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优化与管理策略。通过分析现有城市绿地布局和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优化方案和管理措施。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规划理念,提升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效率和生态功能,以应对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标签: 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管理策略,生态功能,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城市绿地系统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加快,绿地面积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因此,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了城市绿地系统的类型与功能、规划原则、步骤与方法,以及其对生物栖息地和多样性的影响。同时,研究还分析了成功的绿地系统案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策略。

  • 标签: 城市绿地系统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规划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绿地喷灌施工技术在园林施工方面的应用。通过介绍绿地喷灌施工技术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其在公园和城市绿地、植物景观设计以及高尔夫球场和运动场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阐述了绿地喷灌施工技术的优势和效益,包括节约水资源、提高施工效率和保护植物健康。同时,本文还提供了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园林施工人员更好地应用绿地喷灌施工技术。最后,强调了绿地喷灌施工技术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标签: 绿地喷灌 施工技术 园林施工 方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景观生态理论,探讨了园林绿地空间优化设计的方法与策略。研究深入分析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阐述了其在园林绿地规划中的重要指导作用。文章重点讨论了园林绿地空间优化的基本原则,包括生态保护和功能优化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生态修复策略,旨在提升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通过对某城市中心公园的案例分析,本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将景观生态理论应用于园林绿地设计可显著提升绿地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优化后的园林绿地能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提高城市宜居性。本研究为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景观生态学 园林绿地 空间优化 生态修复 城市公园
  • 简介:摘要: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在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应对城市化的各种挑战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对这些服务功能进行评价中,研究人员面临着数据获取和处理难度大,多功能综合评价难度大和社会经济因素等问题。针对评估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了提升数据获取及处理能力,加强多功能综合评估以及纳入社会经济因素等对策建议。

  • 标签: 城市绿地 生态系统服务 评估
  • 简介:摘要城市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在城市绿地类型中,分布最广、最接近居民、为居民所经常使用。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要为满足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本文即详细阐述了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相关设计要点的应用。

  • 标签: 居住区 绿地景观 规划设计 公共绿地 植物配置
  • 简介:摘要: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绿地建设已然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风景园林设计作为城市绿地建设的核心构成部分,其设计理念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对于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社会以及美学等多重功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城市绿地建设中风景园林设计的相关理念,涵盖了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文化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方面。

  • 标签: 城市绿地建设 风景园林设计 理念
  • 简介:摘要:海绵城市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前发展条件下城市水资源短缺及洪涝灾害等多种问题。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两者之间的发展需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本文以海绵城市理念在绿地建设中的应用为切入点,探讨了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并总结归纳了目前我国主要试点城市的绿地系统建设情况,分析总结了绿地系统建设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即 首先要满足城市对生态环境和美观方面的需求,进一步的同时担任缓解城市旱涝灾害的功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 为我国未来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海绵城市 绿地系统 低影响开发
  • 简介:为了揭示福州市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来源及成因,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福州市市区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福州市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已有一定程度的积累,Cr、Co、Ni、Cu、Zn和Pb等6种重金属元素在4类功能区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比如Cr、Co、Ni、Cu、Zn和Pb重金属最大含量分别为100.62mg·kg^-1(化工路)、15.10mg·kg^-1(阳光城小区)、24.37mg·kg^-1(浦上大道)、59.04mg·kg^-1(南二环)、227.11mg·kg^-1(化工路)、169.85mg·kg^-1(化工路);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表明,Co、Zn和Pb3种元素在4类绿地功能区达到轻污染,Zn和Pb的污染更严重;综合污染评价中,不同绿地功能区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公园绿地。福州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较复杂,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居民、游客所产生的丢弃物;单位绿地和居民区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生活垃圾;道路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就重金属元素而言,Cr、Cu、Zn、Pb元素主要受交通运输影响,居民生活影响次之;Co、Ni元素主要受居民生活影响。

  • 标签: 城市绿地 重金属 污染评价 福州市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生态环境及景观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美丽、舒适的休憩空间。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灌溉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维持良好景观的重要条件。传统的人工灌溉方法不仅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且很难满足植物对水量均衡的要求。绿地喷灌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园林绿化中。

  • 标签: 绿地喷灌施工技术 园林施工 应用
  • 简介: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运用RS与GIS技术对合肥市近20a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4年间,合肥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城市绿地面积连续增加,所占比例由12.3%上升至25.8%。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也有着明显变化,城市绿地斑块数和斑块密度有所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强;而2002~2014年,城市绿地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表明城市绿地斑块分布趋于聚集。

  • 标签: 城市绿地 景观格局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选择北京市三环至五环区域内7条不同宽度河流和滨河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技术方法,分析城市河流宽度对滨河绿地温湿效应的影响,为城市河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在2010年的1月、4月、7月和10月中旬,各选3个晴天作为观测日,分别对7条不同宽度河流滨河绿地和对照地进行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同步观测。在观测日,每天8︰00~18︰00,每2h观测一次,每天共观测6次。研究结果显示,春季、夏季和秋季,城市河流具有增湿、降温的效应,并且随着河流宽度的增加,河流对滨河绿地的温湿度效应也不断增强;其中,夏季河流的增湿、降温能力最强,春季和秋季河流对滨河绿地的温湿效应差别不大。春季、夏季和秋季滨河绿地的气温和相对湿度日变化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即早晚低、中午高,降温、增湿幅度最大的时段为14∶00~16∶00;冬季,河流也具有降温、增湿效应,但是降温幅度随着河流宽度的增加不断减弱直至消失、逆转;湿度效应随着河流宽度的增加不断增强。

  • 标签: 城市河流 河流宽度 滨河绿地 气温 相对湿度 四季
  • 简介: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模式的创新与运营思维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单一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需求,以多元化运营思维为主导的城市绿地公园建设模式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这种创新模式旨在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提升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标签: 多元化运营思维 城市绿地公园 建设模式创新
  • 简介:摘 要:城市绿地是重要的动植物栖息地,所以城市绿地的合理规划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括了城市绿地的内涵、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概念,分析自然解决方案(NBS)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联系,研究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方式,以便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 标签: 城市绿地 自然解决方案 生物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