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筛为HIV阳性且伴血液学异常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血细胞改变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06月一2015年06月于安顺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伴有血液系统改变的101例HTV初筛阳性患者(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等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HIV初筛阳性伴血液学改变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在101名患者中,男性72例(71.29%),女性29例(28.71%);以40~80岁为高发年龄段,占78.21%;白细胞减少30例(29.70%),淋巴细胞计数减少70例(69.3%),缺铁性贫血11例(10.89%),巨幼细胞性贫血17例(16.83%),同时缺铁并叶酸或B12减少15例(14.85%),单纯血小板减少29例(28.71%),两系减少27例(26.73%),三系减少者13例(12.87%)。结论这些HIV阳性的患者的年龄基数较高,分布科室广,绝大部分存在血细胞计数减少,不易及时检出,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所有中老年患者,可能有HIV接触史的,尤其淋巴细胞减少时应考虑到患者可能是AIDS,均应进行HIV筛查,以便及时做出诊断。
简介: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创面上皮修复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共162例202眼,在翼状胬肉切除的基础上,分别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A组)82例101眼,生物羊膜移植(B组)80例101眼。比较两组的手术前后视力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屈光度均显著改善(P〈0.05),而术后两组视力、屈光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组比较,A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随访6个月,A组复发率为4.0%,显著低于B组11.9%(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促进创面上皮修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复发率。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预处理前后ADAMTS-13活性及vWF抗原含量,探讨预处理过程对ADAMTS-13及vWF水平的影响及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13例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后外周血,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作为对照),采用FRETS-vWF73荧光试验检测血浆ADAMTS-13活性,ELISA法检测vWF抗原量。多数患者采取改良BUCY,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予TBI+CY方案预处理,淋巴瘤患者多用BEAM等方案预处理。结果:①移植后发生血栓并发症8例,49例患者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②11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后ADAMTS-13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低,而vWF抗原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减低的患者占59.3%(69/113),其中活性减低范围在60%以上的患者占8.0%(9/113);相应的VWF抗原含量也出现增高(P<0.01)。③8例血栓并发症患者ADAMTS-13活性预处理后均降低,与非血栓组有明显差异(P<0.01)。活性减低超过预处理前60%的占37.5%(3/8),同时vWF抗原量增加(P<0.01)。④49例aGVHD患者ADAMTS-13活性均值在预处理后降低,但是与非aGVHD患者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其中25例患者在aGVHD发生当时ADAMTS-13活性较预处理前发生了明显减低(P<0.001),活性减低超过预处理前60%的占6.0%(2/3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移植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下降超过预处理前60%,是后期发生血栓的风险因素(P<0.01);而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下降不是a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较预处理前下降,vWF抗原含量升高;血栓病人尤为明显。ADAMTS-13活性降幅超过60%是后期发生血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减低与aGVHD的发生无关。所以ADAMTS-13活性降低是移植后血栓并发症的重要预测指标。
简介: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联合糖链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19-9(CA19-9)血清糖类抗原检测对卵巢癌(OC)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妇科就诊的57例OC患者及80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设置80例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4mL作为血液标本,经离心分离血清后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HE4、CA72-4以及CA19-9水平检测,比较各组间检测结果并分析。结果:OC组患者HE4、CA72-4以及CA19-9血清浓度和阳性率分别为(102.1±14.6pmol/L,77.19%)、(43.1±15.9U/mL,47.37%)及(132.1±53.7U/mL,49.12%)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56.7±9.3pmol/L,6.25%)、(10.3±5.8U/mL,15.00%)及(15.4±9.7U/mL,21.25%),健康对照组(37.1±8.4pmol/L,2.50%)、(9.4±3.2U/mL,3.75%)及(13.1±4.5U/mL,6.25%),P〈0.05;OC组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84.21%)显著高于各单项指标(77.19%、47.37%、49.12%),P〈0.05。结论:HE4、CA72-4以及CA19-9血清浓度均与OC的发生有关,具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更高,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LAC)及其与顺铂(DDP)联合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细胞并分为4组:对照组、LAC组、DDP组及LAC+DDP,每组均干预HeLa细胞48h。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LAC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呈浓度(r=0.864,P〈0.05)及时间依赖性(r=0.926,P〈0.05),48h时的半数抑制量(IC_(50))为4.98μmol/L;与DDP组比较,LAC+DDP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DDP的IC_(50)由63.71μmol/L下降至28.93μmol/L。FCM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LAC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具有时间依赖性(r=0.869,P〈0.05);与DDP组凋亡率[(17.49±3.82)%]和LAC组[(24.98±4.61)%]比较,LAC+DDP组[(38.06±5.72)%]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增强(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LAC可有效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增殖作用,并通过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增强DDP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基质细胞IL-32mRNA的表达及其与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26例MDS患者和10例缺铁性贫血(IDA,对照组)患者骨髓液,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采用RT-PCR检测骨髓基质细胞中IL-32mRNA表达,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情况,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全血溶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骨髓淋巴细胞及NK细胞计数情况。结果:MDS患者骨髓基质细胞IL-32mRNA表达显著性高于对照组,RA、RAS及RCMD患者骨髓基质细胞IL-32mRNA表达显著高于RAEB(P<0.05),而RAEB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MDS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A、RAS及RCMD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RAEB(P<0.05),RAEB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MDS患者细胞凋亡与骨髓基质细胞IL-32mRNA表达显著相关(r=0.870)。MDS患者骨髓中NK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骨髓基质细胞IL-32mRNA的表达与MDS细胞凋亡显著相关,骨髓基质细胞分泌IL-32可能是MDS骨髓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推测MDS骨髓微环境异常参与了骨髓细胞的凋亡。
简介:目的:比较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TCT)与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82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接受TCT法的1742例患者纳入TCT组,接受传传统巴氏涂片的8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通过患者的组织病理活检结果,分析并比较两组检查的准确率。结果:TCT组阳性符合率为75.89%(1322/1742),对照组为53.57%(45/84),两组间阳性符合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χ2=671.03,P〈0.01);两组检查方法指标相比,特异度均为100%无差异(P〉0.05),而TCT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71.03、5.10,P〈0.01或0.05)。结论:TCT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效果好,虽然费用略高,但其敏感度显著优于传统的巴氏涂片法,具有在临床上推广的价值。
简介:目的描述食管癌患者的症状群种类,分析其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0例食管癌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埃德蒙顿症状评价系统量表(ESAS)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G)对癌症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食管癌的症状群,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症状群与生活质量各维度间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活质量和不同症状群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患者同时受多种症状困扰,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最高的是疲乏为180(94.6%),(6.13±1.65)分;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为(63.53±12.44)分,处于中等水平。评分最低为情感状况(14.37±4.72)分,最高为社会/家庭状况(17.45±3.40)分;食管癌患者存在胃肠道、情感及病感3种症状群,且症状群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P〈0.05);胃肠道症状群和病感症状群是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主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存在症状多,受多个症状群困扰,生活质量水平中等。护理人员应根据症状群特点,制定更高效、更个体化的干预机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187例老年鼻咽癌患者;评估肿瘤分期、治疗方式、陪护人员、经济收入等对放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影响;并行logistic多元回归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临床分期较早、配偶健在及有亲属陪护、较高收入者、接受调强放疗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良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早期肿瘤、亲属陪护、较高收入以及放疗方式为影响老年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与生活质量成正相关。结论早期肿瘤、采用调强放疗、加强亲属关怀、宽裕的经济状况是老年鼻咽癌患者放疗术后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6例(86眼)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43眼)。其中43例患者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上皮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复发率分别为97.67%、2.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7%、20.93%,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较佳,术后患者恢复快,复发少,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危型HPV联合液基细胞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461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对其进行阴道镜下病理活检、高危型HPV筛查和液基细胞检测(TCT)。以病理学检查作为标准,比较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测和两者联合筛查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并对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在宫颈癌筛查中,高危型HPV筛查联合TCT检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均高于单独使用高危型HPV筛查和TCT检测的符合率;高危型HPV筛查联合TCT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单独使用这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联合液基细胞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可有效提高其检出率,且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