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的《石涛研究》以坐冷板凳的精神,在新资料的发现、对石涛画学术语思想渊源的深度考辨、对石涛作品真伪的考订以及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这四个方面,为推进当代石涛研究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而在该书中所体现的研究方法,所显示的学风,在当代浮躁的学界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简介:一2017年10月28日一早,我们集合在中华艺术宫,对作品、展厅和开幕式,做最后的检查和演练。中午时分,各级领导从另一个活动现场赶来。11点半,开幕式开始。当激越的钢琴曲《启航》奏起,开幕式大门徐徐拉开,心头那块悬了好久的石头,总算落了下来,而它激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简介:保利二0一一年秋拍出现的石涛款《罗汉四条屏》,曾引起收藏家和学界的广泛注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十六应真图》,显示石涛在人物画方面有卓越创造,但这毕竟是孤例。二00六年《莲社图》于嘉德秋拍中出现,其后又有国内收藏家公布其收藏的《石涛百页罗汉图》,突然有一百页精致无比的石涛人物画出现,其效应用“令人震惊”来形容也不过分。
简介:由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北京市中山公园管理处、松石友画会主亦,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承办的该展于二0一八年四月二十日至五月六日在中山公园蕙芳园举办。
简介:清康熙五年丙午(1666年)十一月,石涛随师父旅庵本月来到宣城。之后,一直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夏至,他基本上以宣城为中心,行踪遍及黄山、徽州、石梁、扬州、松江、泾县、苏州、芜湖等地区,广泛交游,并创作了大量的书、画、诗等作品。
简介:玉兵器和玉礼器的出现是华夏文明起源期的特有文化现象,玉制干戈的功能在于从精神信仰上防御和化解实际的武力攻击,即“化干戈为玉帛”的中国式和平理想,其物质的和观念的前提是由北方红山文化和南方良渚文化在5000年前奠定基础的。石峁龙山文化古城建筑用玉器的现象凸显玉石神话信仰(玉教)的避邪禳敌功能,而其大批量玉器生产的原材料供应则预示着华夏文明资源依赖的“西玉东输”现象,以及“玉石之路黄河段”的存在,比所谓“丝绸之路”更早也更值得关注、
简介:画家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的高低决定了其作品格调品位的高低,作为艺术品藏家亦然。从李振葵大理石画藏品其格调和品位已经彰显出了一种“格高而思逸”的收藏境界。
简介: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八月,石涛结束了首次西游之行,回到扬州,定居大涤堂,不再远游,潜心书画创作,以卖画为生.至三十八年(1699年),石涛创作了《春江钓艇图》轴、《双钩兰竹》、《闽江春意图》、《山水》册十二开、《松风泉石图》卷等作品,与吴彦怀、八大山人、李驎、邓琪棻等有交往.
中国画史研究的里程碑——评朱良志《石涛研究》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策展侧记
《罗汉四条屏》的真伪问题——存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系列之三
笔墨开春——纪念一代宗师梁树年先生“松石友”山水画展
石涛宣城时期的行踪及艺术活动考(清康熙五年十一月至十七年夏至)
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说:石峁玉器新发现及其文明史意义
格高而思逸:从绘画的境界到收藏的境界——李振葵先生的大理石画收藏
石涛定居大涤堂初期交游和艺术活动考(清康熙三十五年八月至三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