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眼底筛查中患儿的随访及访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整理15750例新生儿RetCam3眼底筛查结果、随访情况及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750例新生儿首次接受筛查,检出眼底病变5200例(33.02%),其中阳性患儿42天访率为23.03%,后天获得性眼病中的眼底出血访率最高(19.43%),主要为Ⅰ度出血。结论新生儿眼底病变表型差异较大,在临床上加强疾病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根据患儿表型严重程度及随访情况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增强患儿的依从性和复诊率,才能收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的目的。

  • 标签: 眼底筛查 新生儿 档案管理 失访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门脉高压症与血浆内皮素-1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乙肝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浆ET-1的水平,并检测食道静脉曲张程度、腹水程度和门静脉宽度。结果乙肝后肝硬化代偿期无腹水患者组与中等至大量腹水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轻度、中度食道静脉曲张与重度患者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门静脉宽度≥1.4cm组与≤1.0cm组和1.0-1.4cm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内皮素-1与乙肝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门脉高压症的维持有关。

  • 标签: 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内皮素-1 门脉高压症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17-02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贲门弛缓症胃镜下球囊扩张与植入覆膜支架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取2015年4—10月于我院采取植入覆膜支架治疗贲门弛缓症的4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另取2016年2—8月于我院行胃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弛缓症的4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将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食管压力测定值、胃镜介入治疗次数、平均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2、3、6个月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近似(P>0.05),术后12个月有效率为78.6%明显低于对照组97.6%(P<0.05)。治疗前两组LESP值与LESR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ESP值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LESRR值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明显低于对照组23.8%(P<0.05)。结论胃镜下球囊扩张与覆膜支架治疗贲门弛缓症各具优势,对于中老年患者首选胃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覆膜支架治疗虽然能获得理想的远期效果,但内镜介入治疗率高,增加医疗费用开销。

  • 标签: 胃镜下球囊扩张 覆膜支架 贲门失弛缓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NT-proBNP在肺心病代偿期患者不同时期的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对应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3-2018.3期间收治的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组)与18例肺心病患者(B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NT-proBNP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NT-proBNP指标方面,B组均显著大于A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心病代偿期患者随病情发展其NT-proBNP水平会明显升高,通过NT-proBNP检测可作为评价患者病情发展与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 标签: NT-pro BNP水平 肺心病 失代偿期 不同时期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查我科血液净化中心的持续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50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使用寿命为11.28±1.24年,其中发生并发症有6例。结论针对维持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不仅能降低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瘘功发生率,同时增强了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模式,评价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病率。结果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明显更好(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更高(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针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心理健康状况 生存质量 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代偿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运用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实施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普通药物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的LN、PCIII、HA、TBIL、AST、ALT、ChildPugh评分均比对照组优,两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抗纤维化的效果很好。

  • 标签: 小剂量 利巴韦林 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 -2a 丙型肝炎 肝硬化 失代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