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施。方法回顾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科37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积极的、规范化的护理,观察效果。结果经积极的、规范化的治疗护理后,病情好转,疗效满意。结论积极的、规范化的护理,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标签: 重症监护室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摘要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运动损伤疾病,目前,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膝关节外科中常见的经典的微创治疗方法。而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的恢复,正确、合理、持久的康复训练直接影响到患者能否早日回归到工作和生活中。本文对自制下肢斜坡软枕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应用进行研究。

  • 标签: 自制 斜坡软枕 前交叉韧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膝关节僵硬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6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总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下肢创伤骨折 膝关节僵硬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手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及施行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7月98例盆腔手术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预防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预防组则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盆腔手术护理满意度;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干预前后患者股静脉、腘静脉血液流速、D-二聚体、APTT。结果预防组盆腔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预防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液流速、D-二聚体、APTT相近,P>0.05;干预后预防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液流速、D-二聚体、APTT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腔手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施行效果确切,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动力学,改善凝血功能,预防血栓形成,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盆腔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方法 施行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9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经验总结,认为工作人员高度重视,详细的术前评估及宣教、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机械预防、药物预防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等措施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键,为手术的成功及疾病的康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方案 预防护理 功能锻炼 下肢深静脉血栓 药物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患者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同时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结论在临床上对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相对形成原因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3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HAMA、HAMD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分别为(14.2±1.3)分、(15.1±1.3)分;对照组HAMA、HAMD评分分别为(19.3±1.2)分、(23.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12例,比较满意4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4.1%;对照组满意6例,比较满意6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老年 下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综合干预内容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此次以88例于2014年01月至2016年04月因下肢静脉曲张进入本县医院治疗的患者作救治对象,参照不同干预内容予以分组基础组42例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46例则加行综合干预内容,对比两组病例干预质量。结果基础组有12例(28.57%)出现并发症,同时观察组有3例(6.52%)(P<0.05)。结论选择张高位结扎剥脱法以及激光治疗术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救治时,建议配合展开综合干预内容,效果显著。

  • 标签: 并发症 下肢静脉曲张 激光治疗术 综合干预 高位结扎剥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该院妇科盆腔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2%)显著低于对照组(28%),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2%)显著高于对照组(8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妇科盆腔手术 围手术期 预防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下肢静脉造影的方式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有72例与下肢静脉造影的结果相符合,准确率为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快捷、图像显示直观,且可以了解静脉血管的血流状态及血管内的病变情况,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恶性血液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恶性血液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8例,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28例患者中肢体肿胀完全消失20例,消失时间为3~14天,彩超复查血管再通或侧肢循环形成。剩余8例均肢体肿胀均不同程度缓解,其中4例于肿胀消退后20天及8天又复发血栓形成,其中自动出院2例,再次应用以上治疗1周2例,肢体肿胀消退。结论实际中恶性血液病出现DVT的原因主要包括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静脉血液瘀滞、血小板异常。DVT临床诊断在依据临床表现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考虑影像学检查结果。通过溶栓治疗能够溶解新鲜血栓,但溶栓治疗同时还需对抗凝剂进行应用。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肢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梯度压力泵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我科15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75例,对照组进行基础的治疗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梯度压力泵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实验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其效果很明显。结论梯度压力泵对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明显。

  • 标签: 梯度压力泵 ICU 下肢深静脉血栓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下肢体重复性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每次训练40分钟,每日一次),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增加重复性训练(两种训练每日各20分钟,每日一次)。两组持续训练4周,观察训练前后下肢部分Fugl-Meyer量表、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ambulationcategoryscale,FAC)评分情况。结果训练后两组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FAC评分较训练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对脑卒中患者开展下肢体重复性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重复性训练 早期 Fugl-Meyer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性瘫痪儿童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脑瘫患儿痉挛型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15)只接受一般康复训练,观察组(n=15)接受一般的康复训练,在每次运动疗法训练中抽出10min接受专门下肢康复机器人练习。两组脑瘫患儿治疗时间都为3个月。在康复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的E区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E区评分都好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一般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脑瘫患儿痉挛型的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

  • 标签: 脑性瘫痪 下肢康复机器人 粗大运动功能 步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下肢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或辅助小切口复位钢丝环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下肢多段骨折26例。结果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26例均骨性愈合,其中1例胫骨延迟愈合,术后9月改为动力型固定后8个月愈合,2例股骨骨折不愈合,术后10个月时自体骨移植后获骨性愈合。所有患者未出现骨折畸形愈合、断钉、感染及膝、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闭合或辅助小切口复位钢丝环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成人下肢多段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髓内钉 股骨 胫骨 多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运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近一年所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P<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及康复期间,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心功能改善程度较为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老年慢性心衰 运动康复护理 心功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寻求除药物治疗外的辅助治疗糖尿病的手段,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心理、饮食和运动方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辅助治疗。结果心理、饮食和运动方法对糖尿病治疗均有一定辅助功能,有助于糖尿病病人的康复治疗。结论药物治疗结合多种方法辅助治疗使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治疗 饮食治疗 运动康复
  • 简介:由于飞行人员的特殊职业要求与一般行业有许多不同,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对于民航飞行人员的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因此,在飞行专业学生的培训过程中,航空体能训练也就成为重点。飞行专业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航空体能训练过程中损伤时有发生,

  • 标签: 民航飞行人员 专业学生 损伤调查 病因 运动 特殊职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FMI评分为(6.12±3.21),治疗后FMI评分为(26.3±5.2);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FMI评分为(6.36±2.82),治疗后FMI评分为(11.36±4.23);经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达到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治疗 脑卒中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ICU病房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名。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护理后一周、护理后两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减少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ICU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