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基于阳明后学的研究视域,根据“天泉证道”的主要记载,“天泉证道”的“追述义”值得思考。此可以从“求证前”与“求证中”两个环节进行探讨。这两个环节皆从多层面显示出阳明一传弟子相互争辩的特征,从而呈现出“天泉证道”区别于“发生义”的又一重属性——“追述义”。探析此“追述义”还须对之进一步明晰与定位。

  • 标签: 天泉证道 追述义 发生义
  • 简介:阮元主持校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中的《孟子注疏校勘记》,是清代《孟子》校勘的典范之作。它广收当时可见的诸多版本,对宋代孙奭的《孟子注疏》进行了全面的校勘,有效地运用了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等传统校勘方法,校勘态度严谨,引征广博,乃属精审详实之作。

  • 标签: 《孟子》 《孟子注疏》 《孟子注疏校勘记》
  • 简介:美国哲学家茱迪恩·芭特勒认为连串理所当然地跟性相关的论述,同时存有化了及固定化了物质性的身体。芭特勒阅读波伏娃的《第二性》,认为这并非就是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于女性问题或处境上的应用。波伏娃曾说意识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当中,并且在文化的脉胳里,参与形成一个人的性别。芭特勒认为对萨特身体哲学的理解,在很多方面都能提高我们对波伏娃思想的欣赏,并认定她是一个具原创性的思想家。

  • 标签: 身体 笛卡儿主义 心物二元论 超越 性别表演 为己存有
  • 简介:一般史家眼中的《春秋》是一部简单的历史著作,可公羊家视阈中的《春秋》却是蕴涵“微言大义”的经学宝典。《公羊传》“以义解经”,以为“义”之所在可从作者意图、文本意图和读者意图来窥探。一方面《公羊传》有还原倾向,旨在探求作者意图和文本意图,表现为尊圣宗经原道;另一方面又有生成倾向,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旨在阐述自己的政治、历史、道德理想。

  • 标签: 《春秋》 《公羊传》 以义解经 意图自觉
  • 简介:《中论》广说诸法不成以显无生之义,其理路有二一是通过展示各种边见所造成的两难困局来说诸法不成;二是直接向缘起开刀,在世间共许的缘起法上显示诸法不成。若按吉藏“三中说”判定,第一种理路只得“尽偏中”,未达“绝待中”,尚不是中道究竞义。龙树依世间共许的“此有故彼有”说“彼此俱无”,以大乘“无生”义重说因缘相,开显缘起甚深之义。

  • 标签: 中论 缘起 诸法不成
  • 简介:20世纪英美哲学中自然主义的倾向始终占据主导,在意向性问题的研究上亦是如此。心灵哲学中涌现出了各种意向性自然化的方案,其中最为独特的当属塞尔(J.Searle)的生物自然主义理论,他通过对意向性的特殊定义及相关哲学概念的澄清和分析,试图将自然科学的权威性和心理学的合法性调合起来。这一理论的实质是突现论与多层次自然主义立场的结合,其中对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存在不恰当的描述,但这也正是进一步发展生物自然主义理论的突破之处,那就是用依随突现论替代因果突现论完成意向性的自然化。

  • 标签: 意向性 自然主义 塞尔
  • 简介:伊安·巴伯认为科学和哲学为伦理学提供了重要基础。一方面,虽然科学不能为推导出伦理原则提供一个自给自足的基础,但科学对伦理学有着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哲学中的功利主义原则及公正、自由等概念,使我们能够澄清评价选择的伦理原则。

  • 标签: 科学内在价值 进化论 功利主义 公正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