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仁的“偏言”与“专言”话题源自程颐所说“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重点在如何看待仁在整个德性体系中的地位,并涉及仁是作为至善整体还是特定的德目等多方面的问题。程颐通过对《易传》“乾元”和“元亨利贞”的阐释,以“生”为纽带,将四德五常联系为一个整体。以生论仁,既关联存在论的性理,也含摄宇宙论的生理,力求从仁的“偏言”与“专言”入手揭示出仁的特色和性质。朱熹讨论仁的“偏言”与“专言”。通常是将其纳入到“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的框架之中。基于生气流行,“心之德”可以是“爱之理”,双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仁的至善整体与流行实施中的德目最终相互发明。
简介:“仁”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观念。尽管关于甲骨文中有无“仁”字尚无定论,但是甲骨文已经有了“仁”字的原形。从“夷俗仁”、“相人耦”的风俗习惯入手,可以发现灸、爽、乘、化、尼、吊死个字形,分别是东夷民族二人相亲、抱哺其子、抵足而眠、靠背而卧、男女之爱、追孝父母诸风俗的写照,它们共同成为酿造“仁”的文化土壤。西周有“心”符之“德”源于并超越殷商无“心”符之“德”,其强调“环保小民”、“以民为鉴”,可能系受东夷“相人偶”精神的影响。西周的“德”字与战国时的“恙”(仁的古字)之间存在联系。“恙”最早拣于母亲对胎儿的关心。从人从二的“仁”字,最早见于西周晚期的《夷伯夷蓝器铭》,比学术界公认的首次见于战国时期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中的“仁”字,要早约五百余年。“仁”经过孔子的加工上升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推动中国古代社会从野蛮不断走向文明的精神支柱。
简介:摘要:“仁”在《论语》中反复出现,孔子在不同的语境下,对“仁”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其含义宽泛而蕴意深长。尽管“仁”是一个涵纳诸种道德规范的哲学概念 ,而它的实现也需要极高地道德自律和主体意识,但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放弃对“仁”的不懈追求。
简介:她,是一位淳朴的农家姑娘,善良、美丽、勤劳.她和他相识在深秋的午后.她是他的病人.在她生长的这个雪域山村,牧牛已经成为人们的"必修课",每户人家根据牦牛的多少决定值日牧牛的期限.她大概一次值日需要将近一周的时间.由于长年累月在高山牧牛,凛冽的寒风已经让她那修长的美腿饱受风霜,日子久了就会疼痛.这就是她来找他的原因.她叫仁卿,一个优雅、动听的名字.他,是一个刚从大学院校毕业引进到这个县城工作的年轻医生,扎实、肯干.刚在医院工作两个月就涌进驻村的洪流,来到这个美丽的村庄,来到她的身旁.仁卿找到他时,已经不知道是他的第几个病人,她大概是别人介绍过来的,希望在这里找到解救病痛的良方.仁卿不是很会汉语,可能还因为好奇的缘故,想看看传说中的他用银针治病究竟是怎样的景致.他佩服她的勇气.
简介:摘要:张栻作为南宋大儒,在历史上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张栻思想在儒学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其原因在于他一方面继承了以胡宏为代表的湖湘学派学院,而另一方面又在与朱熹的论学激辩中对朱熹的修养功夫有所择取。张栻一生思想的展开是以“仁”为基点,不论是在对胡宏的继承方面,还是与朱熹的“仁说”之辩,对“仁”的讨论都表现出其学问的宗旨,这对理解张栻思想有重要意义。