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枢椎环骨折(axisring fractures, ARF)的损伤形态、提出新的三维CT分型,探讨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7个骨科中心前瞻性保存的有关枢椎骨折数据库,获得符合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ARF 202例临床资料,将枢椎环各解剖结构骨折分为关节损伤(axis arthrosis fracture,AAF)和骨性损伤(axis bony damage,ABD)。以椎弓根(关节突间部)前后缘为界,将枢椎环分为前环、中环和后环。根据ARF的损伤形态结合既往对不典型Hangman骨折的分型将其分为三型6类。观察各解剖结构骨折的发生特点,提出分型并探讨各型损伤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202例患者各解剖结构骨折501处,AAF共115例288处(占57%),ABD共178例213处(占43%)。前环骨折304处(占61%),中环骨折99处(占20%),后环骨折98处(占19%)。统计显示AAF发生率>ABD发生率,前环骨折发生率>中环≈后环。分型统计显示:A型,以椎弓根骨折为特征,共30例(15%),包括A1型,双侧椎弓根对称性或非对称性骨折,共12例(6%);A2型,一侧椎弓根合并对侧下关节突或椎板骨折,18例(11%)。B型,以一侧上关节突和(或)椎体后壁骨折为特征,共136例(67%),包括B1型,合并对侧椎弓根骨折,57例(28%);B2型,合并对侧下关节突或椎板骨折79例(39%)。C型,以双侧上关节突和(或)椎体后壁骨折为特征,共36例(18%),包括C1型,双侧骨折线基本对称,22例(11%);C2型,双侧骨折线不对称或相互垂直,14例(8.3%)。结论枢椎环骨折多是过伸压缩+旋转应力作用于单、双侧上关节突引起的多个解剖结构损伤。三型6类分型法概括了所有病例的损伤解剖和生物力学特征,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数据;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壶腹周围癌1、2、3年存活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三组肿瘤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本组胰腺癌患者中,钩突癌及胰颈癌较胰头癌更多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率高,R0切除率低(均P<0.05);多因素COX分析提示血管侵犯(P=0.018)、淋巴结转移(P=0.001)、肿瘤生长部位(钩突部P=0.022,胰颈部P=0.000)、R0切除(P=0.000)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胰头癌1年复发率:43.8%,3年生存率:28.1%,中位生存期:20.0个月(95%CI 15.565~24.435);钩突癌1年复发率:61.5%,3年生存率:15.4%,中位生存期:14.0个月(95%CI 9.003~18.997);胰颈癌1年复发率:69.2%,3年生存率:7.7%,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95%CI 5.303~14.697)。结论相较于胰头癌,胰腺钩突癌及胰颈癌早期血管侵犯更频繁、手术R0切除率更低、术后局部复发更早,预后更差。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不同部位和大小的鼻中隔穿孔对鼻腔气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名健康成年人的鼻腔CT数据,例1为45岁男性,例2为36岁女性,分别构建出不同部位(前端低位、中部低位、后端低位和前端高位)和尺寸(直径分别为10 mm和5 mm)的鼻中隔穿孔的鼻腔气流模型,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部位和大小的鼻中隔穿孔鼻腔数值模型的鼻腔容积、鼻腔壁面积、压强、鼻阻力、温度、气流速度、壁面剪切力、双侧鼻腔气流分配比、涡流等情况。分别将鼻阻力和气流温度差与鼻腔壁面积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压强和鼻阻力方面,位于前端低位且较大尺寸的鼻中隔穿孔对局部的压强梯度影响更明显;前中部低位的鼻中隔穿孔可导致鼻腔阻力增加。在温度方面,前端低位和高位较大尺寸以及前端高位较小尺寸的鼻中隔穿孔对局部温度影响更明显;位于前端且具有较大尺寸的鼻中隔穿孔模型的鼻加热效率低于正常模型;前鼻孔至鼻中隔后缘的温度差与鼻腔壁面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例1和例2的R2值分别为0.69、0.41,P值均<0.01)。在气流平均速度方面,位于鼻腔前端低位和高位的不同尺寸穿孔相对于其他部位穿孔,对鼻腔局部的气流平均速度影响更明显。在气流的分配和涡流方面,前中部低位的鼻中隔穿孔可使原本气流分布不对称的双侧鼻腔内的气流分布更加趋于不均衡;位于鼻腔前端和中部的穿孔较鼻腔后端的穿孔会导致更加明显的涡流分布。结论鼻中隔穿孔所造成的影响与其发生的部位和大小有关,偏前端和较大的鼻中隔穿孔相对于偏后端和较小的穿孔对鼻腔内压强、鼻阻力、温度调节、气流分配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负面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可显著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加重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旨在调查全国范围内腹部手术后SSI的发生率,分析其风险因素,为腹部手术后SSI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全国68家医院2020年6月1—30日期间所有接受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数据以及感染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腹部手术后30 d内SSI发生率,次要结局变量为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30 d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 56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有163例(2.9%)发生SSI,其中器官(腔隙)感染98例(60.1%)、深部切口感染19例(11.7%)、浅部切口感染46例(28.2%)。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为SSI的主要病原菌(22.7%,37/163)。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1.792,95% CI:1.194~2.687,P=0.005)、手术部位为小肠(OR=6.911,95% CI:1.846~25.878,P=0.004)、手术时间延长(OR=1.002,95% CI:1.001~1.003,P<0.001)、手术切口等级(污染切口:OR=3.212,95% CI:1.495~6.903,P=0.003;感染切口:OR=11.562,95% CI:3.777~35.391,P<0.001)为SS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行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OR=0.564,95% CI:0.376~0.846,P=0.006)以及术前白蛋白水平每升高1 g/L(OR=0.920,95% CI:0.888~0.952,P<0.001)为SSI发生的保护因素。与非SSI患者相比,SSI患者术后ICU入住率[26.4%(43/163)比9.5%(514/5 397),χ2 =54.999]和术后30 d病死率[1.84%(3/163)比0.01%(5/5 397),χ2 =33.642]更高,ICU住院时间(中位数:0比0,U=518 414)、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17 d比7 d,U=656 386)和总住院时间(中位数:25 d比12 d,U=648 129)均显著延长,住院费用亦明显增加(中位数:7.1万元比3.9万元,U=557 9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腹部手术后SSI发生率为2.9%。为降低术后SSI的发生,术前应纠正低蛋白血症,选择微创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在围手术期内对高血压、小肠手术以及切口污染较严重的患者,予以关注并加强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脑梗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无脑梗死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睡眠障碍发生率、类型和睡眠监测情况。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的总睡眠时间(TST)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相(REM)、入睡后的觉醒时间(WASO)、睡眠潜伏期(SL)和嗜睡量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年龄、吸烟、丘脑梗死、左侧脑梗死、后循环病变、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梗部位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半结肠癌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状况进行统计,并对主要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协助指导临床实施相关预防或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332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205例,女117例,年龄范围18~80岁,统计术后SSI的发生情况及相关临床资料,对影响SSI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左半结肠癌手术病例322例,其中发生手术部位切口感染79例,总SSI发病率24.5%,其中发生浅部感染的56例,发生深部感染的23例。单因素分析筛选出SSI发生的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体重指数≥24 kg/m2、ASA≥3分、手术时间≥120 min、吻合口瘘、住院天数≥10 d、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时间≥6 d,以上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体重指数≥24 kg/m2、ASA≥3分、手术时间≥120 min为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发生SSI与多种因素相关,患者术前体重指数≥24 kg/m2、血清白蛋白<35 g/L、ASA等级较高、手术时间长为SSI的高危人群,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实施相关预防或干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注射碘对比剂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颈部动脉造影患者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CTA颈部动脉造影检查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选择左上肢贵要静脉注入造影剂,观察组选择右肢踝部大隐静脉注入造影剂。比较两组CTA图像质量评分、图像优良率、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Ⅰ~Ⅱ级图像分辨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造影剂外渗及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右侧上肢建立颈部CTA静脉通道可有效提高颈部CTA图像质量,减少静脉伪影生成,降低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提高患者造影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转移灶对转移性肾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对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IMDC)评分进行改良及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218例接受系统治疗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56例(71.6%),女62例(28.4%)。平均年龄55.7(18~81)岁。体质指数(BMI)22.6(15.4~35.8)kg/m2。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分168例(77.1%)。194例(89.0%)接受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肾透明细胞癌176例(80.7%),非透明细胞癌42例(19.3%)。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3级111例(50.9%),T分期<T3期112例(51.4%)。转移部位为肺137例(62.8%),骨47例(26.1%)、淋巴结37例(17.0%)、肝23例(10.6%)、脑12例(5.5%)。患者IMDC评分低危26例(11.9%),中危126例(57.8%),高危37例(17.0%)。48例(22.0%)接受转移灶切除术,其中肺16例(33.3%),骨9例(18.8%),腹膜后6例(12.5%),脑6例(12.5%),淋巴结转移4例(8.3%),肝脏及腹腔各3例(6.3%),对侧肾上腺1例(2.1%)。分析不同部位转移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对IMDC评分系统预测能力的影响。将转移灶信息加入IMDC评分中,根据各指标与患者预后间相关性对其赋值,构建改良IMDC评分系统,通过C-指数验证改良IMDC评分系统的预测精度,并与原IMDC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总体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13.0个月和33.0个月。生存分析显示仅有骨(P=0.004)、脑(P=0.042)及肝(P=0.046)转移与患者OS时间密切相关,将患者分为骨/脑/肝转移组82例(37.6%)和其他部位转移组136例(62.4%)。与其他部位转移组比较,骨/脑/肝转移组一线靶向药物治疗的肿瘤反应率较差[51.2%(44/84)与73.5%(100/134),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脑/肝转移组的OS显著短于其他部位转移组(25.0个月与47.0个月,P=0.039)。在IMDC评分低危(30.0个月与62.0个月,P=0.036)、中危(31.0个月与48.0个月,P=0.048)、高危(7.0个月与18.0个月,P=0.037)患者中,骨/脑/肝转移组的OS显著短于其他部位转移组,提示合并骨/脑/肝转移对转移性肾癌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作用。将合并骨/脑/肝转移加入IMDC评分系统中,构建改良IMDC评分。根据改良IMDC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0~1分)76例、中危组(2~4分)90例和高危组(≥5分)52例,3组的中位OS分别为62.0、31.0、17.0个月(P<0.001)。改良IMDC评分和IMDC评分预测OS的C-指数分别为0.667和0.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转移性肾癌患者中,合并骨/脑/肝转移与较短的OS时间相关。在IMDC评分低、中、高危组患者中,合并骨/脑/肝与较差的预后相关。改良IMDC评分可显著提高对转移性肾癌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结肠癌肝转移(CLM)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术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肝部分切除的106例CL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42例;年龄33~70岁,中位年龄57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原发灶部位不同将患者分为左半结肠癌组(56例)和右半结肠癌组(50例),观察两组临床病理学差异和生存预后,分析CLM预后因素。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左、右半结肠癌组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20、29例,右半结肠癌组淋巴分期更晚(χ2=5.278,P<0.05)。左、右半结肠癌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55、44个月,右半结肠癌组预后更差(χ2=4.376,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EA、原发灶位置、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时间间隔、转移瘤数目、再复发后治疗反应为CLM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的影响因素(χ2=3.941,6.194,4.376,4.355,7.106,6.550,7.25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水平≥200 μg/L、再复发后治疗非完全缓解是影响CLM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48,2.265;P<0.05)。结论原发灶位于右半结肠的CLM患者预后更差,CEA水平和再复发治疗反应是影响其远期预后的独立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对不同部位肾结石非靶区的临床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河源市和平县中医院收治的 200 例肾结石患者,根据结石不同部位分为肾上盏结石组、肾中盏结石组和肾下盏结石组,并将上述 3 组患者按体外冲击波能量差异分为( E < 9 ) kV 组、( 9≤E < 11 ) kV 组和( E≥11 ) kV 组。 对比不同部位肾结石非靶区的肾脏CT灌注图像参数、排石成功率及并发症率差异。 结果: 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术后对肾结石非靶区均有损伤,在 11kV 以上能量时会加速肾损伤程度。 E≥11kV 、 9-11kV 能量波碎石排石成功率比 E < 9 能量波碎石高( P < 0.05 )。 E≥11kV 能量波碎石并发症发生率比 9-11kV 、 E < 9kV 能量波碎石高( P < 0.05 )。 结论: 9-11kV 能量的体外冲击波碎石,对非靶区损伤较小,排石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中更为合适。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出引发普通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因素并针对每项感染因素实施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应用电脑对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性抽取出发生感染并发症的 110例患者、未发生感染并发症的患者 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引发感染的因素。在回顾性分析时主要是针对两组患者的 BMI(体重指数)、是否同时存在糖尿病病症、在围术期阶段中具体的用药情况、患者治疗中是否采取急诊手术过程、准确测量及记录切口实际长度、手术时应用的具体时间。结果:经过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引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主要是在多因素共同影响下而引发的,应加强护理工作做好术前准确工作及在应用抗生素时要达到正确运用,还要在术前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要尽可能采取择期手术的方式达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感染并发症 发生率的目的。
简介:摘要:大坝 水平分层位移量是由大坝沉降变形和测斜管构造特征造成,内部变形与外部变形规律是相辅相成的,具有互为佐证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梗死部位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洛阳东方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诊断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根据梗死部位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脑干梗死组、大脑半球梗死组、小脑梗死组,每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同时间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血清炎性因子与梗死部位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IL-6、CR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干梗死组入院第1、3天IL-6、CRP、TNF-α水平均高于大脑半球梗死组、小脑半球梗死组(P<0.05);大脑半球梗死组入院第1、3天IL-6、CRP、TNF-α水平均高于小脑半球梗死组(P<0.05)。结论不同梗死部位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呈动态变化且表达存在差异,血清炎性因子可能对脑梗部位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持续负压伤口疗法(NPWT)与常规打包加压包扎在难固定部位创面中厚皮移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9月—2019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难固定部位需行中厚皮移植术患者129例,纳入本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中厚皮移植术后难固定部位是否采用了NPWT将患者分为NPWT组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32±6)岁]和常规加压包扎组62例[男37例、女25例,年龄(30±5)岁]。2组患者难固定部位清创移植中厚皮后,常规加压包扎组患者创面采用干纱布填塞后,绷带常规加压包扎;NPWT组患者创面干纱布填塞后放置引流泡沫或引流管,半透膜粘贴密闭,行持续负压吸引,压力范围-16.6~-9.9 kPa。NPWT组于术后5 d、常规加压包扎组于术后7 d首次换药时打开包扎,观察并计算皮片成活面积和比例、血肿面积和比例、皮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另统计术后换药次数和住院天数。对数据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Cochran & Cox近似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1)首次换药时,NPWT组患者的皮片成活面积为(420±94)cm2,明显大于常规加压包扎组的(322±97)cm2(t′=12.33,P<0.01);NPWT组患者的皮片成活面积比例为(97.0±2.3)%,明显高于常规加压包扎组的(74.4±4.8)%(t′=50.11,P<0.01)。(2)首次换药时,常规加压包扎组患者的皮片血肿面积为(31.7±10.1)cm2,明显大于NPWT组的(3.2±0.7)cm2(t′=23.04,P<0.01);常规加压包扎组患者的皮片血肿面积比例为(7.3±2.3)%,明显高于NPWT组的(0.7±0.3)%(t′=76.21,P<0.01)。(3)首次换药时,NPWT组患者中皮片移动1例、无皮片边缘撕裂病例,皮片并发症发生率为1.5%(1/67);常规加压包扎组患者中皮片移动4例、皮片边缘撕裂2例,皮片并发症发生率为9.7%(6/62)。NPWT组患者皮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加压包扎组(P<0.05)。(4)NPWT组患者术后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常规加压包扎组(t=7.93,P<0.01),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常规加压包扎组(t=11.71,P<0.01)。结论在难固定部位中厚皮移植术中,持续NPWT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皮片成活率,减少植皮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外渗的发生现状,并对5种不同输液部位静脉渗出外渗情况、留置时间、渗出面积相关结局指标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6月河南省19所医院住院并选用留置静脉针输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小组讨论构建的临床输液报告表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其不同部位结局差异。共调查患者13 594例,有效调查13 284例,有效率为97.72%。结果13 284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中,发生静脉渗出外渗532例,发生率4.00%;其中手背静脉、前臂静脉、上臂静脉、头部静脉及下肢静脉渗出外渗的发生率分别为3.92%、3.90%、7.54%、2.74%、4.69%。不同穿刺部位在渗出外渗发生例数、留置时间和渗出外渗面积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下肢静脉留置时间最短,渗出面积最大;手背静脉留置时间较长,渗出面积最小。结论下肢静脉输液结局较差,手背静脉结局最佳,护理人员在进行输液时应根据患者的治疗计划制订合理的输液措施,加强巡视及预防措施,以减少静脉输液渗出外渗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 某 院 342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感染组 49例,正常组患者 29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年龄> 60岁、糖尿病、肥胖分别为 25、 36和 36例,比例分别为 51. 0%、 73. 5%和 73. 5%,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在急诊手术、污染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烧伤手术、胃肠道手术分别为 33( 67. 3%)、 29( 59. 2%)、 54( 110. 2%)、 9( 18. 4%)、 17( 34. 7%)例,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外科患者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时,可从患者自身、医院方面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