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强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方法根据《消毒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操作要求对手术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研究采用回顾性及现场临床观察方法,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情况。结果实施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前,空气灭菌合格率、消毒物品灭菌合格率、医护人员手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2.63%、93.75%、88.57%,实施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后,空气灭菌合格率、消毒物品灭菌合格率、医护人员手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8.96%、10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6.41%,Ⅰ类切口感染率、Ⅱ类切口感染率、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54%、6.22%、11.34%,实施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57%,Ⅰ类切口感染率、Ⅱ类切口感染率、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39%、2.21%、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内空气、设备、器械等灭菌率。此外,还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方法选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6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分析结果显示,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率为51.2%,相对而言,慢重型与亚急性感染率高于急重型,差异显著(P<0.05);且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感染常见于腹腔,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越大,合并基础性慢性病症越多,医院感染率也就会越高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为侵入性操作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率较高,患者预后与其自身病情严重性紧密相连,患者长时间住院、侵入性操作以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提高患者医院感染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预防的护理。方法选取100例新生儿收治的新生儿患儿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依据收治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新生儿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为(16.00%)明显高于研究组院内感染率为(5.00%),P<0.05,有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院内感染患儿的胎儿年龄、出生体重与院内无感染患儿的胎儿年龄、出生体重对比,P<0.05,有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N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与干预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8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液以及痰液标本情况,分析真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患者分布情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590例患者中,86例发生医院感染,44.19%(38/586)为呼吸道,感染例数最多的部位,紧接着是22.09%(19/86)泌尿道;呼吸道感染比重44.19%(38/86)明显高于泌尿道22.09%(19/86)(=3.475,P=0.038)、胃肠道13.95%(12/86)(=5.346,P=0.032)等其他部位,对比差异显著(P<0.05);格兰阴性菌比重59.78%(69/116)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35.34%(41/116)(=4.524,P=0.036)(P<0.05)。结论N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最多的是呼吸道感染,紧接着是泌尿道感染,对患儿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当重视预防感染,主动向家属宣传相关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的临床及流行病学。方法抽取某院于2016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16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16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庚型肝炎病毒检查,检测方法包含ELISA法、RT-PCR检测法以及SPRIA法。结果本组16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共检出33例抗-HGV患者,占比20.00%。男性HGV感染患者24例,女性HGV感染患者9例(P<0.05);>60岁HGV感染患者18例,显著高于41-60岁、30-40岁、<30岁组别抗-HGV阳性率(P<0.05)。HA患者1例抗-HGV感染阳性(8.33%);HB患者8例阳性,阳性率19.51%;HC肝炎患者18例抗-HGV感染阳性,阳性率19.15%;HB+HC患者6例阳性,阳性率33.33%。结论HGV感染好发于男性、老年群体,HGV感染以HBV/HCV混合感染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3例脊柱手术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803例脊柱手术患者中,18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其中2例为迟发感染。相比于术后无切口感染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年龄比较大、手术时间比较长、住院时间比较长(P<0.05);据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内固定物植入、糖尿病病史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也证实这些因素与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结论对于脊柱手术患者来说,术后切口感染的出现与年龄、内固定物植入、糖尿病病史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需要做好干预性治疗工作,提高手术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诱因与预防措施。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阑尾炎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组成感染组,将同期收治的64名无切口感染的阑尾炎手术患者组成对照组,经过统计与分析,对比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诱因,总结预防方式。结果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切除法、切口引流、手术时间、化脓性穿孔五个方面,感染组平均年龄(49.81±8.33)岁,高于对照组的(40.12±7.09)岁;感染组中11例采用逆行切除法,对照组仅有3例;感染组8例术后设置引流管,对照组1例;感染组49例化脓性穿孔,对照组18例。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降低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需要及早治疗,加强配合,做好术前、术后管理工作。
简介:摘要长期临床研究表明,由于儿童体质、免疫力、身体各器官的发育等均直接关系到感染反复呼吸道相关疾病的发展倾向、病发整体状态和疾病的总体预后,因此深入研究小儿反复呼吸感染和儿童体质、免疫力等方面的关系,对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工作极具指导作用,并能够通过调理儿童体质、提高儿童免疫力等达到治愈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的最终效果。文章综合讲述了西医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临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情况,对后续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有益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疗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本疗养院临床送检培养的标本当中分离出的1000株病原菌建立研究,对所有的菌株进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病原菌当中革兰阴性菌数量最多,共有802株(80.2%);研究经过耐药分析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对于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美洛培南以及亚胺培南药物的等耐药性相对较低,均低于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属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各类病原菌菌种对于抗菌药物存在有一定的耐药性;在临床上应当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结合机械能合理的抗菌药物应用,起到有效地防治医院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预防感染措施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3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中,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简介:目的研究从沿海某地海水中分离出的霍利斯弧菌的致病性。方法1、毒力实验组35只二级昆白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腹腔注射霍利斯弧菌,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标准金葡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伤口感染实验组35只SPF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浸泡含有细菌的人工海水)和阳性对照组(含有标难金葡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浸泡无菌人工海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常规、血培养、脏器培养,96小时后活杀取脏器和伤肢病理检查,并将鼠体内分离的菌株和实验前菌株进行生化反应鉴定和核酸指纹图对比分析,确认细菌来源。结果1.毒力实验:霍利斯组注射细菌悬液后精神萎靡,轻度弓背竖毛,持续12小时,血及脏器培养阴性。2.伤口感染实验组:伤口感染阳性率为100%,病理学检查伤肢及横纹肌较多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自沿海某地海域分离出的霍利斯弧菌在10°CFU/ml时,对小鼠有一定感染能力,可致实验鼠的伤口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通过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细菌检验及耐药率进行探讨。方法此次研究纳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骨外科接诊的伤口感染患者291例为对象,对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1例伤口感染患者中病原菌171例(58.8%)金黄色葡萄球菌60例(20.7%)、大肠埃希菌47例(16.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3例(14.8%)、鲍曼不动杆菌20例(6.9%)。药敏试验可见病原菌耐药性均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与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苯唑西林无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头孢他定,头孢吡肟的耐药性较低。结论应不断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严格规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以期全方位控制、预防患者发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