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美协旅游联谊中心组织的“中国美术名家印度采风团”访印活动得到国内广大美术工作者的积极响应。中心在春节过后又再次组团赴印,全国20多位画坛名家王春立、潘鸿海、霍春阳、王玉良、王涛、胡正伟、丁中一、贾平西、李秀峰、李鸣泉、曾迎春、施江城等参加了这次采风活动。

  • 标签: 中国美术 名家 印度 美术工作者 采风活动 潘鸿海
  • 简介:几十年来,全印度人民科学联盟[AIPSN]下属的印度学习与科学组织[BharatGyanVigyanSamiti,简称BGVS]在促进印度社会进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包括扫除文盲、促进社会公正、发展健康事业、普及科学、消除迷信、妇女赋权及创业、提升技能技术等,同时这也催生了与印度的全民科学运动相关的其他运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数以千万的志愿者为推动印度社会的发展,与BGVS一起为印度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方面BGVS早期跟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制定政策,另一方面,当政府政策出现失误时,BGVS也会勇敢的站出来反对政府政策。BGVS与其他一些机构组织通力协作,为印度人民谋求更多福祉。

  • 标签: 科学组织 印度 学习 社会进步 政府政策 社会公正
  • 简介:一、帔帛的源起与发展“帔”,为一种披搭之物,通常覆于肩背处,与缠束或覆盖用的纱巾织物相似。“帛”则是为了凸显该织物的材质。这种衣饰是古代两河流域人们服饰的常态;从现存的古代雕刻和壁画等图像资料观察,帔帛早在孔雀和贵霜王朝的神像、佛像衣饰中就已使用。而且,帔帛和印度的传统服饰——纱丽有共通之处。

  • 标签: 传统服饰 古印度 宗教文明 两河流域 图像资料 “帛”
  • 简介:印度旅行一定要去卡基拉浩,尽管交通不便(除非坐飞机),但其历史与艺术价值确实值得一去.来印度看的就是这些地方。我们一行3人从早上5点钟从新德里出发,由印度司机开车.经过近6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于傍晚6点才到达这里。目前600公里在中国已不算太远.因为有了高速公路.但印度的高速公路里程还很少.五六十公里确实有长途跋涉的感觉。所以到达的当天晚上哪儿都没去.找了个旅店便休息了。别看印度卫生状况并不好.但旅店里似乎还可以.五六百鲁比一天(合一百元人民币)的旅店还住得过去。其实这里是一个很小的

  • 标签: 印度 卡基拉浩 雕塑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 简介:13世纪阿富汗、土耳其穆斯林入侵印度,促成了伊斯兰艺术与印度传统艺术的融合,出现了印度伊斯兰艺术。莫卧儿王朝时代(1526-1858年)印度伊斯兰艺术发展到极致。莫卧儿王朝第三代皇帝阿克巴(1556-1605年在位)奉行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文化融合的政策.阿克巴时代的艺术也正是这两种异质文化融合的产物,被称作“折衷风格”。阿克巴时代的建筑以红砂石为主,风格雄浑崇高,刚健粗豪;阿克巴时

  • 标签: 莫卧儿王朝 伊斯兰艺术 阿克巴 外国美术史 文化融合 异质文化
  • 简介:《中国画·画世界》大型国际美术系列交流活动的第一站——“印度印象”采风汇报展2005年6月11日至15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画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旅游联谊中心主办,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协办。本次画展以促进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展现印度采风活动的全部风貌和美术家们的创作成果为目的,由曾参加“中国美术名家印度之旅”系列活动的50余位国家级美术家参展。

  • 标签: 采风活动 中国画 印度 中国美术家协会 汇报 印象
  • 简介:从人类诞生开始,在身体上描绘图案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习俗。这种原始的艺术一般使用由各种植物和矿物制成的颜料,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绘制富有装饰性的图案,此装饰手法古今中外广泛存在。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古代花钿图案及印度吉祥痣图案的构成和颜色,分析两大古国出现的绘制于前额的图案异同,在现代设计中运用花钿图案,发扬民族艺术,寻找新思路。

  • 标签: 花钿 吉祥痣 图案 装饰 色彩
  • 简介:印度政府邀请,受文化部派遣,我们出席了第十届印度国际艺术三年展。这是我国首次派团参加这一活动,东道国很重视,也很友好,竟主动提出延长10天,特意邀请我们参加在马德拉斯举办的一个学术交流活动。据中国驻印使馆的同志们说,这是很少有的事。

  • 标签: 古代 印度 史诗 雕刻艺术 情爱题材 艺术风格
  • 简介:图腾理论自19世纪下半叶发展至今,各种观点层出不穷,其间又经历了反复的考证与批判,积累了大量有力的资料。虽然仍未被大多数人所信服,但作为研究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该理论是不能予以否定的。

  • 标签: 图腾艺术 19世纪下半叶 演变 形象 怪兽 印度
  • 简介:桑吉大塔是印度早期佛教艺术建筑的代表,也是现存最古老的佛教的大塔,南、北、东、西四座塔门以浮雕方式创著本生故事及佛传故事,具有印度本生佛教风格和宗教象征,充满装饰性和故事性的复杂构图,犹如一部刻在石块上的立体史书。

  • 标签: 宰屠波 阿育王 本生故事 佛教故事 塔门
  • 简介:印度人是世界上最早佩戴和制作精美装饰品的人类之一。从古至今,他们对装饰品的热爱是执着的。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人们就十分注重装饰仪表。摩亨佐·达罗等印度河文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佩饰,其种类很多,有手镯、脚铃、臂镯、项链、耳环、腰带等;且材质各异,有普通的陶土,也有珍贵的宝石。随着时代的进步,装饰品也不断发展,品种和名目激增。到了吠陀时代,仅《利论》中提到的项链就多达十几种;笈多

  • 标签: 佩饰 古印度人 审美意趣 印度河文明 腰带 装饰品
  • 简介:2006年7月1日至6日,《大门的序幕——印度尼西亚当代艺术展》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大门”这个词说明了协办单位印尼诗玛画廊身负使命——作为印尼以及亚太地区各国美术交往的进出桥梁,积极推动各国之间美术讯息、对话、推介与互联。通常作为开幕仪式,画展的用意在于“扣门”,

  • 标签: 艺术展 亚当 印度 序幕 美术馆 美术学院
  • 简介:在民族性与国际性之间──印度尼西亚的现代美术[荷]埃尔斯·凡·德·普拉斯周青泽印度尼西亚的艺术能够在荷兰展出,不仅是因为其艺术质量,也因为荷兰与印尼在历史和政治上特别密切的联系。1990—91年曾在美国举行了名为“印尼的节日”的活动,包括4个展览:(...

  • 标签: 民族性与国际性 现代美术 印度尼西亚 现代艺术 民间美术 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