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种不同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治疗的3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其分为3组,A组的124例患者运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B组的130例患者运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C组的122例患者运用格列吡嗪进行治疗,分析三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组(A组、B组、C组)患者空腹血糖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84.6%、85.2%,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总有效率分别为95.2%、72.3%、75.4%。结论二甲双胍是对空腹血糖控制最佳的药物,阿卡波糖是对餐后2h血糖控制最佳的药物,但是从经济角度来看,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最经济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响,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参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在病情,心理以及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结果显示,在对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后,患者因低血糖而导致的不良事件较参照组具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护理相比,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脑梗塞(DC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共284例,脑梗塞患者共336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DCI)患者58例,占糖尿病患者20.4%,占脑梗塞患者17.3%。非糖尿病脑梗塞(NDCI)组278例(82.7%)。对其发病年龄、肢体瘫痪、并发症、意识状态及预后等进行观察研究。结果DCI组发病年龄早、意识障碍重,预后差,与NDCI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的糖代谢障碍及脂代谢异常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程,是脑梗塞发病早,病情重的机理所在。所以,对脑梗塞患者,血糖测定应为常规检查,病程中应动态观察。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脑梗塞,改善脑梗塞患者生存质量的措施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围产期的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母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母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产前、产时、产后进行具有针对性综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治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甲亢合并糖尿病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在先的56例患者,合并甲亢以后,稳定的对血糖加以控制,降糖药物的使用量显著增大;控制甲亢症状后,所使用的降糖药物用量明显减少。甲亢在先的3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以后,与无糖尿病时相比,其抗甲状腺药物使用量增多。糖尿病与甲亢同时确诊的4例患者,抗甲状腺药物与降糖药物的使用量均增加,药物维持时间长,症状控制较为困难。结论在临床上,糖尿病和甲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者并存极易因诊断其中一类疾病而对另一疾病造成忽视,特别是先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非常容易导致甲亢误诊,通常将大便次数增多、出汗异常以及心动过速归结于植物神经性糖尿病病变;甲亢的出现会加重糖尿病症状,引发酮症酸中毒,而控制糖尿病不佳则会诱发甲亢危象。所以,但凡明确诊断甲亢合并糖尿病,并需予以同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