41)、(5.79±3.31)、(2.42±1.38)及(4.88±3.18)d,其中经皮肾镜组、输尿管镜组、膀胱尿道结石组与输尿管软镜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泌尿系结石腔内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术后结石清除率高等特点。
简介: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thrombolysis,CDT)治疗四肢外伤后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3年3月152例四肢外伤后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CDT治疗的临床资料。Rutherford急性肢体缺血分级,Ⅰ级2例,Ⅱa级83例,Ⅱb级52例,Ⅲ级15例。单纯CDT89例,CDT+腔内球囊扩张成形(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51例,CDT+PTA+支架置入12例。结果导管溶栓时间1~7d,(4.0±1.5)d。随访时间12~108个月,(50±22)月。根据术中血管造影及术后随访结果,治愈105例(69.1%),其中Ⅰ级2例(100%,2/2),Ⅱa级77例(92.8%,77/83),Ⅱb级24例(46.2%,24/52),Ⅲ级2例(13.3%,2/15);有效30例(19.7%),其中Ⅱa级6例(7.2%,6/83),Ⅱb级19例(36.5%,19/52),Ⅲ级5例(33.3%,5/15);无效17例(11.2%),其中Ⅱb级9例(17.3%,9/52),Ⅲ级8例(53.3%,8/15),其中住院期间截肢15例(9.9%)。5例(3.3%)溶栓过程中发生二次栓塞,调整导管位置后继续溶栓;23例(15.1%)术后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均保肢成功。2例二期截肢,余无症状加重或复发。结论CDT治疗四肢外伤后动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和济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9例接受腔内治疗的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17例;年龄22~55岁,平均(36±8.18)岁。对所有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急诊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置管溶栓、机械碎栓、导管吸栓等腔内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照治疗前后患者肺动脉高压和Miller评分,评价腔内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效果。结果47例患者(47/49,95.92%)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好转,肺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及Miller评分显著改善(P<0.05),2例患者(2/49,4.08%)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腔内治疗可以恢复肺灌流量,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我科采用PTA治疗的34例(38条患肢)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条患肢PTA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2%(35/38),平均随访8(3~18)个月,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1±0.12上升至0.82±0.05(P<0.01),总的肢体保全率为91.4%。无住院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3%(5/38)。结论PTA治疗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期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减少截肢率,是一种治疗膝下动脉病变至下肢缺血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联合大力碎石钳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16例。结果16例均一期手术成功,无大出血、膀胱穿孔、电切综合征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TUPKP联合大力碎石钳腔内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尿道结石、膀胱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尿道结石、膀胱结石患者行钬激光腔内碎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一次碎石成功(98.1%);1例需再次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48例用Ellic冲洗器直接冲洗出结石碎块;2例未完全冲洗出;3例儿童患者依靠自行排出。术后第1天行肾、输尿管及膀胱(KUB)检查:48例膀胱无阳性结石影;2例残留直径≤4mm结石。手术时间:膀胱结石平均(73±38)min;尿道结石平均(36±13)min。并发症:血尿(100%)、膀胱刺激症状(100%)、发热(7.5%)、膀胱黏膜损伤(28.3%)、电解质紊乱(1.9%)、结石残留(3.8%)、尿道或膀胱穿孔(0)。1个月后随访,3例儿童患者膀胱内结石已排出;另2例有残余结石患者尚有1例有结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论钬激光器可安全有效地清除尿道结石、膀胱结石。
简介:目的评估股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腔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从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26例SFA闭塞性病变患者,对腔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共26条患肢)均行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技术成功率100%。ABI术前0.28±0.24,术后0.81±0.12,临床成功率80.8%。术中并发症1例(3.8%),术后并发症7例(26.9%)。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7±2.9)个月。术后1、3、6、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6.15±3.77)%、(92.22±5.28)%、(88.04±6.49)%、(88.04±6.49)%,术后1、3、6、12个月的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00±0.00)%、(96.15±3.77)%、(96.15±3.77)%、(96.15±3.77)%,术后1、3、6、12个月的保肢率分别为(92.31±5.23)%、(88.46±6.27)%、(88.46±6.27)%、(81.09±9.10)%,术后1、3、6、12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0±0.00)%、(96.15±3.77)%、(85.62±7.08)%、(77.26±9.55)%。结论SFA闭塞性病变行腔内治疗的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均较高,短期通畅率较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质针松解配合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治疗中重度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中重度肩周炎患者,给予银质针松解及肩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10天一次,共3-5次。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对疼痛和运动功能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局部压痛评分、肩周炎康复体疗功能评定方案、疗效评定等指标。结果经过3-5次治疗,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后患者各项指标较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6.2%、91.4%、96.6%及98.3%。结论银质针松解配合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治疗中重度肩周炎具有疗效迅速、稳定、确切、持久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