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跨关节钢板联合克氏针治疗第五腕掌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我们共收治10例第五腕掌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跨关节钢板联合克氏针法治疗。术后随访腕关节疼痛、活动范围、功能及握力等情况,使用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0~33个月,平均20.3个月。术后未出现内固定断裂、骨不连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腕屈伸活动范围(116.2±11.9)°,为健侧的89.6%;患侧握力(85.2±19.6) lb,为健侧的91.1%;无疼痛7例、偶尔疼痛3例。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功能评定:优2例,良8例。结论跨关节钢板联合克氏针法治疗第五腕掌关节骨折脱位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研究微创皮锁钉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从我院选取在2019年1月到2023年2月治疗的300例性四肢骨折患者,将这3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钢板固定方式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微创皮锁钉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5.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3.33%),说明研究组术后降低了并发症率。表明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研究微创皮锁钉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加快患者后期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的效果,经过研究表明,此治疗方式可以在之后的临床治疗上使用。
简介:摘要术者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副主任,主任医师(知名专家),博士生导师。擅长角膜病及屈光手术、白内障、眼外伤、疑难眼病的诊疗。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主编、参编中英文专著多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提拉式缝合术在特殊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行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发生宫颈管顽固性出血患者110例,行宫颈提拉式缝合术治疗。观察纳入患者术中止血效果和产后出血情况,并随访至产后42 d。结果宫颈提拉式缝合术中110例患者均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100%。术中血浆输入量为(111.39±17.44)ml,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为(428.65±26.08)ml,出血量为(754.22±36.65)ml,止血时间为(17.82±3.60)min;术中、术后监测血压、心率均在正常范围,无子宫切除者;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133.26±13.04)ml。术后予以常规补液、抗感染治疗,无盆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及产褥感染,腹部切口愈合佳,体温正常,产后42 d随访,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子宫复旧好,子宫切口未见异常回声,妇科检查宫颈外形正常。结论应用宫颈提拉式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宫颈管顽固性出血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不易出现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中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所有接受胃ESD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病史资料、胃内病变特点、操作过程及患者预后。结果共纳入422例患者的437处病变,其中胃上皮性肿瘤406例。ESD术中出血率为32.3%(141/437),其中急性大出血2例。ESD术中出血可增加肌层损伤和术中穿孔的发生概率,延长操作时间,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ESD术中出血的发生主要与术中解剖粘连、病变位于上中2/3胃、标本面积≥15 cm2、男性、非ESD绝对适应证相关。结论术中出血是胃ESD操作的限速因素,应注意把握操作适应证,对于男性患者、病变位于上中2/3胃、切除标本较大或术中存在解剖粘连时,应注意预防术中出血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Sugita术和改良Shiraki术治疗儿童重度隐匿阴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9月至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2例重度先天型隐匿阴茎患儿。其中采用改良Sugita术治疗32例(改良Sugita术组),采用改良Shiraki术治疗40例(改良Shiraki术组)。2组患儿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阴茎外露部分增加长度、术后半年父母满意度评分(采用李克特量表比较)及术后并发症(根据改良的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标准分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改良Sugita术组与改良Shiraki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0.00±8.03) min和(40.30±9.27 )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7,P<0.05);术后阴茎外露长度的增加分别为(1.80±0.30) cm和(1.90±0.33) cm,术后0.5年父母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60±0.56)分和(4.60±0.5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72例患儿仅5例发生Ⅰ级并发症。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ugita术和改良Shiraki术治疗儿童重度隐匿阴茎术后阴茎外观良好,家长满意度高,并发症低,易于临床实施,改良Shiraki术手术时间更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方法。方法以2017年5月—2019年4月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100例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低体温预防护理。记录两组手术患者体温变化情况,比较低体温发生情况。结果术中、术后1 h观察组体温分别为(36.82±0.11) ℃和(36.79±0.09)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为10%(5/50),观察组为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实施综合低体温预防护理可提高术中体温,降低低体温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分析吞咽功能的发展趋势。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9月某三甲医院行喉部分切除术的首诊喉癌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患者25例(垂直组),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患者12例(水平组)和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17例(SCPL组)。观察患者术后胃管拔除时间,术后15 d行X线吞咽造影检查(VFSS)和改良误侵误吸计分量表(MPAS)评估,术后15、20、30 d采用吞咽评估量表(GUSS)评估3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结果3组患者胃管拔除时间、术后15 d GUSS、VFSS+MP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时间为主效应的Roy最大根检验F=460.693,P<0.001,时间对GUSS评分有影响;以手术为主效应的Roy最大根检验F=218.387,P<0.001,手术方式对GUSS评分有影响;时间与手术方式交互时F=164.033,P<0.001,3组术式不同时间点的吞咽功能发展趋势不一样。结论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对吞咽的影响较小,且恢复较快,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和SCPL术对吞咽功能的影响较大,短时间内不能依赖残喉自身的括约肌功能获得较好的代偿,且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患者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周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相关瘤变[包括UC相关异型增生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的56例UC相关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6例UC相关瘤变患者分为低级别异型增生(LGD)组(38例)和进展期瘤变组(18例),进展期瘤变包括高级别异型增生患者5例和UC-CRC患者13例。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UC相关瘤变年龄为(47.4±14.7)岁,病变范围以广泛结肠型为主,占71.4%(40/56),5例(8.9%)患者合并结直肠狭窄。进展期瘤变组病程长于LGD组[10.5年(3.5年,14.5年)比2.0年(1.0年,5.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55.000,P=0.001),进展期瘤变组18例患者中有4例合并结直肠狭窄,该比例高于LGD组的2.6%(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3)。进展期瘤变组有7例患者为多灶性病变。13例UC-CRC患者中有5例癌变位于直肠,病理类型以中分化腺癌(9例)为主。结论进展期瘤变患者病程长于LGD患者,其合并结直肠狭窄比例高于LGD患者。进展期瘤变患者的多灶性病变比例较高,应加强UC患者的瘤变监测。
简介:摘要当主动脉壁结构破损、管壁变薄,在管腔内高压血流冲击下,局部向外膨胀扩张并达到正常主动脉直径的1.5倍以上时定义为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指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至髂动脉分叉之间的主动脉瘤。由于胸腹主动脉瘤累及范围广,涉及几乎全身所有内脏器官,手术无法避免会导致器官缺血,且手术切口、手术范围毗邻关系复杂,手术时间长,术后全身系统均可能出现并发症,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一直是主动脉外科中的难点。近年来手术推广、麻醉管理、体外循环技术、术后监护水平、抗凝血药物甚至人工材料的改进,显著提高了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的安全性。本共识详细描述技术难点,包括胸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的显露、腹腔脏器血管重建等细节。
简介:摘要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的剖宫产率高达50%。为避免严重产后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子宫切除术等,传统上并不主张在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但近些年不断有研究表明,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增加产后出血和其他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对于有指征的子宫肌瘤孕妇,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行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目前,对于不同特征的子宫肌瘤,剖宫产术时是否剔除尚无统一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体转移瘤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RFA)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椎体转移瘤患者58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29,RFA联合PVP术治疗)与对照组(n=29,PVP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疼痛(VA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生活障碍(RMDS)评分、骨水泥外渗率及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椎体前、后缘高度(2.63±0.14)cm、(2.78±0.12)cm,高于对照组的(2.50±0.18)cm、(2.65±0.10)cm(均P<0.05);观察组VAS、RMDS评分(2.12±0.92)分、(13.20±1.10)分,低于对照组的(3.10±0.94)分、(16.23±1.54)分,JOA评分(26.87±1.24)分,高于对照组的(24.32±2.53)分(均P<0.05);观察组骨水泥外渗率、肿瘤复发率10.71%、7.14%,低于对照组的42.86%、32.14%(均P<0.05)。结论RFA联合经皮PVP术治疗椎体转移瘤患者,可有效增加椎体前后缘高度,缓解椎体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生活障碍,降低术后骨水泥外渗率及肿瘤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动脉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对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疗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TACE组患者采用TACE术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TACE术联合RFA术进行治疗。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年内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的甲胎蛋白(AFP)和体力状况评分(KPS)指标采用(±s)表示,独立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联合组患者近期疗效高于TACE组(P<0.05);联合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77.9%高于TACE组1年生存率54.6%(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AFP数值和KPS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患者的AFP数值低于TACE组(P<0.05),但KPS数值高于TACE组(P<0.05);联合组患者腹痛的不良反应率高于TACE组(P<0.05),但其他各项不良反应均低于TACE组(P<0.05)。结论TACE术联合RFA术对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比单纯TACE术要好,患者的生存期有所延长,联合术对不能实施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