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提出了水文地质模型系统。该系统包括水文地质信息保障手段和水文地质制图法,在都市区域进行工程勘查时,这一系统是评价自然-人类活动状况的基础;水文地质模型系统采用的信息,分析了2000多座城市和村镇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化。

  • 标签: 水文地质模型 制图 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勘查 预报 人类活动
  • 简介:莫斯科州中部石炭纪沉积中的地下水位常常受到强烈人类活动负载的影响。如果莫斯科的供水主要基于地表水,那么莫斯科近郊的一些城市则利用地下水。由于强烈开采地下水,石炭纪沉积层中的地下水流已经发生根本改造。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水源地钻孔中的水不符合许多组份含量的标准。铁是众多组份之一。文献中登载的有关地下水中铁含量高的成因概念各不相同,

  • 标签: 地下水位 莫斯科 水源地 铁含量 数据评价 区域监测
  • 简介: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把AlliumcepaL.用作生物指示剂并利用煅烧采煤废物处理酸胜矿山排水(AMD)的效率。在利用煅烧采煤废物处理酸性矿山排水前后,测定其pH值和铝、铁、锰、锌、铜、铅和硫酸盐的浓度。把AlliumcepaL.用作阴性对照物(NC)并暴露于未处理和处理过的AMD及矿水中。

  • 标签: 酸性矿山排水 生物指示剂 废物处理 CEPA 采煤 利用
  • 简介:2011年3月27—31日,由水环地调中心主办的“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交流研讨暨外协课题验收会议在天津成功召开。本着“总结、交流、提高”的原则,“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

  • 标签: 二氧化碳 示范工程 潜力评价 交流 储存 地质
  • 简介: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适当选择和实施二氧化碳(CO2)储存项目具有长期安全性。然而,CO2从地层泄漏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例如,在废弃井中注入的C02有可能泄漏进入上覆地下含水层。在CO2泄漏事件中,操作者应谨慎、快速地进行补救措施。迄今为止,CO2泄漏修复计划侧重于使用泄漏井的封堵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需要圈闭或去除含水层中泄漏的CO2。鉴于保护饮用水资源和满足相关许可证要求的重要性,本项研究对一系列假定泄漏情况的多种修复方案进行了分析。本文考虑了3种特定修复目标,即降低含水层中可移动CO2数量、降低含水层中CO2总量以及降低液相CO2浓度。首先,利用多相流模拟器TOUGH2评估控制地下水含水层中泄漏的CO2范围和形状的过程与参数;其次,通过系统模拟来鉴定控制CO2提取的多相流动过程与相特性,例如浮力诱导流、毛细管捕集以及CO2溶解和离溶作用。随后,对比了不同修复方案的效果,包括:(1)通过垂直和水平抽水井去除气相和液相CO2;(2)注入水以溶解气相CO2并增大毛细管捕集力;(3)结合多井注入与提取方案。基于本项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多种有关不同修复方案效果的结论。首先,如有必要,通过固定和/或提取可有效修复地下水含水层中泄漏的CO2;其次,对于未形成重力舌区域内的小范围CO2羽而言,通过处于CO2羽中部的单独垂直井在数年内可去除所有CO2。在形成大范围重力舌的情况下(在盖层下圈闭的薄层、大范围CO2羽),去除CO2羽水平井更加有效,虽然这可能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实际上,在这些情况下,注入水并快速固定和溶解CO2羽可在短期内生成更有效的圈闭。但最有效修复大范围CO2羽的方案包括结合连续和/或同时多井注入和抽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圈闭和修复大�

  • 标签: 地下水 修复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
  • 简介:按照《典型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调查技术与评价研究》项目2006年工作任务要求,方法所项目组在时间紧、任务重、经费下达晚的情况下,科学安排,积极运作,争取年底全面完成2006年工作任务。项目组在污染场地的选址上,经深入调查,前期论证,根据污染现状,结合本项目研究目的,选定了典型污染场地。

  • 标签: 污染场地 项目进展 调查技术 地下水 取样方法 评价
  • 简介:由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质抛向周围介质,高密度污染喷出物的弥散现象具有区域特征。目前切尔诺贝利的《污斑》遍布欧洲大部分土地,包括地下水饮用区域。在俄罗斯,紧邻第聂泊自流水盆地东部的布良斯克州东南部受害最严重,该地区的污染程度和传播范围史无前例。由于该

  • 标签: 放射性物质 地下水污染 污染脆弱性 切尔诺贝利
  • 简介:众所周知,由于所涉及的场地范丽和时间尺度,用实验室或模拟实验预测人为建造的二氧化碳地储存场地的长期效应和稳定性是很难的。而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信息源是天然场地,这个天然场地的深度巨大,产生的二氧化碳或许在多孔储集层被捕集或许向地表泄漏。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场地设计的范围内,这些储存场地被视为地质时间跨度上形成的二氧化碳“天然模拟场地”。这些场地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i)了解为什么一些储集层渗漏而另一些储层却不渗漏;ii)了解即将渗入到近地表环境的22氧化碳的可能影响:iii)利用泄漏场地来开发,测试和优化各种监测技术。本文总结了在欧共体资助的项目(地质环境中用于二氧化碳储存的天然模拟)执行期间,在意大利中部取得的许多近地表气体地球化学的成果。这些包括二氧化碳储集层渗漏(Latem)和非泄漏(Sesta)对比、为描述迁移路径而进行的土壤气体详细调查、为研究二氧化碳浓度的瞬时变化而建立的地球化学连续监测站、包括在浅层注入混合气体在内的野外试验,根据不同气体的化学-物理-生物学特性,描述迁移路径并且推测各种气体性质。上述资料为22氧化碳的选址、风险评价、监测技术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如果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成为可以接受的并且被广泛应用的技术,那么,进行上述工作对于二氧化碳地质存储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土壤气体调查 地球化学监测站 注入试验 渗漏-非渗漏天然二氧化碳储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