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道息肉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接收诊治的65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按照奇偶数原则将其分为参考组(n=32)和实验组(n=33)。参考组采取常规开腹切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后续对两组患者的息肉切术效果和术后康复进程进行比较。结果:参考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均可达到较高的一次切除率(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消化道息肉患者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不仅能够实现较高的切除效果,同时还能促进术后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我院大肠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记录并观察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息肉一次性切除率。结果: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46±0.24)毫升、平均手术时间为(30.88±1.94)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3.05±1.42)天、平均VAS评分为(2.46±0.63)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息肉一次性切除率为95.45%。结论: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较高的一次性切除率,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具有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我院大肠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记录并观察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息肉一次性切除率。结果: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46±0.24)毫升、平均手术时间为(30.88±1.94)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3.05±1.42)天、平均VAS评分为(2.46±0.63)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息肉一次性切除率为95.45%。结论: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较高的一次性切除率,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具有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汽化电切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2005年6月我院1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汽化电切术发生术中及术后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开展初期3例因术中出血多手术野不清,中转开放手术。3例术后24—48h因膀胱痉挛出血量大,电切镜下止血。1例出院后第5天,因大便干燥用力排便后出血;1例出院后第8天因骑车后出现出血,出血量较大,此2例均电切镜下止血。10例出院后2-10d出现肉眼血尿,膀胱腔内置三腔尿管气囊压迫止血。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汽化电切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发生于初期开展学习曲线内,对于容易造成术中术后出血的内科疾病,术前要有充分的认识,并给予相应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3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共计98例。通过抽签方式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持有蓝色签为对照组,治疗采用普通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方式;持有红色签为观察组,治疗采用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方式。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后2组患者相关临床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7.96%,对照组为83.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为8.16%,对照组为24.4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内镜下对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效果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BFB)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1.3-2022.3期间随机抽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盆底肌训练,观察组额外增加NEMS联合BF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评估治疗后盆底功能[尿失禁调查问卷(ICI-Q-SF)、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NEMS联合BFB治疗产后SUI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对恢复患者盆底肌功能具有积极意义,临床上可广泛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TGF-β2诱导下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的能力,探讨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抽取兔髂骨骨髓液3-4ml,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传代后实验组以高糖DMEM无血清特定培养液诱导f含TGF-β210ng/ml、地塞米松10^-7M、维生素C50μmol/L),对照组以高糖DMEM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结果:诱导后细胞体外扩增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形态由成纤维样梭形向多角形、多边形或类圆形转变,诱导21天后细胞形态变化最为显著,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深而均匀。结论:TGF-β2可有效诱导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分泌软骨细胞特异性基质,有可能成为软骨组织工程较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骨痿康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骨髓间充质细胞从骨髓中分离出来,传代培养两代后获得可供临床应用的细胞。麻醉成功后,对股骨头行髓心减压术,用刮匙除坏死部分,然后注入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结果:治疗前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总分为(67.38±5.75)分,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 评分,总分(75.86±4.63)分,术后6 个月髋关节Harris 评分,总分(78.64±5.07)分,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 评分,总分(81.34±4.81)分,术后15个月髋关节Harris 评分,总分(85.75±5.78)分。术后第15个月的髋关节评分,优:23例35髋;良:29例45髋;可:6例10髋;差:2例3髋,优良率85.2%。结论:采用中药骨痿康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满意。
简介:背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关系密切。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雌激素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及其与微小RNA-26a的关系。方法:取小鼠股骨与胫骨骨髓,全骨髓贴壁法获得并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以0,10-10,10-9,10-8,10-7,10-6mol/L的雌二醇对其成骨诱导过程进行干预。结果与结论:雌二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影响不明显,但可明显提高其成骨能力;同时雌二醇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基因RUNX2,OCNmRNA及RUNX2,SP7蛋白的表达,以10-9mol/L雌二醇的作用最明显,但10-9mol/L雌二醇促进微小RNA-26amRNA表达的能力最弱。说明雌二醇可剂量依赖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微小RNA-26a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
简介:背景:临床上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主要方法是静脉瓣膜修复及带瓣静脉段移植,但这些方法创伤较大,且带瓣静脉来源有限。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在修复病变血管方面取得的进步,而以自体来源的内皮细胞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带瓣静脉也见于了报道,但存在排出反应。目的:构建一个有可自我更新、修复、类似天然瓣膜结构并具有功能的带瓣静脉。方法:麻醉取Beagle犬的骨髓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的传代、冻存复苏、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定向诱导分化。采用热致相分离技术,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为基材,利用自制带瓣静脉模具制备三维组织工程带瓣静脉支架,制备组织工程带瓣静脉支架,并研究其形态结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支架上构建可降解的带瓣静脉,在体外培养2周。结果与结论: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支架孔隙率高。培养的细胞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培养的细胞大部分表达CD29和CD44,不表达CD34和CD45。细胞毒性实验显示支架无毒性,有利于细胞增殖和迁移。将细胞种植在支架表面上培养后可形成单层细胞层。体外实验验证细胞支架复合物的瓣膜有一定的开闭功能。利用三维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支架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带瓣静脉,组织工程带瓣静脉将有可能作为静脉瓣膜的的替代物治疗静脉瓣膜疾病。
简介: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其三系分化的能力和免疫诱导特性使其具有再生医学的应用前景。目的:从小鼠骨髓中研究分离制备Flk-1+间充质干细胞的新方法,检测了这类细胞的生物特性。方法:以小鼠骨髓为研究对象,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并扩增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它们的细胞周期、表型和多系分化的能力。结果与结论:小鼠来源的骨髓来源的原始间充质干细胞呈成纤维样生长,大部分细胞处于G0/G1期,并且高表达Flk1,CD13,CD29,CD44,小鼠骨髓来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在光镜下均呈成纤维样或多角型贴壁生长,在体外相应的诱导液环境中均可以向三系分化。提示小鼠骨髓来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简介:为研究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发生凋亡的作用机制。采取大鼠骨髓,以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s),于体外培养并由牛垂体提取物(PEX)诱导扩增传代培养出MSCs。经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物鉴定后,BMSCs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通过AnnexinV/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比较不同组别细胞的凋亡率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来观察细胞中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①经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物鉴定,提示BMSCs培养成功。②对照组(无缺血缺氧)与缺血缺氧组比较,缺血缺氧组的凋亡率显著性增加,而通过磷酸化Akt的表达量显著性增加提示PI3K(phosphoinositide-3kinase)/Akt(proteinkinaseB,PKB)信号通路被激活(P〈0.05);同时缺血缺氧组与缺血缺氧+PI3K/Akt抑制剂(LY294002)组比较,缺血缺氧+PI3K/Akt抑制剂组的凋亡率显著降低,而通过磷酸化Akt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被抑制。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对体外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的BMSCs凋亡发生有关键性作用。
简介:骨髓(bonemarrow,BM)和脐带(umbilicalcords,UC)是治疗用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主要来源.本研究旨在比较骨髓源和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和体外免疫抑制能力.采用相同培养条件,原代扩增培养UC-MSC和BM-MSC,比较它们的生长动力学、细胞表型和免疫抑制能力.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这两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基因组差异.结果表明,UC-MSC与BM-MSC在细胞形态和细胞表型上相似,但UC-MSC生长更快,可以在体外培养30代以上并不发生可见的形态改变,而BM-MSC生长缓慢,在培养6代以后倍增时间就显著增加.UC-和BM-MSC均可抑制PHA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其中BM-MSC的抑制能力稍强.基因芯片显示,BM-MSC表达更多的免疫相关基因,而UC-MSC高表达的基因更多地集中于器官发育和生长类基因方面.结论:UC-MSC的高增殖率、低HLA-ABC表达和免疫抑制能力促进了其在细胞治疗中的潜在应用.BM-MSC和UC-MSC差异表达的基因是由它们的组织来源决定的,这将影响在细胞治疗中的选择.
简介:目的对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进行成瘤风险评估及类肝样细胞分化能力的鉴定.方法将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进行裸鼠致瘤试验评估成瘤风险,通过序贯法诱导成肝分化,于诱导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ALB和AFP的表达、糖原染色鉴定糖原储备能力.结果裸鼠致瘤实验提示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无成瘤风险.成肝诱导后,细胞形态逐渐变为圆形;ALB仅在诱导第21天部分阳性表达,AFP在诱导第14天起阳性表达;糖原染色阳性.结论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无致瘤风险,且具有类肝样细胞的分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