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食管双支架留置术治疗恶性气管、食管狭窄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2例恶性肿瘤造成气管、食管狭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8~66岁,平均年龄48.8岁。术前行食管造影及螺旋CT气道三维重建检查,明确气管、食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及是否存在气管食管瘘。7例以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患者首先置入食管支架,5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患者首先置入气管支架。食管支架选用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气管支气管支架选用自膨胀网状镍钛合金支架。所有患者都留置气管、食管双支架。结果所有患者成功置入气管、食管双支架,手术成功率100%。7例首先留置食管支架者,5例在食管支架置入后立即出现呼吸困难,需马上留置气管支气管支架,另2例在24h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置入气管支气管支架后缓解。5例首先留置气管支架者,支架留置后呼吸困难缓解,之后留置食管支架操作顺利。所有患者留置气管、食管双支架后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2例合并气管食管瘘患者,双支架留置后瘘口闭合。12例患者术后生存1.5~6.2个月,1例因肿瘤的过度生长而发生食管再狭窄,再次置入食管支架后症状缓解。结论气管、食管双支架留置术是治疗恶性气管、食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同时伴有气管、食管狭窄的患者,应首先置入气管支架,以防止食管支架膨胀压迫气管,加重气管狭窄引起窒息。

  • 标签: 气管狭窄 食管狭窄 自膨胀金属支架
  • 简介: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淹溺淡水污水后出现呼吸衰竭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35例淹溺污水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2.5岁。人院48h内在机械通气状态下行经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人院时和人院48h两组呼吸生理、呼吸力学及临床指标。结果抢救成功32例.死亡3例。与入院时相比,入院48h氧合指数、呼吸频率、体温、吸气峰压等呼吸生理、呼吸力学及临床指标明显改善,比较上述两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指脉氧监测无明显下降。结论经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机械通气状态下治疗溺水所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 纤维支气管镜 机械通气 溺水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 改善因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造成的呼吸困难。方法 用形状记忆钛镍合金气管支架置入术置入。结果 全部25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置入,术后患者气促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形状记忆钛镍合金气管支架置入术既能解决危及生命的呼吸窘迫症状,又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气管狭窄 置入术 支架
  • 简介:老年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常见危重症.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重症肺炎、急性肺损伤、肺癌等疾病所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抢救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老年患者常存在基础心、肺功能障碍。安全、迅速、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能为抢救赢得时机。回顾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抢救老年呼吸衰竭患者52例,均一次插管成功.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 呼吸衰竭患者 经口气管插管 抢救治疗 老年患者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国产镍钛合金气管支架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恶性气道狭窄患者(其中肺癌6例、食管癌晚期伴气管旁淋巴结转移合并气道狭窄5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6~62岁。术前常规行高千伏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明确气道狭窄的部位、形态及范围。在X线透视下将多功能导管沿导丝经声门进入气管并越过狭窄段,更换超硬导丝并将导丝留置于狭窄段远端,撤除导管,沿导丝通过置入器置入气管支架。结果11例患者成功置入气管支架。随即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气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气道狭窄 放射学介入治疗 镍钛合金支架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各级支气管及伴随结构的病理变化,探讨微波消融对各级支气管及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只健康家猪分为2组,进行经皮穿刺正常肺组织微波消融,分别于消融后3d(A组)、28d(B组)各宰杀5只,观察微波消融后消融损伤区形态及各级支气管和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的病理表现。结果①随着支气管腔的变小,微波对支气管的损伤加重;对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的损伤较轻,各级支气管消融后28d呈恢复表现。②微波消融对于肺组织中的大血管有轻度损伤,对小血管损伤较重。③微波消融对于淋巴管、神经均有损伤,且神经损伤未恢复正常。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肺部肿瘤是一种可以耐受且对大支气管、大血管影响轻微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微波消融 正常家猪 支气管 伴随结构
  • 简介:剧烈运动时,人体要通过深呼吸,为机体组织及器官的快速新陈代谢过程补充足够的氧气,研究深呼吸时人体肺内气体的流动及输运机理,对运动生理学及临床医学具有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组,数值研究深呼吸情况下,人体三级支气管模型内的吸气流动规律,比较了均匀及抛物型速度进气条件对支气管内流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呼吸时,支气管内出现了复杂的流动现象,包括主流的射流-尾流结构及m-型结构,以及二次流的2涡向4涡结构演变过程,与平静及正常呼吸状态相比,深呼吸使肺内中部及侧部下游支气管内流量分流不均匀性加重,压力损失急剧增大,支气管内壁承受更大的气动负荷.

  • 标签: 呼吸流动 深呼吸 支气管 射流尾流 数值模拟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5~13个月。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给予抗炎、止咳、平喘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症状减轻及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3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5.9±3.5)个月;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6.2±3.8)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用药剂量为每次50kIU/kg,每天2次,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1000kIU,疗程共5~7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9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93.0%,显著高于对照组(75.6%)(P〈0.05)。观察组喘憋、咳喘症状及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干扰素 布地奈德 毛细支气管炎 儿童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重度尿道下裂手术后尿道狭窄患儿尿道扩张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度(阴茎阴囊型、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患儿10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0岁。回顾其手术治疗情况及手术后复查期间尿道扩张术治疗尿道狭窄情况,包括手术术式及分期,尿道扩张时间及过程,扩张后排尿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左右尿线开始变细时行尿道扩张治疗,其中6例可以顺利进行常规尿道扩张,扩张后排尿满意,间隔1个月进行再次扩张,术后3个月结束尿道扩张治疗进入常规随访,无排尿困难;4例患者常规尿道扩张困难转入全身麻醉下膀胱镜直视尿道扩张治疗,其中2例在9F镜鞘下膀胱镜可顺利通过吻合口,随后常规扩张后置入10F硅胶导尿管并留置,1周后拔管,另2例因9F镜鞘下膀胱镜难以通过吻合口,故在监视下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入膀胱,随后在导管引导下置入8F硅胶导尿管成功,留置1周后拔出,此4例患者均间隔1个月再次扩张,此后随访无明显排尿困难。结论对于难以常规尿道扩张的重度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尿道狭窄患儿,膀胱镜技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辅助手段,可以提高成功率,降低盲目扩张造成尿道损伤和盲道发生的可能。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狭窄 尿道扩张术 膀胱镜
  • 简介:针对弹性动脉狭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状况,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ALE),在给定相同的边界条件下模拟出了弹性血管和刚性血管中血流速度和压力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不同狭窄程度模型的血流状态。结果表明:随着动脉的狭窄程度增加,其中心流速越来越大,窄前压力逐渐升高,窄后压力逐渐降低,狭窄前后的压差单调增加;刚性血管无法对人体正常生理状态进行比较好的模拟,其计算所得结论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说明ALE方法对血液流动的数值研究是可行的.

  • 标签: ALE方法 弹性动脉 狭窄 血液流动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基底动脉狭窄时基底动脉及其供血区脑组织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选择经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检查诊断为基底动脉狭窄、闭塞患者(狭窄组)19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37-80岁。对照组(基底动脉正常患者)16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37-69岁。所有患者均行颅脑MRA、快速电影相位对比及流动敏感交互式反转恢复序列检查,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出流速并计算出流量。测量两侧枕叶、小脑、脑桥、延髓灌注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狭窄组与对照组间平均流速、峰值流速及血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狭窄以远处与对照组之间平均流速、峰值流速及血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基底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灌注总值较对照组低(P〈0.05)。不同程度基底动脉狭窄者灌注流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基底动脉狭窄者基底动脉狭窄以远处平均流速、峰值流速、血流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基底动脉狭窄者后循环供血区脑组织灌注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处基底动脉血流量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70,P〈0.05)。结论随着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狭窄处基底动脉血流量减低。

  • 标签: 磁共振 基底动脉 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制备DMAB表面修饰紫杉醇纳米微球并研究其在兔颈动脉损伤模型抑制新生内膜增生的效果。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紫杉醇PLGA纳米微球,用物理吸附法对纳米微球表面进行DMAB修饰。纳米微球的粒径和粒径分布、表面形态和表面电荷分别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Zeta电位仪进行分析。紫杉醇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建立兔颈动脉损伤模型,在血管局部灌注不同浓度的修饰纳米粒。28d后,取出局部给药的颈动脉血管,进行HE染色和弹力纤维染色。

  • 标签: 修饰紫杉醇 再狭窄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比较视可尼喉镜与普通直接喉镜在小儿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安全性和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需全身麻醉婴幼儿60例(其中新生儿16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0天~3岁,平均年龄1.1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新生儿8例,其余为1个月~3岁患儿。术前处理和麻醉诱导方法相同,Ⅰ组采用视可尼喉镜进行气管插管(经口、左侧磨牙入路),Ⅱ组则采用普通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记录各组患儿插管时间,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3、5、10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计算HR与收缩压乘积(RPP)、全程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于气管插管前和气管插管后5min采动脉血检测血糖。结果Ⅰ组患儿用视可尼喉镜行气管插管时间虽略有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指标:组内各时点比较,两组患儿在诱导和插管时变化过程相似,诱导后至插管前HR、SBP、DBP及RPP比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插管后1min的比插管前的明显增高(P〈0.01)并且达到最高,以后逐渐降低;组间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前、诱导后及插管后3、5、10min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1minⅡ组患儿的HR、SBP、DBP及RPP比Ⅰ组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组内、组间,两组患儿插管过程中各时点之间均无明显变化(P〉0.05)。全部病例SpO2无变化。Ⅰ组内有10例困难气道患儿全部一次性插管过程顺利,Ⅱ组内有8例困难气道患儿,其中5例一次性插管过程成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可尼喉镜(儿童型)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尤其对声门暴露不理想者更具优势;采用视可尼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可引起与用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相似的应激反应,但相比较轻。

  • 标签: 视可尼喉镜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婴幼儿 困难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