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0年8月16日-8月2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江苏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台湾新文学思潮(1947-1949)研讨”在苏州大学召开。应邀出席会议的60多位代表分别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日本。台湾代表团由著名作家陈映真、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吕正惠率领,成员有淡江大学教授施淑、中央大学教授李瑞腾、资深文艺评论家孙达人、诗人施善继、作家蓝博洲、学者曾健民、以及8位年轻的博士生。旅日学者朱实、旅美学者叶芸芸、美籍华人作家刘诞丽和4

  • 标签: 新文学思潮 中国作家协会 中国 台湾省 文艺评论家 陈映真
  • 简介:2014年6月14日-15日,由中国鲁迅研究、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承办的"世界视野中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在济南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7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世界视野中的鲁迅"这一会议主旨,进行了热烈、深入而又富有建设性的交流。鲁迅研究起步不久即跨越了单一国度的限制。这不仅是说鲁迅的爱好者和研究者遍

  • 标签: 鲁迅思想 世界视野 鲁迅研究 中国鲁迅研究会 山东师范大学 当代文学
  • 简介:2006年7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与吉林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在吉林大学召开。此次研讨共收到论文74篇,并且于会前由刘中树教授等主编,在吉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来自海内外从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学者、作家逾百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其中有来自北美、东南亚、远东、欧洲,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境外的学者、作家37人。本次会议以“共创世界华文文学的新世纪”为基本主题,就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具体的议题包括:1、故园想象与创造历史;2、启蒙/救赎思潮(或意识)与华文文学;3、东亚汉学与文化传承;4、华文文学生态问题研究(含中心与边缘、文学格局、边缘化写作、内部平衡、离散与聚合等问题研究);5、华文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

  • 标签: 世界华文文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十四届 会议 华文文学研究 综述
  • 简介:由云南省文联、红河州政府主办,省作协及红河州文联承办,于97年10月23日至28日在红河州首府,著名锡都个旧召开云南省哈尼族作家作品研讨。哈尼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人口130万以上,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中间地带的哀牢山区。近年,哈尼族文学创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先后走出一批具有一定创作实力的青年作家,他们扎根本土,以饱满的热情歌颂民族新生,反映民族改革开放的现实和悠久历史,并逐步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作家群体。哈尼族作家群具有内聚力较强,状态良好,思想活跃和发展稳定等特点,他们中已有一批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不少人的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并受到普遍的关注和好评。本次哈尼族作家作品研讨,是在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全党全国人民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研讨主旨明确,直奔"弘扬时代主旋律,振奋民族精神,发展哈尼族文学创作"的主题,广泛研讨了与此相关的理论,思想及创作方法等问题。研讨一致认为:促成哈尼族文学发展和作家群体携同前进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处于一个以改革开放

  • 标签: 哈尼族 研讨会 云南省 作家作品 红河州 文学创作
  • 简介: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领土,我们共同的家园.遗憾的是,由于国民党集团部分军政人员1949年退据台湾,造成了海峡两岸的分离.中华民族走上了一条艰难曲折的祖国统一之路,金瓯有缺不是民族的光荣,而是民族的悲哀.1949年后的近40年间,台湾当局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全中国的合法地位,却仍然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和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反对制造"两个中国"和"台湾独立".历史车轮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情况开始变化.列宁缔造的苏联分崩离析,东欧一些国家多米诺骨牌般纷纷易帜,西方反华声浪甚嚣尘上,妄图把巍巍中华一口吞掉.李登辉利用乱世,乘虚而入,蓄意背弃一个中国原则,打着"本土化"的幌子,采取"不宣而战"的办法,推行实质性的"去中国化"政策.陈水扁上台之后,变本加厉,在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 标签: 中国 台湾省 祖国统一 民情 中国领土 中华民族
  • 简介:2004年11月4日到6日,意大利国际鲁迅研讨在意大利共和国马奇塔省举行,应意大利马奇塔省东方友好协会主席、马奇塔省原副省长菲利普·米格尼尼教授的邀请,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张同吾研究员、北京鲁迅博物馆葛涛馆员组成的中国学者代表团一行三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鲁迅 中国诗歌 安娜 书记 东方 研究员
  • 简介:史料、史识与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关系,在黄兴邦的长篇历史小说《明玉珍》研讨上,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这个研讨,于2009年2月5日在重庆市作家协会召开。

  • 标签: 长篇历史小说 史料 朱元璋 中国历史 作家 史识
  • 简介:<正>《中国报告文学新论——从新时期到新世纪》以新时期以来三十多年的报告文学创作和理论进展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时期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建构、发展规划、流派团体和代表作家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和评价。著作八十余万字,资料详实、结构严谨、论述周详,有许多创建性的思考和阐述,是报告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对于指导报告文学创作,推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启发和借鉴。章罗生教授长期从事报告文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为推进报告文学学理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纪实文学委员、湖南

  • 标签: 中国报告 纪实文学 罗生 贺绍俊 何建明 中国作家协会
  • 简介:一我们坐在池塘边一株纤瘦的杨柳旁。太阳已经升起,几株高大的楝树,展开枝条,向上斜举着,刚好给我们遮阴,几只鸟儿孤独的鸣叫声回响在山间。池塘在宝山脚下。据说这宝山很有来历,早年山上建过寺庙,好像叫宝山寺,"文革"的时候拆了,这是我从姨父那里听来的。这山还真像她的名儿,到处是宝,更是我们童年的乐园。我们村子小,每户人家之间没有隔阂感,走得近,年纪相仿的孩子就自然经常在一起。

  • 标签: 鸣叫声 南瓜花 南瓜藤 小布袋 嫁个好人家 绿豆汤
  • 简介:大明湖畔过了小明湖,大明湖就到了。灯光下,招来诸多拍照的身影。闪光开启的一瞬,相机里被定格的表情迥异,唯独不变的是身后那块牌匾,一年四季用同一个面孔,迎来与送往。白天的湿热、烦躁、压抑、沉闷……在这里全然消失。树是有的,遮住了从城市的楼群里发出的橙黄色、银白色、淡蓝色、翡翠色……在树下走动,延伸出来的枝条,轻拂了一下身体,身上会投下一些光的碎片。能闻到花香,从什么地方追来的,没有细究,也不想细究。

  • 标签: 南帖 散文作品 中国散文 《老残游记》 雨打芭蕉 散文选刊
  • 简介:导弹护卫舰说到054A型导弹护卫舰我手搭凉棚,远眺大海,为曲折的水线着迷多好,风叠加着风,水涵盖着水水路上,行进着一尾钢铁的大鱼

  • 标签: 导弹护卫舰 兵器 水线
  • 简介:一树的槐花,管不住自己的心。雨过天晴后,我开始了我的旅行,一树槐花正开得热烈。花香穿透我的身体,一只耳朵醒来,倾听,槐花的香甜沿着铁轨飞舞。突如其来的意象,你用奶油塑造了羊群和草原,带来了河流、飞鸟,一树的槐花来和我相认。我开始了我的旅行,一株老槐树忠诚于无常的生活,比我更懂得美学的意义。

  • 标签: 散文诗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九华后山看月亮记山色空迷,天色也空迷。天上有月,幽幽似有心事,入眼怅惘。人怅惘,见得那月也怅惘。树深处一片黑。车灯走过,如船犁过海面。瞥过原野上的枯草,恍恍如处秋冬。书舍摆满坛坛罐罐、拓片牌匾,旧物里千百年光阴,人如草芥。倚阑闲话,月立中天。月是旧时月,不知照了多少人间,那旧物也如尘埃。众客皆醉,忽地伤感了,幻灭顿生,这一天是二○一七年四月十四。过汉函谷关

  • 标签: 杂帖
  • 简介:桃红李白过去,我只知道鲁迅先生的后园: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近日闲翻《集外集》,方知还有桃树和李树。春雨过了,太阳又很好,随便走到园中。桃花开在园西,李花开在园东。我说:"好极了!桃花红,李花白。"(没说,桃花不及李花白)桃花可是生了气,满面张作"杨妃红"。好小子!真了得!竟能气红了面孔。我的话可并没得罪你,你怎的便涨红了面孔!唉!花有花道理,我不懂!不好意思,没把鲁迅的这首《桃花》诗分行排列,我总觉得它更像是小品文。

  • 标签: 李花白 李花开 在园 桃红李白 集外集 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