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总结三房心临床特点、合并畸形及影像学诊断特点。方法:1993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23例三房心患者,男13例,女10例,年龄0.3~38(9.6±10.0)岁。均为左型三房心,其中21例获得手术证实,完全型15例,部分型6例。心电图检查:电轴右偏18例,电轴偏左1例,电轴正常4例。胸片检查:18例肺血增多。结果:术前经超声检查确诊12例(52.2%),10例行心导管确诊4例(40%)。21例中16例(76.2%)合并其它畸形,合并房间隔缺损14例(66.7%)、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6例(28.6%)、肺动脉瓣狭窄3例(14.3%),永存左上腔3例(14.3%)。结论:三房心临床表现多样,合并畸形发生率较高,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有较高诊断价值。心导管检查对合并畸形诊断率较高,对合并畸形者强调术中探查。
简介:目的分析内外科手术后患者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情况,以提高手术医师对该病预防和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01例手术后发生急性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合并疾病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类型、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占46.5%、恶性肿瘤占33.7%、下肢创伤病史占17.8%,50.5%的患者有短期卧床史,相当比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及慢性心肺肝肾疾病.临床表现以胸闷、心悸症状发生比例最高,休克发生率27.7%.大面积PTE发生率24.8%.普外科手术(29.7%)、骨科手术(21.8%)和心胸血管外科手术(18.9%)发生PTE所占构成比最大.79.2%的患者仅接受抗凝治疗,20.8%的患者接受溶栓和(或)介入治疗.结论外科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因素及自身因素容易出现PTE,提高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对急性PTE的早期预防及诊断意识尤为重要.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结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收录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总结,从中抽取108例设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4例)和探讨组(54例)。对照组者给予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片,探讨组给予患者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1)两组患者的降压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改善(P〈0.05),其中探讨组治疗后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探讨组患者治疗后的TG、TC、HDL-C和LDL-C均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颈动脉IMT和动脉粥样硬化PV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探讨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PV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突出(P〈0.05)。结论在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有效维持患者的正常血脂水平,具有较临床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及血清sIL—2R水平监测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总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CD4+、CD8+、CD4+/CD8+、)。结果RRI患儿总T淋巴细胞、CD4+、CD4+/CD8+明显低于正常患儿,CD8+、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发生紊乱,临床检测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腑祛痰活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通腑祛痰活血法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相关机制。方法对100例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对血浆CRP、IL-6干预评价。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2例,显效2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基本治愈8例,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结论通腑祛痰活血法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较单一运用西医治疗中风,肢体功能恢复快,疗效较满意,血浆CRP、IL-6较早下降,且IL-6可持续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脑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使用胰岛素笔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胰岛素笔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率、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使用胰岛素笔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明显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水平,改善临床临床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提高了血糖控制率,进而提高了临床患者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疗效以及新手儿甲状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运动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只应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对新手儿甲状腺功能影响的影响,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引产术率、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剖腹产、蛋白尿症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重增加现象发生明显小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控制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T3、FT3、T4、FT4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TSH值均高于正常值,对照组新生儿升高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运动联合胰岛素能够显著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对改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结局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6年6月确诊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将行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确定为治疗组,未及时能行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为对照组。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所有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出生评分、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并发症(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黄疸等)发生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为4.8%,治疗组新生儿无1分钟Apgar评分<7分情况,对照组新生儿其他并发症包括新生儿硬肿症2例、新生儿黄疸3例,治疗组新生儿出现黄疸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的结合治疗能改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方法评价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MSC)移植术的疗效。方法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2例,其中20例为试验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自体MSC移植术;拒行自体MSC移植术治疗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通过心肌血流灌注改善程度评价自体MSC移植术疗效。结果患者3个月和6个月时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目试验组为2.66+0.94和2.52±0.82,较对照组的5.64±1.56和5.51±1.45明显减少(£=2.43,2.65,P均〈0.05)。与自体MSC移植术治疗前(5.72±1.54)相比,试验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时心肌放射性缺损节段数目(2.66±0.94,2.52±0.82)均明显减少(t=2.37,2.58,P均〈0.05)。与自体MSC移植术治疗前160m相比,试验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时6min步行试验距离(368rn和466m)均明显增加(t=2.55,2.48,P均〈0.05)。结论^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可评价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自体MSC移植的疗效。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应用。方法选自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住院患者中慢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患者70例,对慢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原因进行分析,积极采取综合治疗,针对其并发症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文70例患者中,显效45例,占总数的64.29%;好转22例,占总数的31.43%;无效一共有3例,占总数的4.28%,临床总体有效率为95.71%。结论对老年人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采取综合治疗,初期对钠盐不用过分限制,应用利尿剂,适当补钾及补镁,同时联合糖皮质激素以及强心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措施,大部分低钠血症都可以获得良好的纠正,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简介: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①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35例,总有效率93.33%(56/6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70.00%(42/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血压、血脂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临床疗效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异常,稳定患者血压水平,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简介: 目的:分析和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51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术后培养分离出的78株感染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心脏术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皮质激素、机械通气、气管切开、APACHEⅡ高评分、全肠外营养及侵入性检查治疗等均是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心脏术后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血液、静脉导管顶端,继之为泌尿系。大多数真菌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对大扶康及伊曲康唑部分耐药。结论: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全身营养及脏器功能支持,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监测真菌感染的一切临床迹象,注重预防及经验性治疗;治疗上应选择敏感、毒副作用轻的抗真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