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作为山东知名作家的苗长水在80年代中后期就闻名全国,以《冬天和夏天的区别》获得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2年获“庄重文学奖”,2002年获得“冯牧文学奖”。可惜的是近十多年来我们很少读到苗长水的作品,苗长水的创作高峰已经过去十多

  • 标签: 新写实小说 人性恶 抒情派 沂蒙山 文学创作 民族精神
  • 简介: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不仅收藏着丰富的有关杜甫的文物资料,并且还收藏了不少有关李白的文物资料。本文拟对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所藏有关李白的已定级文物绘画作品情况作一简略介绍。

  • 标签: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馆藏 李白 绘画作品
  • 简介:<正>宁夏是当代文学的一片热土,在张贤亮之后,宁夏本土作家诗人以极大的热情和优秀的创作成绩丰富着宁夏文学的原野。一批出生于20世纪6、70年代的青年诗人们,在继承前辈诗人的优良传统的同时

  • 标签: 诗歌创作 宁夏文学 青年诗人 张贤亮 本土作家 诗歌写作
  • 简介:李白作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风的代表诗人,他的理想人生从政治上来看注重兴邦济民和建功立业,而从个人追求上,仗剑任侠和学道求仙则反映了他向往的自由至上的人生境界。他的理想不仅象征着个性与平等,更象征着自由与叛逆。凭借着豪迈奔涌的生命蓝图,李白一举登上盛唐的艺术顶峰,他的理想人生也成为后人争相追求的生命范式。纵观李白的一生,他的人生际遇从少年习武尚道、青年游历求仕,到中年折翅盼返,再到晚年报国

  • 标签: 折翅 人生际遇 人生境界 个人追求 济苍生 古代文人
  • 简介:唐代乐府诗经历了初唐之渐、盛唐之盛、中唐变而再盛、晚唐趋衰的演变轨迹。李白是盛唐乐府大家,不仅集大成,而且有新变。杜甫新题乐府学习李白古乐府而转换方向,是中、晚唐诗人学习李白乐府的津梁。杜甫、元稹、白居易乐府多理少文本于李白。元、白所谓的新乐府是一家之言,实并不存在。其界定存在模糊性和摇摆性,只不过放大了传统乐府诗歌讽时叙事等特点而已。元、白新乐府是经杜甫学李白古乐府神理精髓的变体。张籍、王建乐府风雅比兴、铺陈六义,实青莲之变。李白乐府主意比事,寓今托古,逗启李贺。温庭筠学李白乐府而知变,想象丰富,浓艳绚丽,写情擅铺。李贺之诡,温庭筠之艳,乐府变格矣。

  • 标签: 李白 杜甫 乐府 嬗变
  • 简介:如今,阅读和写作海子几乎成为一种时尚。海子已经成为一种文学的品牌,同时也是出版商的品牌。据统计,几部海子的主要作品集,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海子的诗》,早在2001年的时候印数即已达30,000余册,厚

  • 标签: 海子诗歌 语言 词语 豹子 比喻 实体化
  • 简介:《玉梨魂》是一部在民国最初二三十年中发行量最大的小说,但这部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却被贴上了“思想形式都陈腐不堪”的标签,在小说史上没有获得它应有的地位。实际上如果把《玉梨魂》置于中国抒情小说的传统之中,就会发现《玉梨魂》在中国小说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在“文体的抒情化选择与改造”以及“小说诸要素的抒情化变异”方面都具有集大成性和开创性,而且对当时以及后世的社会思想和变革都有非常深远的积极影响。

  • 标签: 玉梨魂 抒情小说 小说史
  • 简介:<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马来西亚作家陈奇杰的红树林随笔《小黑一本正经》,以它美文的形式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情、气质、人格等精神方面的因素。我们追索作者感情方面的脉络,了解作者的情绪和意念,剖析各篇、体会精神,挖掘出作品的内在精神价值和精神特质。那是:一深邃透辟的哲理思索;二浓郁醇厚的抒情色彩;三舒卷自如的章法结构。

  • 标签: 内在精神价值 红树林 生活现象 精神特质 文学作品 抒情色彩
  • 简介:<正>我们在读莎士比亚、雨果、罗曼·罗兰等人的古典作品时,可以体会到一种难以言喻的高尚感。在情感的态度上,他们都确立了明确的赞美对象与批判对象:在那个时代里,爱情、正义、神圣、善良等是得到赞美的事物,而罪恶、不法、说谎、邪情等将会受到作家严厉的批判,两种价值观的对立相当明显,不象当下后现代学者所说的那样“怎样都行”。小说的抒情性从消极一面说,是建立在对黑暗事物的批判与揭露上;从积极一面说,是建立在对神圣事物的赞美与歌唱上。在古典时期,人

  • 标签: 抒情性 小说 卡夫卡 现代主义 中国作家 帕斯捷尔纳克
  • 简介:诗人必须用“美”来感染人、陶冶人、震撼人和征服人。抒情美则是诗的本质特征。诗人不能没有感情,就如同江河不能没有水,大气中不能没有氧一样。感情对于诗,则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草木,是其生命力之所在。作为诗人的郭沫若,不但感情丰富,而且时时刻刻在追求美,创造美,集中美和放大美,一曲充满雄伟奔放激情的《女神》,开辟了一代抒情美的诗

  • 标签: 思风 《女神》 诗歌创作 《诗品》 自然天成 诗歌作品
  • 简介:马华佛教散文普遍存在着引用汉译佛典的现象。一般来说佛教散文的引用就是为了说理,即是加强自己对佛教教义的论述或加强个人的观点。然而不仅是知识的移植。其实作者有时也通过引用汉译佛典来抒情,有些着重于运用佛经抒发他们对时间的消亡以及人世现象的不同感受与看法。本论文先梳理人道主义与佛教的时空观,再分析与阐述作者群引用汉译佛典的方式与其所达致的效果,并通过作者对引文的择取及运用方式阐明马华佛教散文所展现的时空观,以探究背后的文化意蕴。

  • 标签: 马华 佛教散文 汉译 汉传佛典 人道主义
  • 简介:赵旭光是我最为关注的诗人之一,不是说,赵旭光怎么样领导诗歌潮流,而是作为更新诗歌写作方式的案例,我关注他是如何从标准的唯美的抒情人转变为新异的经验的智性诗人,他是如何将唯美的纯情的表层的抒情文本更替为现实的叙事的深度的经验文本。

  • 标签: 抒情策略 叙事性 诗歌 写作方式 诗人 经验
  • 简介:<正>伟大的智利诗人聂鲁达与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联系,他不仅用诗歌来表达他对中国炽烈的情感,还在回忆录中记述了他三次亲历中国的印象。通过诗写与回忆,聂鲁达的笔下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中国形象:政治想象中的理想中国与个人印象中的现实中国。我们过去对聂鲁达的研究,很多都着眼于中国社会对聂鲁达诗歌的接受,由此还

  • 标签: 聂鲁达 “两个中国” 巴勃罗 爱伦堡 人道主义关怀 情感联系
  • 简介:关于《抒情年代》的意义,自然可以从多种角度去阐发。但在我看来,叙事伦理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角度。这部作品所体现的灵魂力量和语言层面的道德感,在当代长篇小说中显得极为触目。近年来,我经常读到一些激愤的文字,时见有年轻的和不那么年轻的

  • 标签: 《抒情年代》 叙事伦理 长篇小说 人性精神 艺术风格
  • 简介:<正>在山水之作远绍“陶谢”、争妍竞秀的盛唐时期,诗星李白虽与“王孟”分路扬镳,雄奇飘逸,独树一帜,但是,由于他从小生活在巍峨秀丽的巴山蜀水之间,二十五岁以后,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上安州裴长史书》),遍游雄山大川,饱览名胜古迹,所以祖国的锦绣山河,就在这位丹青妙手的如椽巨笔下,回巧献技,呈现出璀灿夺目的雄姿逸态。与此同时,也使这位傲岸不羁的豪放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开拓了自己的视野,积累了创

  • 标签: 李白 五岳 水色 庐山 景物 奇险
  • 简介:一在每一种文化的入口处,总是有一种美不胜收,高不可攀的艺术典范横空出世,比如古希腊的悲剧和雕塑,比如古中国的《诗经》和《楚辞》。如果前者是西方文明源头、欧洲人的精神故乡,那么后者则是深藏华夏文化艺术之灵根和情种的高山、大泽。

  • 标签: 屈原 离骚 古典诗歌 诗经 北中国 长诗
  • 简介:“凝情半日懒梳头”是指思妇因所爱之人不在身边,感到寂寞无聊而懒于梳洗打扮。所谓抒情范式,是指一种文体在其发展演进中逐渐形成、确立起来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且为后人反复使用的审美规范。“凝情半日懒梳头”这一抒情范式萌芽于诗经,并在部分诗人手中得以运用,但其真正定型、强化,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审美效果的抒情方式却是在词体中完成的。这一抒情范式在文人词之祖《花间集》中受到词人的普遍青睐,他们反复运用此种抒情范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艺术效果。在此后的词史进程中,晏几道自觉地学习“花闻”传统,在自身的创作中大量运用这一抒情范式。小晏并非只对该范式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的灵心慧性,为该范式增添了新的审美内涵,大大延长了此种抒情范式的艺术生命。

  • 标签: 凝情半日懒梳头 抒情范式 晏几道 《小山词》 《花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