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政府规模如何影响资源配置效率?沿用HsiehandKlenow(2009)的方法,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市级财政数据,在对中国各地级市1998—2007年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精确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规模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以政府规模衡量的政府经济干预恶化了中国的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政府规模对国有经济部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比对非国有经济部门更大;在时间上,政府规模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在短期中断后会重现,并将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

  • 标签: 政府规模 资源配置 异质性企业 生产率 工业企业
  • 简介:本文对2001~2009年广东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广东和浙江两省海洋新兴产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指数法对全要素生产进行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9年来广东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总体下降,而同期浙江省出现上升,代表创新效应的技术变化指数两省均出现上升,代表追赶效应的技术效率指数广东省出现下降;广东技术效率下降的原因是纯技术效率(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出现下降;广东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 标签: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广东省 MALMQUIST指数
  • 简介:近年来,关于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悖论”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中国企业贸易行为的前沿问题,且所得结论不完全一致,存在较多争议。本文试图再次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全面、深入地研究。从对比不同贸易状态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累积分布曲线和线性实证模型两方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线性模型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不存在“生产悖论”;从累积分布曲线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之间生产的差异是动态变化的,且受企业规模、外部融资约束度、企业年龄和企业所有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从实证中发现,企业生产与出口规模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中国制造业企业是否存在“生产悖论”的问题,不应一概而论。

  • 标签: 生产率悖论 贸易状态 异质性企业 Olley-Pakes法 新新贸易理论
  • 简介: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27个分行业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双向FDI的生产效应。结果发现:外向FDI、行业集中度以及人力资本对中国制造业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内向FDI、国内研发、资本劳动比、出口依存度未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我们还发现制造业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存在互动效应,且内向FDI与外向FDI的生产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人力资本仅在外向FDI上对制造业生产产生提升作用,双向FDI生产效应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这可能源于中国制造业仍以传统的低技术制造业为主,跨国公司对高端核心技术转移的严格控制和部分国内人才外流导致了在中、高技术制造业中人力资本的低效率。

  • 标签: 双向FDI 制造业生产率 人力资本 门槛特征
  • 简介:以生产阶段数作为衡量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工业企业1998—2011年数据并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与其全要素生产(TFP)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层面上,中国制造业TFP的增加对制造业生产分割长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FP增加1%,制造业生产阶段数增加0.523%。而生产分割的长度增加并没有增加其TFP,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高技术制造行业的TFP与生产分割的长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高技术行业生产阶段数的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的正向影响并不明显;(3)低技术制造行业的TFP对生产分割长度有正向影响,但生产分割长度对其TFP的影响为负,低技术制造行业主要涉及加工、制造等低生产阶段。

  • 标签: 生产分割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阶段数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 简介:对外贸易开放和对内区际开放存在互动作用与互补效应。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把对外贸易开放与对内区际开放统一起来,构建全要素生产内生化模型。基于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利用1998-2015年省级层面的制造业数据,研究对外贸易开放和对内区际开放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均具有正向影响,并且二者对于促进制造业生产的提升具有相互促进效应。此外,两者在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上存在着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对内区际开放和对外贸易开放对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生产的影响比对中西部内陆地区更大;对外贸易开放对低端技术制造业的正向影响大于对中高端技术制造业的正向影响,对内区际开放对中高端技术制造业的正向影响大于对低端技术制造业的正向影响。当前,我国需要打破地域间分割,促进区域间合作,同时深化对外开放发展战略,进军国际市场中高技术复杂度产品领域,提升国内中间产品技术创新水平与质量水平,从而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

  • 标签: 对外贸易开放度 对内区际开放度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结构升级
  • 简介:摘要:2023年1月5日,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提出进一步优化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调整“两利四”到“一利五”,即“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营业现金比率、净资产收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同时,提出“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 旨在推动中央企业进一步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聚焦实现高质量发展,聚焦培育世界一流企业。H公司前期在落实集团战略任务、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盈利水平、防范重大风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新的经营指标体系导向下,更须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本文对H公司落实“一利五”考核指标时在应收和应付账款方面相关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希望为行业提供一些启发与参考。

  • 标签: 一利五率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经营指标体系  高质量发展
  • 简介:摘要:民营小微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事关国民经济安全稳定大局,本文对酒泉市金塔县、瓜州县、玉门市和敦煌市24家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情况和12家金融机构授信情况开展深入调研,对当下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量及资金用信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精准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民营小微企业 用信情况 对策建议
  • 简介: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的大样本数据,在微观上估算了我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TFP),并考察R&D与TFP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R&D对生产的提升存在滞后效应,并且滞后效应在民营企业中尤其显著。第二,R&D不但未能提升当期生产,甚至存在负效应。第三,市场竞争和人力资本通过研发对企业生产存在显著的边际影响,即:市场竞争越激烈,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研发对企业TFP产生的提升效应就越大。并且这种边际效应在国有和民营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有着清晰的政策含义,即在长期持续增进研发的同时,提升竞争与人力资本水平。

  • 标签: 研发 全要素生产率 市场竞争 人力资本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 简介:本文以电子通讯行业为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分布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运用偏度与峰度联合检验法、χ^2拟合检验法、柯尔莫哥洛夫检验法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剔除异常点后,电子通讯行业的净资产收益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但有一定程度的偏离。对于偏离产生的原因我们进行了初步分析,我们认为一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真实性存在问题,二是上市公司会特别关注某个数值,从而会使在该数值左侧一个小区域内的点小于理论频数,而该数值右侧一个小区域内的点大干理论频数。

  • 标签: 净资产收益率 正态分布 电子通讯行业 上市公司
  • 简介:摘要:国务院国资委将中央企业2023年主要经营指标由原来的"两利四"调整为"一利五",提出了"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资产负债成为国有企业考核的主要指标,要保持整体稳定。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市场发生急剧变化,从2016年开始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开始部分头部房企暴雷、出现资金危机,再到2022年大量金融政策出台促进房地产行业稳着陆,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引起关注。资产负债作为评价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能力的依据。本文主要研究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的情况,阐述高资产负债可能存在的风险,对如何控制资产负债提出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资产负债率 房地产企业 融资
  • 简介:摘要:数字经济对于工业产业集聚的影响也日益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对于全要素生产的影响研究层出不穷,数字经济是否提高了全要素生产抑或是对全要素生产产生了消极影响,而这一过程是如何通过产业集聚这一因素而影响的:数字经济是通过产业集聚水平整合了资源,促进了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而对全要素生产产生了积极作用,还是在竞争和溢出效应的背景下对全要素生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呢?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数字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集聚 中介效应
  • 简介:电脑的普及是否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冲击?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家庭普查数据,采用虚拟变量和趋势得分模型详细估计了使用个人电脑的工资回报。发现即使排除个人的性别、年龄、教育水平、职业以及工资黏性等特征因素的影响,个人使用电脑的工资回报仍然高达20%,直接验证了使用电脑对个人生产的巨大提升,同时指出国家在将来信息化建设中应该优先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等信息化程度较低的行业。

  • 标签: 收入差距 使用电脑 技术偏向理论 趋势得分模型
  • 简介: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中国私营企业生产的异质性对吸收外资溢出的影响。我们发现:(1)企业层面外资份额及其控股与否对企业生产的积极影响随生产水平递增;(2)私营企业存在着吸收外资水平溢出和后向溢出的生产“门槛”效应,即吸收能力的差别;(3)下游外资控股企业的溢出促进了上游大部分私营企业的生产,而非外资控股的合资企业则对上游生产较低的私营企业有负的净效应。私营企业面临的外资竞争格局正从各方面形成,而私营部门内部生产能力分化也日渐明显。

  • 标签: 外资溢出 私营企业 生产率 普查数据
  • 简介:本文基于信贷市场资金和项目的搜寻与匹配视角建立了一个内生货币模型,分析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对超额准备金和货币乘数的影响。比较静态分析发现,超额准备金具有逆周期特征;其变化有减弱法定准备金和基础货币政策效果的作用。动态分析发现,超额准备金具有滞后周期特征;超额准备金的内生变化会带来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通过中国数据校准参数后的模拟发现,较高惰性的法定准备金调整政策不仅不能有效抚平信贷市场波动,反而可能是造成信贷市场不稳定的原因。对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超额准备金的上述特征都具有很好的统计显著性。

  • 标签: 超额准备金率 内生货币 匹配函数
  • 简介:地区间劳动生产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根据北京市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分析发现,市内各地区的劳动生产差异非常显著,其差异程度不亚于各市间、各省间的差异水平。我们从经济集聚密度的视角对北京市内的劳动生产差异进行解释,结果发现劳动生产与经济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劳动生产对单位面积上产出和单位面积上就业的弹性分别为11.8%和16.2%,高于欧美的4%~5%的平均水平。这一分析结论验证了集聚经济效应的存在,也为解释我国地区间劳动生产的差异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理论视角。

  • 标签: 产业集聚 劳动生产率 经济密度
  • 简介:基于沪深300指数期货及其标的指数的日度数据,首先检验股指期货交易被限制这一事件对于沪深300指数波动的影响,并分析这一事件对于标的指数交易量波动之间的正相关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指期货交易被限制并未伴随标的指数波动的下降,而是发生先降后升的动态过程,并且伴随着市场深度先降后升;在股指期货受限之前的样本中,期货和现货交易量都与现货波动正相关,但持仓量却与现货波动负相关。

  • 标签: 交易量 波动率 指数期货 持仓量
  • 简介:忽视能源消耗和"坏"产出会扭曲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社会福利变化的估计,有碍于城市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将能源投入变量和SO2、CO2两种"坏"产出变量加入环境效率和环境生产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中,采用全局参比的SBM方法和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算中国286个城市2002-2011年间能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的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及其无效率来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在这一时期存在清晰的绿色转型轨迹,转折点为2006年;节能减排是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主要推手,但资本无效率恶化减缓了城市绿色转型的步伐;东部地区城市和大城市在中国城市绿色转型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动效应;政府科技投入、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工业专业化和服务业专业化等是推动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绿色转型 城市经济 环境效率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