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八十年代末,我随中国濮阳杂技团正在德国的汉堡演出。一天晚饭以后,演员们象往常一样开始化妆、更衣,乐队队员们也穿起德国服装师为他们设计的那看上去既象蒙古族又象朝鲜族的古怪服装。开演时间是7时30分,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一天,恰好是星期六,来看演出的人格外多,马戏蓬外早早地已排起了一条"长龙"。售票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今天可能是我们在汉堡演出以来观众最多的一次。搞演出,来看的人当然是越多越好,看到这种场面,我心里禁不住一阵高兴。
简介:岳美缇老师是我的忘年交,这份忘年交始于多年前的《司马相如》。一直想给她做一个完整的专访,但因为太熟悉的缘故,反而不知从何处着手,岳老师也从来没有向我表示过想要宣传一下她的戏或人,倒是为了她的学生黎安,她曾经说起希望能多介绍介绍他,给他一些鼓励,这更让我敬重她了。今年,我又看了《司马相如》,主演正是黎安,他出色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也让岳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对黎安并不熟悉,但岳老师常常会提起他,他的优点和缺点,他的彷徨或进步,他的情绪及善,无一不牵动着老师的心。我在想,戏曲独特的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也决定了师生之间特殊的关系和感情,甚至并不亚于父母和子女,因为那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艺术的生命!
简介:<正>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委托,我院首次开办的广西少数民族编导进修班。有20名学员包括壮、苗、瑶、仫佬族等,四月三日(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人民如火如荼的歌节。清晨全班同学乘校车开往上海风景区淀山湖进行民族节日活动。我院党委书记何添发、副书记刘怀庆、昆曲表演艺术家、副教授方传芸、班主任郭东篱、何信之等老师也一同前往和少数民族同学共渡节日。三月三对歌节,壮族人民谓之“赶圩”,汉族曰“踏青”,这一天青年男女集体对歌表示自己的爱情,(电影刘三姐就以此题材拍的),一般都穿着盘金绣缎,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打着花伞,吹着芦笙,摆动着五彩绣球,挥舞着吉祥喜庆的龙凤旗,唱春牛、舞扁担,在鞭炮鼓乐声中兴高彩烈去参加歌会。我院广西少数民族编导进修班同学,把对歌的活动按排在湖旁新建的大观园前,用壮族语言对歌,跳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