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长参与癌症患儿化疗对癌症患儿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癌症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对入选的患儿家长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实施家长参与模式,对照组则实施传统的单项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儿参与化疗治疗护理的程度及依从性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家长参与模式能显著提高癌症患儿对化疗的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化疗后致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行化疗后致口腔溃疡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护理满意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症患者化疗后致口腔溃疡采用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可获得显著疗效,有效加快了口腔溃疡愈合速度,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提升了整体护理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5例作为试验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45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为研究时段,均进行CA199水平检测,比较两组CA199水平,并分析胃癌患者不同TNM分期患者CA199水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CA199水平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中Ⅳ期患者的CA199水平显著较Ⅲ期、Ⅱ期、Ⅰ期的高,不同分期间的CA199水平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与其病情发展程度联系密切,CA199水平越高,说明患者病情越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诊断价值,作出正确的临床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以资对照,进行TNM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受检的80例患者MSCT均可清晰显示结肠,特别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的解剖结构、邻近器官的毗邻关系。结直肠癌MS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增强后MSCT有64例(80.0%)明显强化,13例可见分层强化;12例(15.0%)有邻近脏器受累;淋巴结转移36例,MSCT显示24例。术前评估64例可切除,16例不可切除;术后5例低估,3例高估,术前切除评估符合率87.5%;MSCT对结直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MSCT可清晰显示结直肠的肠壁厚度、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不仅能显示肠壁肿块、厚度、邻近器官的侵犯,还能显示淋巴结肿大及腹腔转移,其强化程度改变颇具特异性,在病变的诊断、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经胃镜活检确诊的4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行术前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观察组和给予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的对照组,均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MRI和MSCT对胃癌T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2.4%和7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N分期准确率比较同样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术前分期判断上MRI与MSCT差别不大,MRI在一些成像技术方面优于MSCT,但其由于对术前N分期局限性还无法取代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上的应用。
简介:摘要本论文通过对受试者采用先期行腓骨下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跟骨牵引,开放创口清创缝合,进行消肿、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二期手术(十到十四天后)对行胫骨下端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放置冲洗引流管,消肿、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的方法,拟总结伤后分期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术中使用不同类型AO接骨板并根据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本论文分别对随访6个月至1.5年,闭合性骨折患者以及开放型骨折患者完成分期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段,优良率达90%以上。研究表明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是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可使患肢早期功能恢复,避免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超声探头检查在结直肠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需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住院患者3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微超声探头检查,根据其检查结果进行术前分期。并将其检查及分期结果与手术探查及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判断其准确率。结果38例结直肠癌患者微超声探头检查分期结果准确率为84.2%,其中T1分期准确率为100%;T2分期准确率为81.8%;T3分期准确率为80.0%;T4分期准确率为33.3%。另根据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肿瘤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来判断术前超声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为72.4%,特异性为66.6%。结论采用微超声探头检查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诊断及分期的重要手段,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早期T1分期的结直肠癌其诊断准确率更为显著。此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选择术式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故值得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伊立替康是细胞毒类药物喜树碱的半合成衍生物,是特异性DNA拓扑异构酶Ⅰ的抑制剂1。有S期特异性细胞杀伤作用,其在体会水解为活性代谢产物为SN—38,SN—38抗肿瘤活性是伊力替康的100-1000倍2。近年来伊立替康已较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抗癌药物。经国内外临床研究证实,伊立替康对大肠癌、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均有不同的疗效,但其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延迟性腹泻、急性胆碱能综合征、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和特殊毒性,在使用过程中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科应用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癌症48例,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减轻了伊立替康的毒副反应,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