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自 1996-7 至今,回访人数 1 万人以上,发现新生儿出生结扎脐带要点 :1. 延迟最少一分钟 钳夹 结扎 脐带 ; 2 . 长断脐 ; 止血钳 距 脐跟部 约 2cm 以上钳 夹,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 脐带水肿 、 过粗 、 脆性大 等 ,应该稍留长一点,最后气门芯 距 脐跟部皮肤约 1. 5 -1. 8 cm 结扎) 最后一个结打在 距 皮肤最少 1.5cm 左右,不能少于 1.2cm ( 常规的结扎是用止血钳 距 脐带跟部 1-2cm 钳 夹,最后气门芯巨皮肤 约 0.5-0.8cm ); 3. 一次性扎紧,遇到水肿严重或者过粗的脐带,需要再次使用慕斯线加固一次,使其在一周左右脱落; 4. 对于脐部膨出的新生儿,使用无菌药棉直径约 3cm 棉球按压在脐窝后,再使用脐带包固定,约 15 天左右恢复正常。如此处理的新生儿 脐带残端脱落快,愈合好,且 在 其 长过程中不易生病,抵抗能力强,而且食欲好,身体发育良好。 应用改良的断脐技术可以缩短水肿脐带的断脐时间,降低脐带断裂率、断脐失败率、脐带渗血发生率、脐炎发生率、脐带脱落时间,减轻助产士压力,提高助产技术,从而保障新生儿安全,预防感染, 良好发育,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殊脐带夹和气门芯应用在新生儿断脐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39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136例)、B组(120例)、C组(142例),A组新生儿给予单纯用气门芯断脐,B组给予单纯用特殊脐带夹,C组给予特殊脐带夹+气门芯断脐。对比观察脱脐时间、出血、感染机率等指标。结果A组1-5天脐带脱落时间的例数为13例(9.55%)、B组14例(11.66%),C组126例(88.73%),可见C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A、B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特殊脐带夹+气门芯给新生儿断脐,可以明显的缩短新生儿的脱脐时间,减少出血几率、脐带感染率,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将6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使用3.0~4.0mm克氏针或钻头行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术治疗,对照组33例行传统器械刮匙去除死骨治疗。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的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41.2±7.4)min比(74.3±10.2)min、(9.7±2.3)d比(14.3±4.2)d、(43.56±2.12)分比(37.21±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和6个月髋关节Harri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2和24个月髋关节Harris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3.11±2.43)分比(91.23±2.89)分、(85.23±2.43)分比(73.54±2.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直径多孔道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较传统器械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坏死骨清除率高和减缓疾病进展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密闭式留置针单手退针芯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22年5月15日-7月15日儿内科收治的400例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婴幼儿中随机选取19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96例,对照组在进行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予常规法退针芯,实验组则予单手退针芯法退针芯。对比两组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实施单手退针芯法进行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为婴幼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行单手退针芯可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应被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针芯圈在神经内分泌科对于降低静脉穿刺渗出率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病人2490例,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260例与观察组12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针芯圈静脉穿刺法治疗。材料包括r型或Y型静脉留置针以及一次性的医用透明薄膜等等,使用这些材料对患者的静脉部分进行穿刺,穿刺之后,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的渗出率。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穿刺渗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静脉穿刺渗透率,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地减少了患者渗出率。结论改良后针芯圈在神经内分泌科患者静脉中的穿刺能够保护静脉,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出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是一种值得使用与推广的穿刺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图形异常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一段时期内收治的60例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图形正常产妇和60例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图形异常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为FHR正常组和FHR异常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情况及围生儿结局。结果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FHR正常组的羊水粪染发生率(6.7%)低于FHR异常组(18.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FHR正常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7%)低于FHR异常组(8.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图形异常是羊水粪染和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对产妇的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发现胎心率异常情况加强警惕,有效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尿管外固定方法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外科需留置尿管的病人22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8例收集本院手术室或临床科室床旁行气管插管后剩下未使用的气管导管内芯塑型S型钩,将导管芯塑型S型钩挂于床边,然后把集尿袋挂于导管芯塑型S型钩上。对照组108例传统方法使用一次性绷带将集尿袋绑于床边。比较两组留置尿管外固定期间患者或家属使用方便情况和临床护士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尿管固定使用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芯塑型S型钩承重力强、坚固、不易脱落、便于取下,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易于取材,而且可以回收消毒再利用,便于临床推广,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