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艾灸对于缓解肿瘤化疗副作用的效果和优势。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肿瘤化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人。将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肿瘤化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变化,以及生活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等评估指标,全面评估艾灸在缓解肿瘤化疗后副作用方面的作用。结果 结合自评表的结果显示,进行常规肿瘤化疗的对照组评分显著比给予艾灸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表现显著(P<0.05),且在治疗后恶心呕吐的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上,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的发生率低(P<0.05)。结论 艾灸在缓解肿瘤化疗后副作用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和潜在价值。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效果显著等优势,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低压重力灌注(100cm水柱)+导管引流在逆行输尿管镜碎石中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安全性。方法输尿管镜上镜至结石下方后放置F4导管,头端越过结石到达肾盂并保留。退镜后从导管旁再次上镜,低压重力持续灌注冲洗下进行气压弹道碎石。结果本组共5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4例,中段17例,下段35例,输尿管石街2例,除1例输尿管口过细无法上镜而留置双J管外,其余均成功从导管旁再次上镜并达到结石下方,灌注压为100cm水柱时即可保持碎石过程中清晰视野,1例发生结石漂移至肾盏后成功碎石,碎石成功率为99.1%。术中无输尿管穿孔、粘膜撕脱发生,术后仅有轻微血尿发生,无腰痛、发热。结论低压灌注+导管引流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简介:目的探讨CT低毫安灌注成像技术对肾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CT肾脏灌注扫描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成像Kv相同、ms相同、mA不同,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2例。所有患者均行CT肾脏灌注成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CTDIvol、DLP及图像质量评分。结果CT灌注扫描成功,研究组CTDIvol、DL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低毫安肾脏灌注成像技术是可行的,图像质量清晰,病人吸收的辐射剂量减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valueofCTlowMaperfusionimaginginrenaldiseases.MethodsFiftypatientswhounderwentCTrenalperfusionscanningweredividedintostudygroup(28cases)andcontrolgroup(22cases)accordingtothesameimagingKv,sameMSanddifferentmA.AllpatientsunderwentCTrenalperfusionimaging.TheCTDIvol,DLPandimagequalityscoresofthetwogroupswereobservedandcompared.ResultsCTperfusionscanwassuccessful,CTDIvolandDLPinthestudygroup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具有可比性。1.2检查前准备患者在检查前一天禁食8~12h,做好肠道清洁准备;患者检查时选取仰卧位,脚先进的体位,训练患者缓慢、平静呼吸,以减少呼吸运动造成的呼吸伪影与图像质量下降。右肘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并连接双筒高压注射器,装有碘对比剂350mgI/ml碘海醇40ml和生理盐水20ml。1.3扫描方法使用GELightspeed128层动态容积CT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范围160mm,采用动态连续volume扫描2期。研究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60mA;对照组管电压为100KV,曝光时间0.5ms,管电流为120mA,注射碘海醇40ml,注射流率为4.5ml/s,对比剂注射后,进行生理盐水20ml冲洗导管。1.4数据采集分别记录CT计算机上研究组和对照组的CTDIvol、DLP,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1.5图像评价所有图像均由放射科医师进行评价,评分标准为3分主要是指肾脏组织显示清晰,无任何伪影,血管走行连续;2分主要是指肾脏组织显示稍微模糊,无任何伪影,血管走行连续;≤1分主要是指肾脏组织显示明显模糊,血管走行不连续、断断续续,有阶梯伪影,不能够明显区分周围组织与血管。典型图片如下1.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数据,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肿瘤手术后膀胱灌注并发症的护理预防效果。方法:选择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尿、皮疹、膀胱刺激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膀胱肿瘤手术后膀胱灌注的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术后血尿、皮疹等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①假手术组(sham组):不施加缺血及再灌注处理;②缺血再灌注1组(I/R1组):给予缺血30min,再灌注24h;③缺血再灌注2组(I/R2组):给予缺血30min,再灌注48h;④缺血后处理1组(Post1组):给予缺血30min,缺血后处理后再灌注24h:⑤缺血后处理2组(Post2组):给予缺血30rain,缺血后处理后再灌注48h。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实现脑缺血,撤夹实现再灌注。在再灌注即刻给予双侧颈总动脉松夹15s/夹闭15S,如此3次,实现缺血后处理。实验结束制作脑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作石蜡切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I/R1、I/R2、Post1、Post2组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I/R1组相比,Post1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与I/R2组相比,Post2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sham组可见少量凋亡细胞。与sham组相比,I/R1、I/R2、Post1、Post2组凋亡指数升高(P〈0.05);与I/R1组比较,Post1组凋亡指数降低(P〈0.05);与I/R2组比较,Post2组凋亡指数降低(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细胞凋亡。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疲乏护理在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程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106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及疲乏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癌性疲乏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癌性疲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疲乏护理干预能够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的癌性疲乏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
简介:目的在癌症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工作中,观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方法选取癌症化疗患者且行PICC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癌症化疗患者PICC护理工作中,可明显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同时可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癌症患者及其他应用PICC患者的护理管理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