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来分析采用改良手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最近几年采用改良手术钢板治疗的40例胧骨干中下段骨折的患者,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0.5—3年随访,36例骨折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骨折不愈合4例、无一例出现手术导致的挠神经损伤、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优25例,良7例,可4例,差4例,优良率82.5%。结论采用改良手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疗效良好,可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 标签: 上臂前外侧 入路钢板 肱骨中下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三踝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两组,46例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为对照组,46例患者实施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治疗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伤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是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 标签: 俯卧位 踝关节 三踝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外侧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侧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的 3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 12~ 24小时复查头颅 CT显示:血肿清除量超过 90%者 29例( 82.9%),清除量在 70%~ 90%者 3 例( 8.6%),清除量小于 70%者 3例( 8.6%)。术后随访 6个月,根据 GOS 评分:恢复良好 13例( 37.1%),中残 12例( 34.3%),重残 8例( 22.9%),植物生存 1例( 2.9%),死亡 1例( 2.9%)。结论 经外侧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减少了周围脑组织的手术损伤,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

  • 标签: 脑出血 基底节区 外侧裂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安全、创伤小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方法观察后外侧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等指标,并与传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相比较。结果后外侧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结论后外侧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较传统术式更安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外侧动态小切口手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简便、实用性。方法采用髋关节外侧动态小切口手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93例。结果93例手术均顺利。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16±3.2)个月。无关节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死于其它疾病1例。Harris评分优78例,良7例,可2例,差6例,优良率91.39%。结论髋关节外侧动态小切口手术有操作简便、暴露充分,外展肌功能不受影响等优点,而且降低了病死率,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我们认为髋关节外侧动态小切口手术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是现阶段最为理想的

  • 标签: 外侧动态入路 人工股骨头 关节置换术 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治疗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采用手术治疗的11例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23~62岁,平均41.5岁。骨折均累及双髁,6例为过伸内翻型损伤,3例为单纯过伸型损伤(冠状位无明显内外翻畸形),2例为过伸外翻型损伤。经前内及前外侧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肢以膝关节支具保护。术后定期门诊复查,末次随访时使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根据X线片评定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翻角的改变。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无神经症状,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获6~28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解剖复位,术后定期复查均未见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平均12.5周。术后即刻后倾角为12.8°±1.6°,内翻角为3.8°±1.1°;术后6个月时后倾角为11.9°±1.7°,内翻角为3.6°±1.8°,以上指标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SS评分85~96分(平均90.4分),膝关节屈曲120°~140°(平均127.2°),膝关节伸直-5°~5°(平均伸直0°)。结论采用联合的手术方法治疗累及双髁的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短期随访效果满意,但缺乏远期随访结果,值得进一步关注总结。另外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血管、神经等损伤几率较高,临床上对这类软组织损伤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 标签: 膝关节 骨折固定术,内 软组织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 过伸型 联合入路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内外侧双切口对同时累及内外后侧的SchatzkerV型胫骨平台闭合性骨折患者Rasmussen放射学评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本院19例行内固定术治疗的SchatzkerV型胫骨平台闭合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前外侧和后内侧切口的手术方式。评估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时胫骨平台后倾角和内翻角及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运动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时胫骨平台后倾角和内翻角及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情况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术后12个月时平均Lysholm评分为90~100分,平均(96.58±2.59)分;术后12个月时平均HSS评分(92.14±3.99)分,优良率为100%。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复位丢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情况。结论 对同时累及内、后内、外侧的SchatzkerV型胫骨平台闭合性骨折患者而言,采取前外侧和后内侧双切口的方式可取得满意的复位和固定效果,且手术操作便捷,安全性高。

  • 标签: [] 胫骨平台骨折 后倾角 内翻角 膝关节 Rasmussen放射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踝及三踝骨折治疗阶段,采用后外侧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样本限定为本院于2022年1月到2022年11月期间,接诊并收治的60例双踝及三踝骨折患者,基于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后外侧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双踝及三踝骨折治疗阶段,采用后外侧法,能进一步保证医疗干预效率的有效提升,显著促进预后骨折康复效率与伤口愈合效率(P<0.05);后外侧干预疗法,在双踝及三踝骨折中能有效强化医疗干预治疗,促进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有效恢复提升生理康复效率(P<0.05)。结论:为进一步保证后双踝及三踝骨折干预的临床疗效,医疗干预方案中,选择后外侧干预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医疗干预效率,促进患者预后关节功能提升,显著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后外侧入路 双踝及三踝骨折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行后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采集2021年01月至2022年06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对照二组,对照组行外踝外侧手术,观察组行后外侧手术,对照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信息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中伸展、屈曲、旋转、内翻、外翻角度与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行后外侧手术较传统方案的踝关节功能恢复结果更佳,且手术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后外侧入路 外踝外侧入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扩大翼点手术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50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医治;实验组患者接受扩大翼点手术医治。对比2组患者医治干预后的临床医治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几率为52.00%(13/25),高于对照组几率(28.00%),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为28.00%(7/25),低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52.00%),P<0.05。结论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扩大翼点手术医治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几率,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 扩大翼点入路手术 疗效
  • 简介:作家通过领袖重上井冈山这一事件为主线,以点带面,以纵叙横,以经织纬,生动而鲜活地写出了"高云端"的曲折多艰。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与深入的个人思考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情景交融,豪迈超越,纷繁的历史图像如一条流动的河从作家的笔端泻出,不仅笔情浓至,富有感染力,而且语言精练,在自然平常的状态中表达了细微深入的情意,达到了"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的效果。该文叙事语言直截了当,朴素明了,作品中句子也多为从具象变成转喻,在起伏波动的韵律中创造出一种氛围,那就是作家在叙事过程中捕捉到的"镜头":"这是高云端的又一个新诠释,这是高云端的又一个新号令。"作家让我们有了强烈的置身于现场的真实感,这是文学本身的寻找与发现。

  • 标签: 叙事语言 井冈山斗争 叙事过程 个人思考 起伏波 具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远外侧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44例应用远外侧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颅颈交界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44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39例,大部分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取得的临床结果满意。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寰枕关节不稳定的临床症状;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出院时,预后良好37例,差6例,死亡1例。术后,本组发生颅神经损伤2例、皮下积液5例、脑脊液漏1例以及脑干或脊髓血管痉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结论应用远外侧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 颅颈交界区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内外侧联合治疗距骨体sneppenⅡ型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2例距骨体sneppenⅡ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内外侧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评价其骨折愈合时间及AOF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价量表)评分。结果2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良好的骨折愈合效果,骨折愈合时间18~39周,平均(25.5±2.6)周,未出现内踝截骨处未愈情况。随访12个月后评价AOFAS结果优良率68.18%。7例(31.82%)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3例(13.64%)出现距骨缺血坏死。结论内外侧联合治疗距骨体sneppenⅡ型骨折的手术疗效肯定,值得应用。

  • 标签: 内外侧入路 距骨体sneppenⅡ型骨折 手术技巧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脑组织和血管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评估术后3-6个月患者功能状态。结果本组血肿清除〉90%16例,80%-90%1例;再出血1例。其中1例患者因术后严重肺部感染死亡。随访3-6个月,KPS90-100分3例,60-80分9例,30-50分4例,10-20分1例。结论经外侧裂-岛叶有利于保护重要的大脑皮层和血管,是显微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外侧裂-岛叶入路 基底节区 脑出血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外侧微创接骨板接骨术(MIPO)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21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8~68岁[(31.3±3.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按AO分型:A型6例,B型10例,C型5例。均采用前外侧微创放置接骨板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前及术后2周、3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6个月[(18.2±2.4)个月]。手术时间为50~82 min [(68.2±19.4)min],术中出血量为40~95 ml [(60.2±21.3)ml],住院时间为6~16 d[(6.8±1.2)d]。术中未发生医源性血管或神经损伤,术前合并桡神经损伤者,均为外膜挫伤,术后3个月内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5~10个月[(5.3±1.2)个月]。术后2周、3个月、12个月VAS[(3.6±0.8)分、(2.1±0.4)分、(1.8±0.3)分]低于术前[(8.3±1.6)分](P<0.05),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31.2±1.5)分、(33.6±0.8)分、(34.6±0.5)分]高于术前[(28.4±2.3)分](P<0.05),MEPS[(80.2±3.4)分、(93.4±2.2)分、(96.4±3.5)分]高于术前[(60.5±4.5)分](P<0.05)。末次随访时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MEPS均为优。结论前外侧MIPO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尤其是对于骨折线相对偏骨干远端的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肩肘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微创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三维解剖模型中分析远外侧不同操作轨迹与枕骨大孔前部的解剖显露之间的数据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和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9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多模态影像资料并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后颅窝三维解剖模型。选取枕髁关节面后缘作为远外侧开颅起始点,在颅底骨性结构中分别选择同侧舌下神经管开口、颈静脉结节前缘和枕骨大孔前缘作为暴露目标,以开颅起始点与3个暴露目标之间连线为轴线做出一个半径为5 mm的圆柱模拟远外侧显露枕骨大孔前部的手术路径,路径按1、2、3依次命名。观察不同路径操作空间大小,记录每种路径经过某种解剖组织的频数并测量解剖结构的体积。结果3种路径操作空间体积、经过的骨性结构和后组颅神经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路径3操作空间体积较路径1、2明显增大,路径2经过的骨性结构和后组颅神经体积较路径1、3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的远外侧中采集数据有助于揭示路径操作空间中解剖关系,为选择最佳手术路径提供依据。

  • 标签: 远外侧入路 枕骨大孔 三维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急诊经单一外侧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的成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8例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使用单一外侧法进行治疗,沿患者腓骨进行纵形切口,根据患者具体损伤情况调整切口,对患者进行8-30个月的随访,统计治疗成效。结果随访结果显示,28例患者中26例患者骨折愈合,愈合率为92.9%,愈合时间为4-17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6.2个月,4例患者出现延迟愈合,1例患者骨不连,行二次植骨术后正常愈合。本组28例患者中10例患者伤口出现皮肤坏死,占比35.7%,其中7例表层皮肤坏死,3例全层皮肤坏死骨质外露,经过针对性处理后,均痊愈。结论对于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单一外侧治疗法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措施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 标签: 急诊经单一外侧入路 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出血量等方面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较好。结论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小切口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