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肺岩宁方及其拆方对C57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jalgrowthfactor,VEGF)及其激酶功能区受体(kinase-domaininsertcontainingreceptor,KDR)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57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肺岩宁组、益气组、补肾组和抗癌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均灌胃21d,第22天处死。观察肺转移情况,取肿瘤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57小鼠Lewis肺癌中VEGF和KD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幂:肺岩宁组与补肾组、抗癌组小鼠的肺转移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益气组(P〈0.05)。C57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表达VEGF和KDR,但肺岩宁组与补肾组、抗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组(P〈0.05),肺岩宁方组和抗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KDR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组(P〈0.05)。结论:肺岩宁抑制C57小鼠Lewis肿瘤转移的机制可能与下词VEGF及其受体KDR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简介:常规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存在局限,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疗效和优势。本文介绍使用疏肝泄热、益气培元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患者服药至今已4年余,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平稳改善,已脱离输血25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未见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提示使用疏肝泄热、益气培元法思想的中药组方,可能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简介:目的探讨疏肝调经针灸方案治疗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优势。方法选择具有抑郁或焦虑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A-D4组,分别对应采用帕罗西汀、利维爱、"帕罗西汀+利维爱"和疏肝调经针灸方案治疗8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1次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并在观察期结束时进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HAMA评分:4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且相互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HAMD评分:A组改善优于B组(P〈0.01),C组和D组优于A组(P〈0.05),而C组和D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前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与前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该病治疗中,考虑到帕罗西汀的毒副作用和利维爱潜在的、远期的危险性,疏肝调经针灸方案值得推荐。
简介:目的:观察平喘方及拆方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病理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白介素-6(IL-6)因子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平喘方及拆方对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BALB/c小鼠用卵蛋白等腹腔注射致敏、雾化吸入激发,建立支气管哮喘模型。将60只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地米组)、平喘方组、拆方1组(平喘祛瘀方)、拆方2组(平喘祛痰方)。各组分别灌胃干预7d后处死,取样。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左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中TSLP、IL-6因子水平。结果: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细支气管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内及周围组织炎症浸润明显;空白组、地塞米松组、平喘方组细支气管管壁结构正常,管周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拆方2组较拆方1组细支气管管壁增厚不明显,管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轻。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TSLP、IL-6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米组、平喘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TSLP、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平喘方组及拆方2组比较,拆方1组TSLP、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平喘方及两拆方均能减轻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改善肺组织病理改变,降低TSLP、IL-6因子水平,其中平喘祛痰方较平喘祛瘀方效果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利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胃痞病患者进行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年2月至2203年2月之间接收的胃痞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进行差异性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四联疗法,研究组基于此实施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比各组的治疗结果。结果:首先调查两组患者在Hp根除率方面的数值水平对比结果,经统计比较显示,研究组的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统计各组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症状积分,经横向以及纵向对比显示,治疗前两组数值差距并不大,干预后研究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后,从治疗有效率方面对比,经计算分析可知,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水平更高(P<0.05)。结论:在治疗胃痞病的过程中使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以大幅提升治疗效果,并且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积分,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因为患者食管胃连接部功能异常,抗反流防御机制明显降低,酸性或者非酸性胃或者十二指肠内容物发生反流,进入食管,从而引发不适症状。临床中,一般会采用双倍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中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标准尚未统一,通过现有西医药物治疗,停药后疾病会反复发作、症状无法明显改善、副作用较大。中医中药可以通过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可弥补西医药物的治疗缺陷,获取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胃食管反流病是目前消化科门诊就诊率极高的一种疾病,西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泛酸、烧心等症状和食管黏膜、口腔咽喉、气道等组织的损伤,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西医采用抑酸药及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虽能达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临床复发率高达70%~80%。中医认为该病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总的病机。肝升肺降促进脾运胃纳及脾胃的升降,从而保证胃肠功能的正常发挥。其病机除了与脾胃升降失调相关外,与肝肺升降失调亦有密切关系。辨证应以肝、胃、肺、脾、胆关系为重点,强调从“气”论治该病。此外中医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看病的同时更注重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力求标本同治,彻底治愈该病,最大程度降低本病复发率。
简介:目的对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进行数据挖掘,以寻找刘完素重视脾胃用药的证据,完善其学术体系。方法利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共收集《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的方剂195首。利用excel软件建立刘完素方药数据库,在Windows7平台采用SPSS17.0和clementine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位中药依次为炙甘草、白术、人参、茯苓、大黄;经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关联规则46组;经过聚类分析共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0组,其中9味入脾胃经。结论刘完素临床用药最重视健脾养胃,并非都用寒凉药。这对后人全面掌握刘完素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用药都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