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王运成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各种艺术之间互相吸收互相借鉴,呈多向交叉的大趋势。话剧艺术已不单单是“说话的戏剧”,也不单单是以台词和动作(形体动作与心理动作)为主要手段的戏剧,它已经吸收了歌舞、音乐剧、戏曲、曲艺等各种艺术的营养成分,成为新时代的一种全新的话剧。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郑会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中国古代,严格来讲并没有我们现在所认为的音乐家,除了宫廷乐手可以算是专职的音乐工作者外,从事音乐创作、演奏最多的就是文人和民间艺人了。正如我们现在所知,所谓的“文人音乐家”并不是真的音乐家。事实上,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他们对音乐并没有特殊的兴趣,“琴、棋、书、画”于他们而言,与其说是兴趣,不如说是修养的体现。音乐之于文人,更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而非我们现在通常认为的是一种技能和才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探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清华传统”,涉及问题有二:第一,为何如此众多的戏剧人才皆出自清华?大学的校园文艺活动、课程设置目标、专业教育理念和学术研究取向等都能为某一种文艺的持续发展提供“生产性”力量。这种“生产性”力量能够积淀为一种传统,也必然意味着在一定历史时间内,一所大学的教育方式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和延续性。二者相辅相成、“同生共死”。第二,这些戏剧人才在戏剧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呈现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正所谓传统由人而立,因人而传。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则能够明晰“清华传统”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独特价值与意义。这一“传统”大体上是由四个部分所组成,具体可以表述为:“话剧史论上的现代建构、话剧内涵上的人性探求、话剧资源上的欧美取向、话剧教育上的专业本位。”

  • 标签: 清华大学 话剧 现代性
  • 简介:中国山水实景演出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演出样式,具有形式壮观、互动性强和通俗流行等特点。它是很成功的商业演出模式,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文章结合各种实景演出的特点和实景演出中灯光设计的一般规律,对不同演出场所、不同演出环境下的灯光创作案例进行分析,试图揭示演出的内部规律,以期提供给人们一些实际创作的经验。

  • 标签: 时空 色彩 唯一性 独特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话剧界基本处于萎缩的状态,作为话剧界的主体--院团尤其见证了这一过程,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包括艺术主创和幕后人员)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情绪.那是在观众一次次对话剧所抱的陌生表情中慢慢泛起和生成的悲凉,既而又在一部部叫好却不叫座的作品前得以加剧.台前幕后话剧从业人的心态之多重是鲜有人能体会的,没有哪个行业内部的差异会像一个话剧院团内部这样大,行政坐班人员的朴素与演员的奢华之比照,演出创作人员的风光与评论宣传人的寂寥之反差,即便同是在备受瞩目的创作人员内部,焦点也总是对准导演和因影视成名的明星,编剧和功力深厚的舞台剧演员难以赢得媒体的青睐而退为半边缘角色,心中难免不回荡着一丝苦涩.在这样一种参差心态的笼罩下,我们去一个话剧院团时很难感受到集体的热情,创作极易演变成某一两个人(或是导演或是影视明星)的事情,其他众多的参与者则在一次次既乏经济利益又乏艺术成就感的过程中越来越提不起兴致.国营话剧院团就是在这样一种艰难的状态中维持着它的生存.

  • 标签: 中国话剧 观众 艺术 感受 作品 状态
  • 简介:<正>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急剧发展和人们心态的不断变化,戏剧创作在理论和实践上也在发生着变异和革新。固有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遭到冲击,传统的戏剧观念受到挑战。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这种变化构成了当前戏剧创作的基本态势。本文拟从近年戏剧舞台上活跃的演出实践中,撷取例子,展开对戏剧态势主要倾向的把握和探讨。

  • 标签: 戏剧创作 戏剧观念 中国戏剧 当代意识 剧作家 戏剧作品
  • 作者: 权丽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小提琴是洋乐器。然而,同所有的洋乐器一样,一旦引进到中国,便要面对一个极为重要的民族化问题。早在“五四”运动不久的1920年——1923年,著名音乐家萧友梅就提出了音乐民族化的主张:“必须创造出一种新作风,是以代表中华民族的特色而与其他各民族音乐有分别。”(《关于国民音乐会的谈话》,转引自蓝丁:《办学方针肺骰缆贩抗日救亡歌曲——关于现代音乐史上的几个具体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第23页)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更加明确地指出:“艺术上‘全盘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小,还是以中国艺术为基础。……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人民日报》1979年9月9日第1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认为,20世纪中国戏剧史研究在对象与方法上长期存在严重的缺陷。现当代文学史和戏剧史无视本土戏剧的存在、成就和影响,使中国戏剧史出现一条巨大裂痕。本文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为例,指出国剧在20世纪戏剧与文学史中遭遇的“有意识的忽视”,其理论根源在于将中国戏剧现代进程片面理解成话剧的引进与发展的过程,把剧种的分野当成现代性的分野,将本土戏剧排斥在现代进程之外。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在方法论层面上解决三个问题:不能以新文学史代替现代文学史、不能以剧种作为衡量作品价值的标准、文学史观念应该有民族视野。这样才能使20世纪中国戏剧史在对象上更为完整、在方法上更为科学。

  • 标签: 戏剧史 文学史观念 新文学史 现代文学史 本土 现当代文学
  • 简介:10月16日,四幕中国歌剧《一江春水》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由此,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序幕。本届艺术节参演剧(节)目45台,包括境外25台,境内20台。同时,艺术节还举办了"青年艺术创想周"、交易会和各种论坛活动。戏剧作为艺术的一项重要门类,在历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活动中占据着重要比例。本届艺术节中,我们会发现艺术节期间上演的剧目风格多样,视野广阔,既让人们见识到了众多国外的一流剧目,也为中国剧目搭建了展现自身魅力的平台。

  • 标签: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戏剧作品 舞台 世界 综述 《一江春水》
  • 简介:  舞蹈和杂技都是以人的形体运动作为表现媒质的艺术,舞蹈和杂技的动作都具有远离生活动作的超常性,其中杂技的超常幅度大于舞蹈.但既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它们就以各自的内涵和特点而相互区别.那么,舞蹈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呢?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舞蹈就是用动作来表情达意.既然要表情达意,就必须练就一付富有表现力的身体,使身体各部位能伴随着音乐节奏完成各种富于韵律感的和谐动作.……

  • 标签: 化杂技 杂技化 杂技舞蹈
  • 简介:中国戏剧目前的最大危机,恐怕不是单单培养一代艺术新人,就能撑起中国舞台的天际线的。影视是一门产业的观念,早已被业界认可,然而缘于历史情结的根深蒂固,戏剧产业之路走得相当艰难。我以为,在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下,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高数量的戏剧经理人,乃是进入WTO后开启中国戏剧生死命门的钥匙。但业内重文轻商、甚至抑商的传统旧识不改,吃螃蟹的人就很可能反被螃蟹吃掉。

  • 标签: 中国 职业戏剧经理人 李渔 戏剧产业化 清朝
  • 简介:广告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对文化的传播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西方文化对近现代中国广告设计产生过重大影响,促进了中国广告设计和世界广告设计潮流的融合,但也将西方意识形态思想强势地带入广告中。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底蕴,为我国广告设计提供了丰富视觉元素和创意来源。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中,不仅能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优秀广告作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也能发展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 标签: 广告 文化 设计 视觉 创意
  • 简介:分析世界著名剧院舞台机械的主要问题和当前舞台技术发展趋势,介绍重庆大剧院舞台机械的各项技术参数。

  • 标签: 剧院 舞台 吊杆 纱幕 转台
  • 简介:如果说"建筑是凝固了的音乐",那么中国古代建筑所凝聚的灿烂文化就是"古典音乐"的显现了,而其中的乡土建筑就是"乡村小调"了。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不论是气势恢宏的宫廷建筑所体现出的中国伦理观念,还是乡土民居所体现出的民俗观念,也不论是古代先民崇尚自然的淳朴思想,还是中国传统对于整体美的追求,都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特点。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 标签: 古代建筑 文化 特点 崇尚自然
  • 简介:2008年7月2日至7日,中国杂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2009年北京世界魔术大会组委会秘书长林建.中国杂协副主席、上海市马戏学校校长程海宝及翻译等三人应邀赴德国参加在诺伊斯举办的德国魔术大会。

  • 标签: 中国杂 协派员参加 德国魔术
  • 简介:戏教传统虽然以传统戏剧为主要对象,却在民族语境中有其普适性,它直接规训着本民族与外来艺术的发展形态。本文试图从中国视野出发,分析中国早期电影场域各种意识形态力量对戏教传统的传承与补充,探讨从戏教传统到中国式电影审查之间独特的演变逻辑与意识形态生成机制。

  • 标签: 戏教传统 电影审查 意识形态 中国视野
  • 简介:<正>一上古神话中的女娲与帝女中国上古神话表明,根据女神的神品与神格,可将华夏女神分为两类:天神与地祗。根据山东嘉祥武氏祠汉代画像石刻和四川新津宝子山汉代石棺画像,女娲系人面蛇身。这与许多古文献记载是一致的。《抱朴子·释滞》更进一步指出:“女蜗地出。”这些似乎妨碍她成为一个天神。其实,她身上的动物特征只是证明了她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她的神迹清楚表明她是道道地地的天神。她“断鳖足”、“杀黑龙”;“止淫水”、“炼石补天”。最能体现她天神品格与本领的还是她的造人。有女娲与诸神共同造人说,更有她独自抟土造人说。《说文》云:“娲,古之神圣女,万物者也。”女娲这一神话流传甚广,可是她本人的出身却如基督教中的上帝一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存在。因而她显示了一个绝对存在的天神品格。所以,《楚辞·天问》云:“女蜗有体,孰制匠之?”毫无疑问,这样一个开天辟地、创造人类、拯救沧桑的女神,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女性是社会主宰力量这一

  • 标签: 人神恋 神话原型 上古神话 九歌 中国戏剧 天神
  • 简介:很难用准确的语汇来表述中国戏曲的当代处境,就戏曲来讲,各个剧种不同,它们的处境也不尽相同:京剧昆曲是古老的剧种,近十年来也就是2001年昆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绶予的人类口头非物质文明的代表作之后,古老剧种即京昆受到政府的重视:比如拨款投入的力度加大,重视人才。尤其是重视人才上的培养,因为有了人才才有了一切,如果一个剧种缺少人才特别是领军性的代表性人物,这个剧种就可能衰弱或处于低迷的状态。

  • 标签: 中国戏曲 当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古老剧种 重视人才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