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兰春以《朝阳沟》为代表的现代戏曲作品,经受住了大浪淘沙,迄今依然保持着青春活力。这不仅是因为内容反映现实、贴近人民生活,而且有着极强的艺术魅力,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老编导的戏,具有醇厚、芬芳的乡土味和中原地域色彩。特殊的对象范围———河南农民,特殊的语言方式———俗白而又凝炼的诗化的中州语,特殊的艺术风格———融合了传统戏曲小说、曲艺的明朗、抒情的喜剧风格,里面蕴涵了深深的农民性、大众性。河南豫剧来自民间,是大众的,特别是农民的戏曲。老编导的戏曲大都取材于农民,被广大农民亲切地称为“农民戏”。在这些农民戏里,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血肉丰盈的农民形象:老支书、二大娘、拴保等等。这些农民形象,填补了戏曲舞台的空白。塑造舞台形象是戏曲创作的中心。老编导的戏曲,能魅力经久,就在于他成功地塑造了这些舞台艺术形象。在农民性这个话题上,老谈了自己作品着重表现这方面的来龙去脉:1953年,他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省豫剧团(豫剧三团的前身)。那个年代已揭开了戏曲改革的序幕,明确提出“戏曲现代化”的口号。他不愿躺在传统戏的遗产上吃现成饭,决心写点反映农村新人、新事物的东西,这也是他最熟悉的。因为他自194...

  • 标签: 春朝阳 朝阳沟 杨兰春
  • 简介:刚,原名季徽、缤.祖籍湖北沔阳。沔阳,北有汉水,南有长江,因此水害连年.当地的一则民谣道出了沔阳的苦难:"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刚的家庭,就是旧中国众多穷困不堪的家庭中的一个。祖父早逝后,撇下25岁的祖母独立支撑一贫如洗的家

  • 标签: 杨刚 大公报 国际问题 历史小说 中国共产党员 燕京大学
  • 简介:"新疆回队"完全是一支为维持和巩固增新个人统治效力的军队。增新正是继承和发展了历代统治"以夷治夷"之手段,利用新疆广大少数民族的宗教感情,牢牢地控制住了这支军队,并利用它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虽然"新疆回队"在许多活动中具有保卫祖国、安定社会秩序的性质,但它毕竟服务于增新的个人统治,充当了扼杀新疆革命和镇压人民的工具。

  • 标签: 杨增新 新疆回队 作用
  • 简介:河西僧人琏真加是元代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声势显赫一时。过去我写过《略论琏真加和暗普父子》(以下称《略论》),对他的活动有所论述。近年元代佛教史的研究,有新的进展。学习中外学者的论着,有一些体会,愿对上文作一些补充。

  • 标签: 元代 僧人 河西 佛教史 杨琏真加
  • 简介:四川省射洪县《杨氏族谱》记载的《家规明训》共十条:"训宜笃忠顺""训宜敦孝行""训宜尽友恭""训宜别尊卑""训宜睦宗族""训宜务本业""训宜崇俭约""训勿刁讼""训勿淫博""训少游荡"。据史籍记述,杨氏家族官风清正、忠诚耿介、勤俭养德、乐善好施,可谓中华文明史上仕宦群体中家风传承的楷模。

  • 标签: 杨氏家族 射洪县 家规 中华文明史 四川省
  • 简介:揆一(1895~1946年),字默庵,湖北鹤峰人.早年留学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归国后,曾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任南京陆军讲武堂堂长.北伐后,依附何成浚,曾任驻鄂绥靖主任公署参谋长、湖北省政府秘书长等职.1938年武汉失陷后,潜往香港,1939年初,追随汪精卫投敌.当时汪伪最缺者为军事人员,揆一与叶蓬遂成为汪在建军上之左右手.

  • 标签: 杨揆一 汪伪政权 中国 湖北 生平事迹 军事斗争
  • 简介:遇春是清朝著名将领,其一生戎马生涯经历无数战役。道光六年(1826),由于爆发张格尔叛乱,是年恰为署理陕甘总督,加之作战经验丰富,临危受命,在平定张格尔叛乱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对其仕途产生了巨大影响。

  • 标签: 杨遇春 张格尔叛乱 边疆治理
  • 简介:一一看题目,也许有人会问,《小二黑结婚》是著名作家赵树理的成名之作,它跟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献珍能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重大。可以这么说,若不是当年献珍满腔热情地扶持,赵树理这篇名作极有可能夭折。正是在献珍全力以赴地支

  • 标签: 杨献珍 赵树理 彭德怀 文化人 邓小平 中共中央
  • 简介:一个位卑职微、执锄荷担的农民,在上世纪60年代“一大二公”的背景下,逆流而上,斗胆上书倡导“分田到户,实行单干”。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农民朴实而执著的头脑,在田间地头,在夜半灯下,苦苦思考农业的命运,农村的命运,农民的命运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他那闪耀着智慧和真理之光的理论思想,在那变幻莫测的特殊年代里,先是被肯定、称颂,继而遭怀疑、质询,最终他的命运陷入了万劫不复。

  • 标签: 杨伟名 陕西 生平 农民思想家 《当前形势怀感》
  • 简介:2009年初,西藏博物馆又得到了一件珍宝,那是从山南地区泽当镇一户农家征集到的一部珍贵的手抄藏文《八颂般若波罗密多经》。这部《八千颂》长61厘米,宽8厘米,共365页,完整,成书于18世纪、保存状况良好。配有一对松木经夹板。整书以藏文乌金体即正楷字书写,其中前三页为蓝淀纸金汁书写,两端各彩绘释迦牟尼、般若佛母等六张尊像,而其余均为白纸黑墨,整书字迹工整、流畅而清晰可辨。

  • 标签: 般若 藏文 西藏博物馆 山南地区 18世纪 释迦牟尼
  • 简介:笔者对历史,尤其是甘肃地方的历史,始终怀有一种浓厚的兴趣。近日读到马自祥先生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阿歌》,内容正好和五凉时期的甘肃历史有关,展卷品读,真是大快人心,大慰平生。下面,笔者就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谈谈阅读这部长篇历史小说的些许体会和感受。

  • 标签: 长篇历史小说 甘肃 感受
  • 简介:<正>2013年4月23日,辛亥志士、抗日先锋经曲之女、85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晓阳回汉,作客湖北省博物馆,受到博物馆热情接待。同行的有她的老师朱虹(89岁)、夏牧原(92岁)夫妇,弟媳易静(82岁)、侄女采、侄子杨凡和向虎雏等。湖北警官学院党委书记、一级警监、《首义警事》作者赵志飞从百忙中赶来参加了此次活动。和晓阳从未谋面,一见如故,因为我们两家是世交:

  • 标签: 杨经曲 湖北省博物馆 杨采 杨凡 湖北警官学院 易静
  • 简介:1914年3月12日,北京前门火车站走出一个奇怪的老头——身穿马褂、袍子,腰间系一只绣花荷包,脑后垂一条小辫,足蹬红缎鞋……这个老头便是大名鼎鼎的王闿运,他此番来京,为的是接任中央国史馆馆长。而撺掇此事的,正是亲自来车站接他的高徒度。王闿运"纵横计不就"王闿运那身行头,很容易给人造成一个假象,以为他是野老者流。实际上他和他的学生度一样,都是有着极大政治抱负的人——王闿运以八十高龄重出江湖.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学生度要借他的名望为自己加分,在袁世凯面前大打老师牌;另一方面,也与王阎运本人“久有凌云志”有关系。

  • 标签: 王闿运 杨度 王学 政治抱负 火车站 袁世凯
  • 简介:2006年夏,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宛闲的子女将其母亲早年收藏的一幅画带到馆里,说此画原先曾捐给文史馆,“文革”开始时,当时金兆梓馆长将画退还给了母亲。现秉承母亲遗愿,决定捐赠中央美术馆。

  • 标签: 齐白石 文史研究馆 “文革” 母亲 上海市 美术馆
  • 简介:<正>藏学研究中,有关云南藏族的文章是不多的。我个人虽然从1959年就开始到云南藏区进行调查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是限于材料搜存,写研究文章只是近些年的事。就所见有关云南藏族的文章中,邓锐龄同志所写《结打木、打木二城考》一文,是比较好的一篇文章。读邓文之后,赞服之余,犹感其有所不足,特写本文,以求促进对问题的研究。

  • 标签: 达赖喇嘛 十三年 中甸县 纳西族 云南藏族 吴三桂
  • 简介:白寿彝先生曾称赞过"怀中先生从事回族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时间较早,成果也最突出。"适逢《回族研究》创刊20周年,它从一株幼苗成长为枝繁叶茂、绿荫葱郁的大树,倾注着作者、编辑们和关爱者们的心血,尤其是主编怀中先生,更是兢兢业

  • 标签: 回族史 专家 求真 历史文化研究 创刊20周年 《回族研究》
  • 简介:抗战胜利72周年将至,执笔为文,首先想起24年前一次随机访谈,似值一录为念。1993年5月28日,亦即古历4月初8,是为'八八大发'之日。时86高龄的季盛先生带着家人首次从台湾回到故乡,参加其侄孙女美琪投资监利的湖北福江木业有限公司开业庆典,我代

  • 标签: 中国空军大捷 亲历中国空军 战场亲历
  • 简介:本文引证雍正朱批奏折等资料,试图揭示名时案背后隐藏的委曲情节,并通过比较研究官方与民间两种不同文本系统的名时传记,对雍正蓄意制造这一冤案,不仅从政治角度作出解析,而且把它放在满汉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加以透视.

  • 标签: 雍正 奏折 传记 官方 冤案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