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解脲支原体(UU)对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体外药物敏感性,对培养阳性的150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UU对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的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交沙霉素(96.67%)、强力霉素(90.67%)、美满霉素(88.67%)、司巴沙星(58.67%)、罗红霉素(39.33%)、氧氟沙星(18.00%)和阿奇霉素(8.00%).UU耐药率最高的为氧氟沙星(31.33%),其次为司巴沙星(18.67%)和罗红霉素(18.00%).结论:UU存在多重耐药,对UU进行药敏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防止耐药株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在荨麻疹患者中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确诊为荨麻疹的患者100例,按照临床表现进行分期,急性期患者50例,慢性期患者50例,同时纳入我院体检科检查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受试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的表达水平,对患者及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荨麻疹的急性期患者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2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慢性期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介素-7与白细胞介素-25的表达水平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荨麻疹患者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25水平表达增高,且急性期表达水平要高于慢性期,提示两者参与了荨麻疹急性发作的病理过程,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简介:目的对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进行动物局部安全性评价.方法家兔肌肉刺激试验:家兔后肢股四头肌im0.5mL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d,末次给药后48h和第25天对注射部位进行肉眼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豚鼠后肢隔日im0.5mL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连续注射3次,于末次致敏后第14天iv给予1.0mL的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进行激发,观察豚鼠30min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急性毒性试验:小鼠后肢im0.2mL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给药1次后观察小鼠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可导致注射部位肌肉出现局灶性炎细胞浸润,肌间质细胞增生,条索状化脓灶,停药25d后,上述病变消失.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豚鼠过敏反应发生率为67%,25min内恢复正常,过敏反应评价为弱阳性到阳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未见异常.结论流感病毒H7N9型裂解疫苗安全性良好,不影响其临床使用.
简介:目的调查蚌埠地区0~5岁儿童出生缺陷与饮用水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用现况调查的流行病学方法,筛查出的出生缺陷具有明确诊断或者经医师体检诊断出生缺陷儿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居住地饮用水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结果研究显示,母亲孕前、孕期及哺乳期和父亲饮用自家井水(〈50米)而其子女出生缺陷发生比例最高,饮用自来水出生缺陷发生比例排在第2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家庭居住环境附近有无河流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居住环境附近有无河流对出生缺陷的发生无直接关系,但饮用水类型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7S管理模式对于减少谵妄现象发生的效果。方法 本院选择从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期间,接受EICU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为基础,平均分为普通组、对比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分别使用常规管理模式以及7S管理模式。护理人员需要针对两组研究病患的谵妄现象发生概率以及认知功能数据进行收集和对比。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对比组病患在使用7S管理模式之后,谵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并且认知功能相较于普通组改善较为明显(P<0.05)。结论 在EICU病患治疗护理的过程中,7S管理模式的引入和应用能够在改善病患认知功能的同时,降低谵妄现象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逐渐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995-2015年期间浙江省65-74周岁人群恒牙龋病患病及治疗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以1995年、2005年及2015年浙江省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95年、2005年及2015年浙江省65-74周岁人群冠龋患病率为:74.72%、82.20%、80.74%;根龋患病率分别为:33.26%、77.80%、45.04%; 2005年、2015年浙江省65-74周岁人群冠龋治疗率分别为:3.60%、9.50%;1995年、2005年及2015年根龋充填率分别为:3.27%、7.30%、0.12%。结论:浙江省中老年人的口腔卫生意识和维护措施仍需要不断提高,应更加重视浙江省中老年人的龋病防治工作。
简介:目的评价上海市南汇区祝桥、宣桥、三灶三镇“卒中高危人群筛检与重点干预”策略的三年实施效果。方法1999年初对三镇35岁及以上人口共36944人进行卒中危险因素基线调查,对有危险因素暴露的人群检测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筛检出3076例危险因素暴露且CVHI积分值低于70分的高危人群,在一般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脑安胶囊重点干预,随访卒中发病。结果不同人群脑卒中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危险因素暴露组1561.92/10万,无暴露组81.24/10万;重点干预组804.09/10万,一般干预组2107.73/10万(P<0.01)。重点干预组比一般干预组累积发病率下降61.85%。结论CVHI是一种有效的高危人群筛检手段,脑安胶囊重点干预效果良好,高危人群筛检与重点干预策略实施能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江津区10-16岁青少年儿童焦虑障碍亚型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果。方法:选择江津区120名10-16岁的经精神专科医生诊断为焦虑症的青少年儿童,研究对象男女各50%,统计不同亚型焦虑症患儿的年龄、性别、共性症状的调查结果。结果:10-12岁患儿中,广泛性焦虑占比>分离性焦虑>单纯恐怖>社交恐怖;13-14岁患儿中,广泛性焦虑占比>社交恐怖>单纯恐怖,无分离性焦虑,15-16岁患儿中,广泛性焦虑占比>社交恐怖>单纯恐怖,无分离性焦虑;女性患儿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率均略微高于男性患儿,女性患儿分离性焦虑、单纯恐怖率略低于男性患儿;共性症状中紧张最多,惊恐、心悸、害怕次之,出汗、头痛为再次,头昏、失眠稍少,强迫、乏力、便秘、气紧最少。结论:通过调查江津区10-16岁青少年儿童的焦虑障碍亚型的流行性病学发现,广泛性焦虑占比最高,主要的共性症状为紧张,该病属于中小学生中常见情绪障碍疾病,需要受到家长以及学校的广泛重视,然后进行针对性干预。
简介:目的:测定苘麻的根、茎、叶、种子、种壳中Cr、Cd、As、V、Ni、Li和Pb共7种元素的含量。方法:将苘麻各部位经硝酸-高氯酸(4∶1,V/V)浸泡过夜,次日置电热板上300℃消解处理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结果:Cr、V、Ni、Li、Pb的平均含量,苘麻根中分别为9.39、3.16、1.17、1.02和0.52μg/g;茎中分别为8.06、2.00、1.04、0.49和0.79μg/g;叶中分别为6.20、3.83、1.07、1.11和1.78μg/g;种壳中分别为7.69、2.74、1.32、0.49和2.13μg/g,Cd、As均未检出。种子中Cr、V、Ni、Li平均含量分别为4.45、1.54、1.84和0.56μg/g,Cd、As、Pb未检出。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0.53%-105.73%(n=9),RSD〈4.73%。结论:本研究首次采用ICP-OES法测定苘麻不同部位中7种元素含量,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苘麻积累了资料。该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结果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